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2009-10-23 05:27闫光霞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自然界意图课件

闫光霞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思想品德》(初中第一册)第五课《多彩的生命世界》。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感受生命间的相互依赖,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重点在于了解自然界中的生命,培养关爱生命的意识。

“生命”对于初一学生来讲,很难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而通过一节课就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关爱生命,似乎也非常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从网络中搜集了许多精美的动植物图片,并从资料片《让生命永存》中截取了两段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视频,分别命名为《多姿多彩的生命》和《人类的无度索取》,力求使各种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同时发动学生用摄相机或照相机拍摄身边的动植物图片、录像,做成CAI课件,如《可爱的生命,温暖的家》、《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一幕》等,在课上展示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生命体的丰富性、多样化,实现了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多姿多彩,感受生命之美,并进一步理解生命与自然界、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身边的生命”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欣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用心灵来感受周围丰富多彩的生命,了解生命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然界中的生命,懂得关爱生命。

难点:自然界中的生命。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一周拿起摄像机或照相机,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身边的生命,并观察它们生存的状况。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照片、录像等资料,并制作成CAI课件,以备课上展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用PPT展示图片:《公园一景》和《戈壁荒漠》(如图1)。

师:你想到了什么词汇来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生活在哪个环境中?

学生回答并配合调查。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绿色、喜欢生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生命。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成功引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自然界中的生命(板书)

师: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寻找了很多身边的生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学生展示1:家中的小生命——《可爱的生命,温暖的家》(照片、录像)。

学生展示2:校园中的生命——《美丽的校园》(照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外实践活动的成果,可以锻炼能力,展示才华,实现同学间的分享交流、相互学习。

师:除了大家熟悉的各种生命外,自然界还存在着许多你可能还不了解的精彩生命。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记录片,共同领略一下神奇的生命世界吧!

教师播放视频《多姿多彩的生命》。学生欣赏后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生命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补充、拓展了书本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欣赏到很多日常接触不到的生命,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多彩,加强对生命的理解。

教师用PPT展示图片《精彩的瞬间》(如图2)。

师:各种各样的生命都是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它们自然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图片,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精彩。

师:人类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生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那么,我们各方面的需求取自哪里?

学生回答。

师:可以说,自然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支撑,那么我们是如何向自然界索取自己的所需呢?

教师播放视频《人类的无度索取》。学生谈观看感。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中血淋淋、活生生的破坏场面,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教育更具说服力。

师:如果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不加节制,我们有理由相信,终究有一天地球上的生命只会剩下人类自己。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上只剩下人类……

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师: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完全依托于自然。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而破坏自然就等于……

教师出示漫画《自杀》。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欣赏,感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再次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

师:那么,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生命呢?

学生回答。

(2)关爱生命(板书)

师:作为人类,我们有责任关爱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甚至令人担忧的现象。下面,请大家谈一谈你们平时的观察与发现。

学生谈身边不尊重其他生命、摧残其他生命的现象。

学生展示3:身边被践踏的生命——《不和谐的一幕》。

师:看到身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各谈所想。

师: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类没有权利去随意践踏他们,更没有资格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身边不尊重其他生命的现象,使他们意识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课堂小结

师: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大自然才显得生机勃勃。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有责任关爱其他脆弱的生命,善待他们,让他们拥有和人类同样美好的生活。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人类和其他生命和谐相处,甚至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设计意图:一个真实的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其他生命的关爱与善待,不仅带给他们情感的升华,还激发他们要诉说、要行动的愿望。

4.课堂反馈

师:请用文字或漫画的方式呼吁身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后,用实物展台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台把学生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所感、所悟、所得当场交流,实现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学新理念,有效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的整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素材,加强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和不断产生与面临的问题为背景。在教学设计之初,考虑到学生喜欢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拍摄一些生活画面,而我们身边也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美丽的植物、可爱的动物,还有一些摧残其他生命的现象,我便以此作为本节课教学实施的依据和前提,发动学生利用各种技术设备,从身边取材,拍摄家庭、学校、小区、公园的动植物,从而使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帮助学生关注、发现、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可以使学生将原有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感性材料,创设了多个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随学随获。

例如,在讲授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截取了资料片《让生命永存》中的两段视频。《多姿多彩的生命》虽短短4分钟,却让学生欣赏到了48种生活在海洋、陆地、冰川、天空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学生足不出户就见识到了自然界生命的精彩、多样,领略了生命的神奇。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才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参与课堂、开展实践活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本节课无论是课前材料的搜集,还是课上资料的展示、课堂作品的交流,信息技术都为学生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如课前动员学生寻找身边的生命,只要有拍摄设备,爱好摄影的同学都可以参与资料的收集,擅长电脑操作的同学可以制作CAI课件,爱好演讲的同学可以主动要求课上展示并讲解课件,借助信息技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

课堂反馈时,借助实物展台,学生可以当场交流即兴创作的文字和漫画作品,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示。

(作者单位:北京门头沟区大峪中学分校)

猜你喜欢
自然界意图课件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