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中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主角”。它往往不仅决定着考生全卷得分的高低。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老师们的阅读教学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据笔者所知,由于近些年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往往都取材于课外,且试题的命制也与课文阅读相脱节,又每每出现考查范围过于宽泛,作答只求言之有理_的“开放题”,所以导致目前老师们普遍不重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象发生。他们在教学中不再把课文当做“例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味揣摩,而只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浏览感知、不求甚解;却将主要精力投放于“拓展延伸”式的训练和“探究体验”式的活动,使语文课越来越不语文了,使语文教学日渐偏离了新课程的轨道。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矫正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偏向呢?笔者以为“解铃还需系铃人”。还得从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做起。请看:
【例题】(2009·江苏盐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彩蝶树秦牧
①人们常以赞美之笔,描绘南国的鲜花。可是,洋紫荆——原名“羊蹄甲”的花,却常常被人所忽略,这大概是因为它既不是草本植物,又不是灌木盆栽,而是生长在乔木上的缘故?是因为年宵花市上,从来没有人摆弄这种花?是因为在广州,它不过是极为寻常的街道树?尽管如此,洋紫荆仍不失为南国一种极为出色的鲜花。站在紫荆树下,但见一树繁花,宛如千万彩蝶云集,好像走进了梦幻境界。
②洋紫荆的花有五片花冠,四片对称地分列两侧,一片翘起在上方。布满色调颇浓的彩班,很像兰花的花舌,因此有人称它为“兰花树”。三色槿在南方被人叫做“蝴蝶花”,其实,这顶挂冠戴在豆科植物洋紫荆的头上,也是合适的。
③不知道洋紫荆有几个不同花色种类的人,每每以为它们不断在变幻着颜色,像被称作“娇容三变”的木芙蓉似的。他们哪里知道,这是紫荆树的家族,为了献出色彩缤纷的鲜花而进行着接力赛跑哩!你看,从隆冬到暮春,洋紫荆陆续开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次第开放,要足足闹腾好几个月。最先开花的是紫色那一种,花期竟是在寒风凛冽的春节前夕,和炮仗花、梅花同时绽开花蕾。它着实可以称得上是南国的报春使者!
④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仿佛羊蹄一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末端凹了进去。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⑤在高纬度地方,人们大概是看不到这种洋紫荆的。我有一个朋友,由于喜爱这种花树,特意起了个带“荆”字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他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后来牺牲了。他的妹妹回南方省亲的时候,特意采了洋紫荆的几片叶子和花朵,夹在书里带回北方,好让孩子们知道“荆”字的来历,生全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
⑥在紫荆盛开的时候,我很喜欢站在树下,闻闻它的幽香,端详它那一串串彩蝶似的花朵,观赏它那对称得出奇的羊蹄般的叶子。清风吹来,落英缤纷,花瓣撒满了头、肩,我也不想拂掉它,心中禁不住引起一串遐想:……在古老韵年代,有这么一对侠义的朋友,一个为崇高的目标牺牲了。另一个也奋起斗争,用慷慨壮烈的死为人们纾难,为挚友复仇。他们死后被葬在一起,埋骨的地方就长出这么一株紫荆树——朋友树来,每片叶子都互相对称,五彩缤纷的蝴蝶也成群飞来凭吊,不愿离去……
⑦这样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这样动人的故事。人世间、生活里是的确存在的。它值得讴歌,并且令人想到可以编出一个美丽的童话。
1作者主要写了彩蝶树哪几方面的内容?彩蝶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2将第③段画线内容与下面语段比较阅读,说出它们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链接】这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紫藤萝。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宗璞《紫藤萝瀑布》)
3第⑤段末尾“生命本应该这样地繁花似锦呵”有什么深刻含义?
4第⑥段作者写关于“彩蝶树”的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作者为什么“很喜欢”“常常被人所忽略”的彩蝶树?
