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木兰与斯僮丽传统和现代意识比较

2009-10-23 08:31薛明珠范晓红
电影文学 2009年15期
关键词:反叛

薛明珠 范晓红

[摘要]影视作品《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是一个成长在战乱里的典雅端庄、温顺善良、知书达理、筒淡质朴的女子,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而电影《乱世佳人》的主人公斯佳丽则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反叛精神,追求个性自由和两性平等的人。本文将从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姚木兰的传统意识——顺从和斯佳丽的现代意识——反叛.以及从姚木兰的现代意识——自由开放与斯佳丽的传统意识——精神家园上比较二者性格的复杂性,体现了人物塑造的真实性以及人性的深度。从而得出中国文化追求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却追求个性与自我价值.但是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需要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结论。

[关键词]顺从;反叛;传统意识;现代意识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在海外享有盛誉的一部文化小说。小说感情真切自然,品格优雅含蓄,集中了林语堂小说艺术的精粹。尤其是主人公姚木兰,是一个成长在战乱里的温顺善良、知书达理、简淡质朴、优雅动人的女子,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可见,姚木兰是林语堂心中当之无愧的完美女性。《乱世佳人》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从1936年出版以来拥有众多的读者。书中的主人公斯佳丽经历了美国南北战争以及战后重建,从一个率直天真的少女成长为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反叛精神,追求个性自由和两性平等的人。成为“一个新旧社会交替更迭中的乱世佳人”。本文将从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木兰的传统意识——顺从和斯佳丽的现代意识——反叛,以及从姚木兰的现代意识——自由开放与斯佳丽的传统意识一精神家园上比较二者性格的复杂性,从而得出中国文化追求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却追求个性与自我价值,但是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需要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结论。

一、时代背景

《京华烟云》以庚子年义和团起义到全国抗战爆发这一改变中国社会整体面貌和性质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变迁为纬,讲述了北京城中曾、姚、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姚木兰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北京.那时的中国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力日渐衰退,西方文化强行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质疑。生于这个特殊时代的女子,既背负着沉重的传统历史,又处于新时代新生活的漩涡之中,很容易在乱世的社会动荡中迷失自我。但是木兰却保持着中国传统的妇德。同时又受到西方现代观念的影响。

《乱世佳人》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代巨变的背景下的佐治亚州,反映了几个南方世族家族的兴衰史以及南北战争及南方战后重建的情形;还有处于上升阶段、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北方资本主义与腐朽没落的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度的较量。斯佳丽生在一个因刚刚独立而经历着成长痛苦的民族.东征、西进运动增强了其文化的创业色彩。她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去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斯佳丽的精神与遭遇从一定程度上寄寓了美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美国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她“寻求个人的自立,达到个人表现;立足个人思考,追求个人自由,进行个人抉择;实现个人平等,坚持个人竞争,保证个人生命”充分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人生态度。因此,斯佳丽是美国南北战争和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乱世佳人”。

总之,“时世造英雄”。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塑造了姚木兰和斯佳丽对爱情以及生活的不同态度。

二、姚木兰的顺从和斯佳丽的反叛

姚木兰在爱情婚姻的问题上体现了庄子哲学的“大音稀声,至乐无乐”。少女时代木兰爱上了有胆有识、才华出众的立夫,和立夫在一起,她才感觉到“个人的独立存在~体味到她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生活”,她知道和立夫在一起,她会永远幸福快乐。但是她没有做任何的努力去争取爱情的幸福,而是将自己对于立夫的感情深藏在心底,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条所谓的千古真理,以及“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的思想,理智地放弃了自我、牺牲了自我、勉强地嫁给了荪亚。对于自己跟荪亚的婚姻,尽管当初是如何的不满意,但“慢慢地,也就屈从了”,她“现在知道她的婚姻是个幸福的婚姻,不再想入非非,于是对荪亚更温柔多情”,努力维系好自己和荪亚的婚姻。她虽嫁非所爱,但能很快从痛苦中寻得心灵的平衡,她努力使自己保持传统女性的美德。做一个世人眼中的贤妻良母。比如:她作为儿媳,孝敬公婆,把曾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妻子,与丈夫相敬如宾;作为母亲,她全身心地呵护、关心、照顾、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她千方百计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使自己快乐。她在生活中的这种“不积极地争取和追求自己的真爱,只是听任命运的拨弄,听命于父母的安排,没有勇气起来反抗”的行为,正反映了木兰身上深深地保留了为整个社会文化所承认的传统妇德。再究其原因.木兰从小接受了父亲传统知识的教育和思想的熏陶。承袭了父亲“敝屣富贵、淡薄利禄”的道家思想和豁达豪放、顺任自然的精神气质;以及母亲的严格教育使她成为大家闺秀,遵从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成为贤妻良母。但是她所有的温柔、得体与忠诚无一不是传统社会对女性评判的价值标准。总之,木兰在精神气质上与父亲一脉相承,她的顺任自然,她的美感人生和归于简淡质朴,这正是中国传统道家所追求的人生的理想境界。

