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娅芳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句型为主体的教材制约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已普遍形成了固定的基本模式,即教学过程往往表现为分析讲解、转换操练、练习巩固的“三部曲”。枯燥的教学操练模式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大大削弱了日常生活表达和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课,而是一门语言实践课,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应符合语言学习的实际。
一、交际法外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交际法教学是“以功能为突破口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法”的简称,它是近年来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们为配合剑桥系列英语培训而设计的一套以功能意念教学法为主,以情景教学法为辅的科学教学法。
克拉申和斯温的语言输入输出理论认为,“可理解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信息源。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便是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可理解输入”。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当既包括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又包括新的语言知识。他们还着重强调语言输出的重要性,认为语言输出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性,还具有使学习者注意力集中、进行假设验证和自觉反思,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等三项功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
二、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
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60年代末,这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使语言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一书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掌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之相应,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语言综合能力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两个方面,语言习得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应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即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又强调使用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以威多森和威尔金斯为代表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英语教育学家也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所流行的基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听说法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问题。他们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对结构的掌握。
三、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
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其一,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其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其三,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交际法原则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境化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教学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下的话语,脱离了语境,话语就不具备交际功能。因此,教学活动应以话语在语境中能实现的功能为线索来组织教学内容,以便尽可能符合交际的需要,真正培养使用语言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游戏、角色表演等。第三,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利用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第四,营造交际氛围。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应着力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适度的包容态度,避免因频繁的纠错而打断他们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四、当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英语教学经历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结构主义的听说法,现已进入了以交际法为主的外语教学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为保证实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部分,不仅安排了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项目,还增设了30个基本语用项目要求。然而,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加上各地英语师资水平的限制,在我国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真正贯彻实施大纲及教材所提出的交际性教学原则,仍是一个十分值得关切与探讨的问题。
五、中学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实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言语交际兴趣
中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或设计一些游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实施言语交际活动,并且掌握所学内容。在开展课堂语言交际训练活动时,教师应该牢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但也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的,学生在许多环节上仍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接受教师在总体范围上的组织和管理。
2.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创设营造课堂的言语交际氛围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这里所说的“情景”,是指句子的操练要具有“情景化”,启发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出语言规则,在情景中掌握句型结构,进而在情景中培养交际能力。
近年来许多中学添置了先进的电教设备,这更为外语直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利用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合,有助于营造英语交际情境和气氛,激发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活动,促进直接运用英语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拓展外语教学空间,多方寻求实践语言的机会
在英语课堂之外,如何让学生更为充分地接受浓厚的英语氛围的熏陶,是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与考虑的问题。如在校园内张贴标语、警示牌时可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设立“英语角”;定期举办英语节、开展英语文艺表演或英语演讲比赛等。也可适当带学生走出校园,为之提供实践言语交际的大环境。
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提醒遵循两个原则,即循序渐进原则和注重实效原则,切忌生搬硬套、拔苗助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