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真江
范蠡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玩家。
帮主公富国强兵,复仇雪耻,这一点诸葛亮没有做到;功成名就,挂冠而去,这一点韩信没有做到;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几年间,就积累数千万家产,这一点他的老师计然没有做到;当了三年齐相,又归还相印,再次离开政坛,这一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没有做到;换了一个地方,又成巨富,这一点号称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没有做到;最后,把一生财物散尽,财富归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一点连李嘉诚也没有做到。
他入世,两次拜相,达到儒家向往的最高峰;他出世,两弃相位,两散家财,风流潇洒超过道家人物。但这样一个大人物竟然“史无传,书绝版,地无物”,《史记》中只被当做“附件”提起过几回,他的论著最终失传,地上没有陵墓和碑刻。原因如下:
一不愚忠。说走就走,不让走就偷着跑,怎么都拦不住。帝王是不会检讨自己值不值得像范蠡一样的人愚忠的,反正忠到愚的程度才是好臣子,范蠡不钻这个圈套,没有谁让他爱到深处不后悔,他对勾践不忠,对齐王也不忠,一贯不忠,呸!
二不低调。秦朝发配商人去修长城,戍五岭;汉朝令商人不能衣丝乘车,他们的子孙不能做官;宋朝商人穿鞋必须一黑一白。范蠡不做宰辅,偏入末流,自甘堕落,失败也罢,偏还能几次暴富,三迁皆有荣名,狡猾可恶。有钱嘛,你就低调点,他还不,赚来了多少,就散多少,捧得一堆钱来,不带半根草去,慈善如同儿戏,太嚣张了。再呸!
三不检点。泡什么人不好,偏偏是西施,生活作风大成问题,谁不知道西施是谁,夫差就毁在她手里,不祥之人,一代豪杰范蠡竟然堕落到和她白头偕老的境地,三呸!
集三“呸”于一身,范蠡成了传统社会的反面人物,自古以来恐怕要排名第一。臣子个个都学范蠡,做皇帝真的就没什么意思了。有皇帝自称孤家寡人。大概是受过刺激的。
然而,和历代官方故意忽略的态度相反,草民们则奉之为财神,称为陶朱公。范蠡之神有三:其一,用五行推断谷物收成的好坏。范蠡发现岁在水是坏年,岁在木是好年,岁在金是丰收年,岁在火是旱年,岁在土是平年,每六年有一次丰年、一次平年,每隔十二年出现一次大饥荒。农业社会,谷物是第一商品,谷物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他各类商品的一系列波动,就价格论价格,范蠡不为,而是从天时变化来分析,神鬼莫测,这叫英明。
其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在水灾时做车的生意,在旱灾时做船的生意。水灾时,大家都在卖船,利润摊薄,水灾一过,车就稀缺,价格必然上涨,这时将水灾之年准备的车辆抛出,就能占领市场。天旱时准备船只也是一样的道理,两者都属于逆势而为,出乎人的意料,这叫高明。
其三,贵出如粪土,贱出如金玉。在某一商品价格高涨时,应像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地抛出,价格马上就要跌;当一种商品价格极为低贱时,要立即如金玉般地收进,价格马上就要涨。买来卖去,见缝插针,财富则滚滚而来,这叫精明。
主义永远都是空的,关键是要赚到钱,范蠡用财富证明了自己的三明主义。总之,范蠡形象太高大了,又触犯了帝王的禁忌,于是屡屡遭遇空中管制。但既是神,后来的帝王是管不了的。他来往于天地之间,穿越时空之限,寄迹于万物,心有灵犀一点通,又何须借助史书、著作、陵墓来彰显什么呢?死后的范蠡并不孤独,后人操心为他翻案,实在是无关紧要。
(摘自《株洲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