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杰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贫穷是个普遍现象,人们对贫穷是认可的,可是现在,尤其是中小学生,对贫穷不理解,看不起贫困生。有的贫困生自己对贫困都不理解,还要承受来自同学的鄙视目光,所以心理负担重。家庭的困难和同学相比的巨大落差,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我班有学生49人,其中有贫困生8人,占班级总人数的16%。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认为从思想上提高贫困生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生的人生轨迹。
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假期我和任课教师走访了班里的35名学生,占全班人数的71%,一些学生家庭的贫穷程度令我吃惊。我走进一个学生家里,一间半低矮的平房里住着四口人,有一个小小的窗户,房子又低又暗,因为父母白天要出去挣钱,把2岁的妹妹独自一个人放在家里,妹妹从早晨哭到父母回家,竟然哭得眼睛视力只有0.4,走出他家,我长长出了一口气,我当时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通过走访,我对班里的贫困生情况有了具体的了解。我认识到要做好班级工作,首先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针对贫困生自卑的心理,我帮助他们分析,贫穷不光荣,但也不可耻,家庭的贫穷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家长的错,它是有历史原因的。每个人出生的家庭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既然已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逃避现实,而应该正视困难,并想办法克服困难,因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我经常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忆苦思甜,通过讲一些励志故事,让学生明白贫穷只是暂时的,贫穷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的。
人们经济条件的好坏和对社会贡献大小成正比。为社会创造财富多的人,社会给予的报酬就多。2001年,江泽民主席亲自将500万元奖金授予了物理学家吴文俊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吃粮的问题,他对人类的贡献不是500万所能体现的。一个人想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有文化知识。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家庭的贫困状况。这些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现在这句话成为我班许多学生的座右铭。
遇到个别学生特殊的经济困难,班主任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我班有一位学生为自己妈妈的生日要走路20里地用平时积攒下来的钱买生日蛋糕时,我心里说不来的感动,越是贫困的家庭的孩子越体贴父母,心疼父母的辛劳。
帮助贫困生的家长重新树立对孩子的信心。根据具体情况向家长分析孩子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使家长明白孩子继续学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让孩子尽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及时帮助家长纠正家庭教育中的某些错误做法。在贫困家庭中,由于经济的困扰使家长心情不佳,并容易转而发泄到孩子身上。教师要及时指出家长这种错误及其危害性。家庭的困难并不是孩子造成的,粗暴地对待孩子也无助于改变这一切。反而会使家庭内部矛盾激化,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打击将伤及心灵。家长不能只顾为生活奔忙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经济上的困难已经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家长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
班主任帮助贫困生,不仅仅是帮助贫困生战胜自卑,树立信心,从而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对全班同学也是一种教育和触动,使全班学生都成为有爱心的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自理能力较强,他们在接受教师帮助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会不知不觉地帮助其他同学,这样,就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帮助贫困生,有利于班级管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贫困生的人生道路。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三道岭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