牛街巨变

2009-10-24 05:49张宝申
北京档案 2009年9期
关键词:牛街外宾清真寺

张宝申

牛街位于京城宣武区西南一隅,这里并非繁街闹市,但在国内外知名度却很大。因为这里是回族聚居之地。在北京市20多万回族人口中,有六分之一聚居在牛街地区。牛街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街”。连途经牛街的61路公共汽车,也被命名为“民族团结号”。

牛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老街道。这里地处唐代幽州藩镇城中及辽、金所建故城之内,金、元时期称“冈上”;明朝为“牛肉胡同”、“礼拜寺街”;从清初改叫牛街至今。回族从何时在这里聚居,已很难考证了。但作为牛街标志性建筑的牛街礼拜寺,始建于宋、辽时期。根据回族“围寺而居”的习俗,这里肯定已有回族人居住了。而大批回族人迁徙来此、形成一定规模的回族聚居区,还是明朝初年。据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牛街志书《冈志》载:“今燕都之回民,多自江南、山东等省份分派来者。何也?由燕王之国,护卫军僚,多二处人故也。”《冈志》还记载了当时迁来的一些人家的姓氏,至今在牛街仍有其后人。清朝定都北京之初,在内城“分列八旗,拱卫皇居”,将除满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一律赶至外城。原居住在内城的回族人,“尽趋冈上”,来牛街落户,这里成为京城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了。

牛街千年历史的见证,当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牛街清真寺了。牛街清真寺于辽统和十四年(公元996年)由阿拉伯筛海(学者)那速鲁丁创建。明正统七年(1442年)曾进行大规模扩建;明成化十年(1474年),奉敕赐名“礼拜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又经修葺后,在寺门楣间悬挂康熙御笔的匾额“敕赐礼拜寺”和“达天俊路”。牛街清真寺是典型的中国式古代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结合的建筑,包括礼拜大殿、邦克楼、宣礼楼、碑亭、讲堂、对厅、沐浴室等。礼拜大殿的面积有6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做礼拜。在寺院东南角的跨院内,有两座“筛海坟”,埋葬着元代来中国布教讲学的两位阿拉伯长老。坟前碑文是极少见的古阿拉伯文刻写,字迹清晰,苍劲有力,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少有的文物。寺内还保存有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圣旨”牌匾、明代的古瓷香炉 、纪事石碑和《古兰经》手抄本,以及清代的铜、铁香炉、铜锅等历史珍贵文物。在清真寺大门对面有大影壁一座,汉白玉底座,灰色大方砖镶面,长40米,高5米,厚1.4米,颇为壮观。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对清真寺进行修缮。北京举办奥运会前,国家又投资上千万元再次全面修缮了这座千年古寺及周边环境。除对寺内现有建筑进行大规模保护和修缮外,还扩建了清真女寺的礼拜殿、女穆斯林沐浴的水房,新建了文物陈列室和外宾接待室。占地面积由原来的6000平方米扩大到8900平方米。周边环境也整饰一新,绿草茵茵,古树参天。奥运会期间,牛街清真寺先后接待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许多穆斯林外宾盛赞这座千年古寺,以能在这里做礼拜为荣。牛街清真寺已成为北京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我国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进行国际交流的一座桥梁。

1944年,我出生在牛街的一个回族家庭,在四五岁时,家长就嘱咐,不要去牛街南口外玩,那边全是庄稼地、坟地、破庙和大粪场子,太野。儿时的印象,牛街南口外就是荒郊野外。解放后,牛街南口外陆续建起了回民医院、北京邮票厂及一些居民楼,才有了一些“城里”的景象。但直至改革开放前,牛街仍没有太大的变化。整个牛街地区,全是大杂院小平房,连个二层小楼都很少见。

民谚说:“回回手中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回族大多数人家都是小商小贩,从事的是辛苦的“勤行”手艺,本小利薄,生活比较贫困。解放后,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并没有多大改观。所以,牛街一直是南城经济发展和城市改造比较滞后的地区。直到1998年,一个彻底改造牛街的规划,才开始实施。仅仅经过了几年时间,牛街很快就旧貌换新颜了。如今的牛街,已是道路宽敞,高楼林立,具有穆斯林风情的民族商业街,成为北京独特的景观。为促进民族教育,新建和扩建了民族小学、回民中学和伊斯兰教经学院。只有饱经沧桑而今焕然一新的牛街清真寺,还保持着千年历史的风貌,仍然是牛街的标志。作者单位:中国评剧院

猜你喜欢
牛街外宾清真寺
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
首迎外宾
电视纪录片《千年牛街》举行开机仪式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西城区工商分局牛街工商所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选
西城区工商分局牛街工商所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选
西城区工商分局牛街工商所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节选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
经理的好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