这是一道对语文教学具有正确导向作用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从中我们至少可以读出以下可供借鉴的命题原则:
一、选文的匹配性原则。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话是颇有深意的。我们觉得教材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例子,也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例子。就现代文阅读命题而言,从课外选文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选文的标准是什么?是命题者的喜好还是文章的“时美”程度?还是考生群体的适应度?其实,这些都是,又都不是。因为文章终归是命题者选定的,其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上命题者喜好的印记;中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现时阅读能力,选取时新美文制题自然未尝不可;试题最终是由学生来作答的,考虑学生群体的适应程度更是不可或缺。但这些因素都是游移动态的,很难做到统一或基本统一,对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来说,其显然存在着较大程度的不合理性。相比之下,以“教材”为“例子”,选取与教材课文相匹配的文章就显得客观公正得多了,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全体师生共同使用的蓝本。譬如以上例题中的选文就做到了这一点。秦牧先生的散文《彩蝶树》,无论在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还是语言文字等方面都与课文《紫藤萝瀑布》《石榴》《白杨礼赞》等相类似,所以考生读起来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激发阅读的兴趣,有利于阅读水平的发挥。同时,又能较好地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二、制题的主干性原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现代文阅读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观点、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可见,现代文阅读应着重考查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我们在命制题目时必须从“主干”知识切入,不应拘泥于那些细枝末节的或冷僻生涩的知识。那么,什么是“主干”知识呢?答案应该是因文体而异。一般说来,写人叙事类记叙文。往往具有写人“讲究生动传神”,记事“追求完整波澜”的特点,命题时主要围绕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记叙及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点等方面来展开;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往往具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命题时要密切关注文章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所用的象征、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和形象生动、饱含感情。富蕴哲理的语言。譬如以上例题所选的便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命题者就是从“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第1题),“所用的拟人、联想和想象等表现手法”(第2、4题),“饱含感情”的语言(第3题),“借物喻人的寓意”(第5题)等方面切
人的。小说(因其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所以有时也被归入记叙文范畴)往往具有细致而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生动而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充分地多方面地展现人物活动的环境等特征:命题时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来制题。而议论文,则主要从论点、论据和论证及重要词句的含义来命题。说明文则主要从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的方法、顺序、语言等方面切入。这样制题既能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又能较好地适应初中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
三、考点的关联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关联”指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应注重与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相关联。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或能力是学生在课内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或应当具备的。即充分体现“题目在课外,题点在课内”的精神;二是努力发掘选文与课文的相关点,尽最大可能将选文与课文相链接。譬如以上例题中所考查的对“彩蝶树特征的概括”“拟人、联想作用的分析”“饱含深刻含义语句的品味”“作者借物抒怀的理解”等能力要求,都是学生在课文学习时经常训练并必须具备的。特别是第2题将选文与课文作语段比较阅读,既有助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又使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别度,进而较好地体现了中考选拔性的特征。同时,还能对教师在教学中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起到不可低估的导向作用。
四、指向的明确性原则。所谓“指向明确”是针对试题的题干而言的。与其他学科或其他类别的试题相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尤其强调指向要明确。因为阅读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认知活动,如果试题指向不明确,就会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结果,这恰是考试评价的大忌。然而,这种被美其名曰“考查独特感受和体验式”的“开放型”试题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却频频现身。甚至还被某些人视为新课程语文考试评价的“标志”。这实在不能不说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诚然,新课程提倡阅读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认知,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作为学业水平的评价和招生选拔的中考。恐怕客观公正、精确区分乃是永恒的主题。众所周知,一份试卷中的每一道题都代表一个独立的测量点,都具有不同的能力层级,考试的评价选拔功能就是靠这一把把标尺来体现的。如果试卷中有一把或多把标尺没有了明确的刻度。其测量的结果还可靠可信吗?那么,怎样才能使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指向明确呢?一要做到题点的位置明确,减少考生不必要的时耗;二要做到提问的要求明确,让考生第一时间理解题意;三要做到有效控制答问的范围。保证答案的精确度和区分度。以上例题所示的五道题就较好地做到了这几点。特别是第2题,不仅题点的位置(“第③段”“画线处”“下面语段”)、提问的要求(“作比较阅读”)指向明确,而且还明确了答题的范围(“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还有第5题,它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整体感知后的深度理解和感悟能力,但没有采用诸如“读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你从文章获得怎样的感悟?”等眼下较为流行的提问方式,而是紧扣文本设问,且用“很喜欢”和“常常被人所忽略”对作答的范围加以限制,使作答的指向十分明确——必须深度阅读文本,方可探得作者喜欢彩蝶树的根本原因,即“因为作者曾经有过与‘童话中的‘朋友树相似的经历,所以看到‘朋友树就想起与自己‘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战友。”(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意思必须一致)其他任何臆想式的答案,如“因为彩蝶树象征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等都不能满足题目的要求,这就从技术层面上有效实现了考试评价的客观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