正相反,斯佳丽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追求婚姻的自由。斯佳丽在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叛逆:她蔑视传统.不循规蹈矩.对父权制的传统婚姻观念和社会性别角色进行了颠覆。我们知道“旧南方传统的婚姻、道德观念及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定位要求女性要顺从、娇弱、温柔、体贴,不得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斯佳丽认为如果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并对父亲的婚姻安排做出强烈的反叛。她将婚姻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坚持自己选择的婚姻观,冲破了家人和舆论的压力,不顾一切地向艾希礼倾吐爱情,大胆地表白心思,甚至提出要与艾希礼私奔,而她的这种真情的流露却是旧时风俗礼教所绝不能容忍的。她与传统的婚姻观相背离。一共结了三次婚.而且每次都是自己主动作出的决定。婚后的斯佳丽并没有完全听命于丈夫而放弃自我:相反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地位。与弗兰克结婚后,她做起了木材生意,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嫁给瑞特后,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仍在经营生意。婚后的斯佳丽“并没有像一般南方女性那样将自己禁锢在家庭私领域的牢笼中,为了迎合传统文化的要求而放弃独立的自我”。斯佳丽具有独立的人格.完全背叛自己的阶级,敢于反抗旧传统,追求个性自由和两性平等。究其原因,她身上保留着豪爽仗义的爱尔兰农民精明朴实的血统,同时又受到美国那种追求自由、人人平等观念的影响。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木兰在婚姻的选择上表现出与斯佳丽的截然不同。正是两个主人公所在的时代背景及所受熏陶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性格不一的体现。木兰只是默默地关注着自己的爱人,看着他投入别人的怀抱,自己静静地过着想他的生活,这正体现了东方女陛的含蓄、内敛、隐忍之美:斯佳丽却是一旦确定自己爱5"人,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追求失败后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却还是“为他而活着”。斯佳丽一直在追求和认识爱情,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忠实于自己的情感,这也体现了斯佳丽的现代反叛意识——实现自我价值。

三、姚木兰的自由开放与斯佳丽的精神家园

姚木兰被塑造成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木兰幼年到天津西洋教会学校求学,接触西方的开放意识和自由精神,这使得她在昔日恋人——立夫遇难之际,毅然挺身,为所爱之人赴汤蹈火,践行了西方文化观中爱情至上的恋爱观。这时木兰身上体现出带有西方现代观念的自由人格和开放意识,成为充满西方化理想色彩的新式女子,这反映了她身上所具有的现代性。同时木兰举家搬迁到杭州一带,她在杭州的生活,村妇打扮、粗茶淡饭,周围的人诧异不解,她却怡然自得、欢喜异常,正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同时她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她自由开放的精神追求。

斯佳丽虽具有反叛精神,但同时她又有传统意识。她具有聪明、能干、漂亮等优点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以及强烈的反叛精神。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斯佳丽所魂牵梦绕的凝聚着爱尔兰民族感情的红土地——塔拉庄园。自古以来,“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及热爱就常常蕴涵着一种对传统认同的精神文化品格”。故乡的一草一木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着独特的涵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对故乡的执著偏爱.而是一种地域人格的思维积淀,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斯佳丽穷其一生要去保护的塔拉庄园是她生命的源泉与动力.也就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家园。“大地是她的生命之源.是她抚平精神创伤的良药”。斯佳丽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她就想回到给予她生命和力量的塔拉庄园,因为塔拉的一切都使她“觉得自己的肩膀不再柔弱,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她的肌体。最苦的日子都能熬过来,还有什么花样,她下决心和命运作战”。比如:在亚特兰大发生战争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故乡——塔拉庄园,她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那是她生命的源泉,是她的保护伞,在那里她才会感到安全,同时她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这个家园免受别人的占有和掠夺.即使为此抢了妹妹的男朋友,嫁给了她并不爱的弗兰克也在所不惜。当瑞特永远失去了希望离她而去时,她说:“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等明天回到塔拉后再计划这一切吧!”同时父亲的话在她耳边想起:“塔拉,塔拉……世界上惟有土地这一东西是天长地久的,这你要记得,惟有这土地是值得忙碌、值得战斗的、值得拼死的!塔拉,塔拉……”说明在受到伤害失去信心时,她又把塔拉庄园当成了她人生的路标,前进的灯塔,汲取力量的源泉。“一想到塔拉,一想到家,她仿佛感觉到有一只轻柔凉爽的大手在抚慰她焦灼的心。”在这里.斯佳丽已经把塔拉当成了她心灵的慰藉。总之,对塔拉庄园的眷恋与保护,对红土地的珍爱,都反映了斯佳丽内心隐藏的传统意识。即使在斯佳丽这样具有反叛精神,注重现实、个人主义至上的人身上,也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归宿给予她力量和希望。

四、结语

总之,木兰扮演了一个“双重角色”。一方面她顺从地接受了父母之命,并力图进入贤妻良母的角色,体现了传统意识对她的影响之深;另一方面她又在心目中深藏着自己所爱的人孔立夫,甘愿任何时候为爱隋赴汤蹈火,这表明她又具有现代意识。划顺其自然、快乐达观,采取了儒道互补的态度,实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同样,在历史转型时期的斯佳丽内心世界极其复杂矛盾。虽然她具有极强的反叛心理.但是对塔拉家园的依恋和热爱又体现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她的影响。所以,这样我们才体会到了人物塑造的真实性以及人性的深度,而且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需要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喻继红,李艳荣.水火交融的”乱世佳人“——斯佳丽性格解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8)

[2]邹晶明.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斯佳丽身上的传统意识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3(03).

[3]洪莲.姚木兰年口斯佳丽审美形象的分析与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

[4]王明娟.从未兰之美看林语堂的人生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5][美]玛格丽特·米切尔.乱世佳人[M].黄丽萍,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6]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反叛
文学的真诚与严肃
论架上绘画的跨界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