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莫村》:在童话中解构战争

2009-10-23 08:31
电影文学 2009年15期
关键词:解构战争

李 想

[摘要]韩国导演朴光铉的力作《欢迎来到东莫村》,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在艺术上地位均不可小觑。作为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欢迎来到东莫村》那温情浪漫、新奇搞笑却又悲壮凄美的情节使其在同类影片中脱颖而出,而这还要归功于导演编织的东莫村的童话。本文将从语境、叙事、影像和主题四方面入手,探讨东莫村的童话对战争的解构作用。

[关键词]战争;解构;韩国电影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曾经为我们勾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的惟美画卷。几千年来令无数人心驰神往。2005年,韩国导演朴光铉在银幕上为我们再现了这个世外桃源,这就是影片《欢迎来到东莫村》。导演巧妙地规避了战争片的惯常模式。利用美好宁静的桃源完成了对战争的消解与反思,独辟蹊径、构思精巧。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来探讨影片中关于东莫村童话的构想对战争的解构作用。

一、童话与语境:提供现实之外的新语境

语境是一个能够支持我们与世界交流的系统环境,它能应付任何话语。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种种语言系统构成的世界,并无时无刻不在与这个世界交流着,交流的背景即是一个无垠的语境。我们与艺术作品,包括影片的交流,也始终是以语境为背景的。

在《欢迎来到东莫村》中,童话般的东莫村便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崭新语境。在这个特定的接受语境中.观众对电影的读解产生了新的内涵,电影语言的诗意也油然而生。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莫村的语境所产生的解构和建构两种作用。

一方面.东莫村独有的语境完成了对现实生活中语境的解构.在制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效果的同时.也凸显了战争的荒诞。比如当首次在东莫村不期而遇时,两方军人开始了剑拔弩张的对峙。这个本来在我们眼中很正常的画面,在东莫村却成了一出充满喜剧色彩闹剧。与世隔绝的淳朴村民被威胁站在一块木板上,浑然不觉危险的他们在枪口下嬉笑如常,现代武器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这些全副武装的现代军人被看做是头上顶着“半瓢葫芦”.用“铁杆”指着人来打招呼。高举着“涂了色的土豆”并且“精力旺盛”的奇怪来客。在这里。现实生活中惯常的话语和仪式因为脱离了原初的语境而被解构了,观众体验到了一种消解的快感。

另一方面,这种非现实的语境也建构了东莫村“日常生活的神话”。伊芙特·皮洛曾说过.“电影是日常生活的神话,这不仅由于它所表现的素材和它的功能,也由于它的文体形态。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这是一种必须从貌似浅显的贫乏的手段中汲取全部财富的语言.卑微的琐事也要置于显微镜下。”在这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东莫村中.一切都颇具《道德经》的意蕴:田中耕作、冬日欢歌、玩橄榄球、滑草橇……连手榴弹炸毁粮食都变成了雪白而饱满的爆米花漫天飞舞。还有在桃源里那尽在不言中的爱情萌芽:李秀华见到东国妈时那简短的对话、拘谨的咳嗽和临行前无言的相望:小战士徐泽基看到雨怡后羞红的脸庞.雨中给她递上一块手帕的温情……没有海誓山盟。没有花前月下,但却有着洗尽铅华的纯洁与美好。正如伊芙特·皮洛所说的,“日常生活的习俗和人的身姿手势成为银幕上的礼仪,通过电影媒介的再现和传播获得神话性。”导演朴光铉利用语境对艺术话语的呼唤作用.创造了他所描述的日常生活的诗意,构建了童话般的世外桃源生活。

二、童话与叙事:扮演欲望的具体化客体

根据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电影同化论,故事的基本结构与俄底普斯情境的基本结构之间有一种同态关系。因此我们在故事中都可以寻觅到俄底普斯情节的影子,即欲望与法则的冲突。

“在一般故事中都可看到怀有欲望的主体与其欲望对象之间的‘最初距离。故事艺术正表现在主体对欲望客体的永恒追求,而其最终实现则不断被拖延和阻碍”。因而在很多影片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初始的平衡状态是短暂的,一系列的阻碍、意外、事故等中间环节出现在银幕上.几经周折最终又恢复到平静状态。这与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情节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即经典叙事大都在“出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问题部分得到解决.同时出现新的问题——尝试新的解决方案”的类似模式间持续推进。

在《欢迎来到东莫村》中,东莫村的童话就成为主角们欲望的具体化载体。这些在战争中伤痕累累的心灵,强烈渴求着平静安定的生活。国家的和平与统一。东莫村让他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理想世界,一个内心欲望与希冀的映射。然而这种欲望与现实却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易碎的童话梦在重重威胁之下,惟有用生命的代价去保护才能得以维系。

影片整体也是一个完成型的叙事模式:故事开始,东莫村的平衡状态很快被打破,韩朝双方军人的到来让小小的村落不再平静。但在双方短暂的对峙后,村中淳朴的民风和田园生活平和的氛围让双方军人化敌为友。和村民一样过起了其乐融融静谧的生活。不过好景不长,面对着从天而降全副武装的士兵,美好的生活梦想彻底破碎。联军的轰炸计划将整个影片推向高潮。最后,主角们用飞机中的武器引开了联--军的轰炸,以生命为代价保护了东莫村的村民,也挽救了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故事又重新恢复了平衡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欲望——法则冲突”原则的展现,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双元对立的结构化方式来达成的。按照列维·斯特劳斯的双元对立分析法,人心必然要在一切文化现象中建立一套套双元对立关系,他把这种理智功能归结为“人的无意识机制的代码”。因此导演在安排情节时,也会有意无意地遵循同一种双元对立区分法。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组组对立的元素:战争与和平、对峙与融洽、仇恨与友谊、冷酷与温情、复杂与简单……正是这些对立元素提供了不平衡的可能性,使叙事在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逻辑中循环往复。同时强烈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引导着观众选择一方而摒弃另一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故事的价值取向。

