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在上

2009-10-24 01:46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基督徒常识病房

宁 白

久病,生活简单。于是常想到生活常识和伦理常识对人的重要。

懂得常识是保证一个人基本生活的起码要求,也是人能够享受生活天伦的人文基础。忘记常识不是智力出了问题,便是神经系统出现了紊乱。

“文革”的时候,我读初中。校长是位50多岁未婚的女基督徒。有次她说了句:“我不怕死,但我怕脏。”结果,招致一顿批判。理由是不符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逻辑。现在,那些该老去了的当年的学生们会知道,一位女性知识分子讲卫生,见不得脏,这是生活常态,人之常情。至于她不怕死,那是甘为上帝献身,那就可视为基督徒虔诚的理想主义境界,和其他人无关,如果常人难以理解也罢。

后来,整个社会都乱了。父子反目,夫妻相斗,比比皆是。子女之孝,父母之爱已遭诛杀,连与吃饭相关的话题。都有了错乱的表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主义可以当饭吃了。在常识被混乱、颠倒、抛弃的时候,我有幸听到过两位智者的话。

“这个时代不会长的,因为他们把生活常识都抛弃了”。

“人性被泯灭了,常识被颠倒了,这就快走到尽头了”。

这是两位年长的老人,饱经了生活的沧桑。前者是位没有多少文化的工人,后者则是位在上世纪40年代上海的大学里当过教授的人。多年之后,我想起他们,仍然怀着深深的敬意。他们让我知道,常识能支撑人精神的脊梁,能坚定生活的信念,常识还是判别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最公正的标准。如果一个社会连常识都颠倒和抹杀,那么这个社会就不能信任了。

真正感受到常识回归的,是听到一位坚定而睿智的政治家的话。他说,把人民的生活搞成这样,这样的教条还有什么用?从此,人们似乎又一次知道,人的吃饭、穿衣比什么都重要;父子相敬、夫妻相谐是人间乐事。这是与人的生命相连最紧密、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比什么所谓的“主义”都重要啊!

那次住院,邻床60岁开外的老周身患癌症,他的两位92岁同龄的父母来看他。来之前老周告诉我,父母并不知道他的病情。二老一颤一颠地进病房,老母亲还没在床边坐定,就上前一把抱住了自己的儿子:妈想你早点回家啊!老周泪光闪闪,连连点头:快了,再过几天我就回家了。整个病房的人无不动容。

我为老周感到庆幸。有几位年过花甲之人能享受父母的关爱亲情?原来老周长年与父母在一起,服侍父母尽心尽力,使父母得以长寿。子孝母爱,人伦常识的回归,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感人的精神愉悦,使人生变得美好,变得让人依恋。

终于,我们这个社会又归复平静了,又变得有秩序有规矩了,常识又成为我们不敢违背的神灵。小时候,奶奶告诉我:这话不能说。这东西不能动。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动,正是千百年来的常识所规范的。

常识在上,我为之仰天。

(摘自《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基督徒常识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健康常识我知道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病房
圣诞的中国往事
便宜的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我们的老板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