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的境界

2009-10-23 09:15王金钟
中学语文教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平声格律音节

王金钟

《登高》是杜甫晚年漂泊时的感伤之作,登高临眺,百感交集。阔大的景象中,满是苍凉。这首“旷代之作”千百年来,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解读品味。然而,评语有限,诗韵无穷。虽妙笔生花却无法渲染尽诗中的悲愁,因而传授此诗之难可见一斑。虽然古人早就提过“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但就目前接受群体的层次来讲,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定难度,更何况要在对话中完成。然而张永庆老师却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能力,以诵读为切入口,在层次鲜明的师生对话中有效地完成了《登高》的课堂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6期),让人敬佩。

诵读的确是很好的教授古诗文的方法。桐城派就主张“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谈到“因声求气”时说:“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来诵读,并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气盛言宜,又通过对气盛言宜的体会来体会作者的情意,‘使我之心与古人之心诉合于无间。”可见。我们在诵读时要注意“声”“气”“情”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诵读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体会杜甫的“气盛言宜”、杜甫的“情意”呢?

笔者以为,首先,可从分析字句人手。作者的喜怒哀愁,皆通过字句传达给读者,而汉字本身意蕴丰厚,见“落木”而有秋天萧瑟凄凉之气,读者的心境也随之人诗,吟诵时必会有感而发。

其次,可以从“音节”人手。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登高》被后世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它的格律是非常严谨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此诗的格律更好地表现了杜诗的“沉郁顿挫”之风,我们便可以从格律的角度去求“声”“气”。

下面我以《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为例,从字词和音节两个角度寻求吟咏之道。

首联勾勒的是一幅登高远眺的雄浑苍莽图景。以“急”写“风”,既写出秋风劲疾,又写出了秋气余烈。不仅诗人心生寒意,而且读者也已经是满眼的肃杀。以“高”写“天”,突出景之寥廓。在这寥廓的景中,诗人昏花的老眼只见“清”“白”。九月的夔州,虽然已经入秋。但是“沙”“渚”之间的色泽怎么可能如此单调?足见这“清”“白”更是诗人心中清冷的写照。

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根据七言四顿的原则,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虽然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但是吟诵的时候需要拖长。这样有规律的诵读有节奏之美。

上句中间三个平声连用,声调连续上扬,使气足而满,后面跟着一个仄字,气息急速下沉。“天高”“猿啸”之间急速的起伏使声调在交互中有了高下缓急、抑扬顿挫。最后是个平声,然而一个“哀”字,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在吟诵的时候,“哀”字一定要气沉声缓读出迟滞的感觉,来给人传递杜甫心中的悲凉。下旬,又以“仄平平仄仄平平”形式完成平仄的交互。由于此句更多地表现诗人心中的冷清,因此音调应用低音,在较缓的语速中求得平仄的起伏。“回”字,是盘旋之意。明写鸟飞的状态,暗寓诗人当时生存的状态,“漂泊西南”,无枝可依。因此这个平声应该读得声缓而长,来表现诗人心中的孤苦、茫然。

其实整首诗都是音调铿锵,曲折顿挫,在分析诗意的基础上,于抑扬顿挫、深沉重浊的韵调中,体味诗人因颠沛流离、艰难苦恨而生的痛苦之情。

这样我们在诵读时,就能做到“意明于先而融于情”,“情动于衷而达于声”,“声显于外而应于意”,在反复吟咏诵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心心相通。

猜你喜欢
平声格律音节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看音节说句子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悬剑
张经建《当代格律诗词创作》
诗词“申遗”,进退两难的选择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
“有”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