三、童话与影像:创造充分展现形式美感的契机

“拍摄影片的首要条件是影像本身要富于电影性——它要利用那些使电影有别于戏剧、电视、静态照相和绘画的特征”@。这种真正的“电影性”则集中地体现为“电影之所以成为电影的根本要素”——视觉影像。正是影像,让电影在各种边界模糊的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在艺术的长河中书写出斑斓的篇章。在银幕上光影交织的视听世界中,镜头的表现和银幕影像记号的刺激。“不仅可以引起思想和感情方面的反应,还能够以其纯形式特点在接受者心中引起形式美感”。这种形式美感使电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电影艺术最富吸引力的构成因素。

做为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影片,《欢迎来到东奠村》所构建的东莫村的童话为运用一些非现实、夸张的影像表现手法创造了合法性,从而使影片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形式美感。在

同类题材的影片中别具一格。

出身广告界的导演朴光铉.凭借着对光和色的娴熟调用,为我们呈现了无数个如诗如画的精彩画面。其中,三处颇具静止美感的慢镜头堪称经典:首先是手榴弹炸谷仓的段落,被炸飞的玉米在空中爆成一颗颗爆米花,如雪花般纷纷飘落,炸弹为影片染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营造出了唯美的意境;其次是合力擒野猪的场景,本应高速运动的画面在片中被处理成慢镜头.再加上人物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喜剧般的卡通效果:第4"则是结尾炸弹爆炸的段落,成千上万的炸弹在漆黑夜空里坠落身旁,犹如夜幕中绽放的华丽璀璨的焰火,慢镜头使得庄严的意味油然而生,悲壮的凄美在火光中瞬间定格。这三处经典的段落构成了镜头运动的母题,形成了复沓的节奏感。将原本血腥的场面幻化成诗意的段落,其独特的形式美感令观众过目难忘。

四、童话与主题:映射难以愈合的民族心理创伤

东莫村是美好的,远离了刀光剑影的厮杀、远离了妻离子散的痛楚、远离了外部世界的烦扰和喧嚣……然而童话毕竟是童话.当战争的铁蹄踏破美好的梦境时。悲壮和凄凉成了影片永远的底色。童话里的世界越美,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就越让人欲哭无泪。

“一部电影作品的价值和吸引力往往与主题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艺术手法的效力是依附于主题的生命力的”。0《欢迎来到东莫村》不仅有着独树一帜的形式美感,其主题的深度和厚重感更成了影片灵魂的内核。通过童话般的东莫村和残酷战争的对比,影片鲜明地表达了多数战争片共有的主题——对战争意义的反思和鞭挞。但除此之外,童话的背后还深刻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性悲剧,映射着属于这个民族的心理创伤。

韩朝战争虽然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对韩国的民众来说,战火在脑海中留下的痛苦记忆永远难以磨灭。作为对历史的影像再现,许多韩国电影如《共同的警备区》《生死谍变》《太极旗飘扬》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讲述着相似的血泪故事,将这个经历了太多战火和杀戮的民族的苦难记忆镌刻在银幕上。在《欢迎来到东莫村》中,代表着韩朝的两方军人之间的每一次尖锐对立,都让人感受到手足相残的心痛。而双方关系逐渐缓和再到情同兄弟的变化,则表达了对政治亲情和友情的呼唤和憧憬。

生命的历程宛若流水,哀伤终将沉淀,生活还将向前。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亦是如此,在铭记历史伤痛的同时,更要在反思中求解民族的未来之路。《欢迎来到东莫村》体现了整个民族对半个世纪以来所谓的对立和敌视的反思,是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真相的探寻之旅。影片在关照民族命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民族身份。正如《寻找:韩国电影之母题研究》一文中所说:“当一个民族能有勇气面对流脓的伤口,才会动手去寻找自救的良方,这个民族未来的去向才见曙光。韩国电影.用影像回溯往昔。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挣文化之根,寻找‘我之为我的独特价值,为明天的‘我身份的确认、文化的定位寻觅着一席栖身之地”。

没有对触目惊心的惨烈场面的描摹,没有对血雨腥风的暴力美学的迷恋,《欢迎来到东莫村》的影片本身就秉承着桃花源的精神内蕴。在导演所建构的东莫村的童话世界中.观众们体味着全新语境带来的消解的快感。流连忘返于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经典叙事,为浪漫主义的形式美感而拍案叫绝,在影片主题所折射出的纵深历史维度中展开对战争本质的深切反思,陷入对一个民族悲情历史的深刻反省……

注释:

①引自:《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王志敏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②引自:《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4页。

③引自:《电影的元素》李·R·波布克著,伍菡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④引自:《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3页。

⑤引自:《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李幼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6年版,第128页。[参考文献]

[1]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王志敏.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解构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解构“剧本杀”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高校大学生网贷需求解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他们的战争
解构德里达的语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