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游憩带研究文献综述

2009-10-22 08:13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8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研究

娄 娜

摘 要:随着国内外城市旅游的迅猛发展,假日经济的日益兴起,环城游憩带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新宠。对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环城游憩带;文献综述;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94-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围扩散,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休闲、游憩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环绕城市外围、与城市交通联系便捷、主要适应城市居民短期休闲度假需求的土地利用形式,被众多学者称为环大城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19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相继出现了ReBAM现象,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城游憩带越来越成为我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随着黄金周旅游所爆发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各方面问题的出现,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理性,旅游消费方式有所转变,开始由长距离旅游向中短途旅游转变;从追求旅游景点名气向追求旅游质量转变,尤其是随着短线、乡村等城市周边旅游的不断兴起。公共节假日改革和推行带薪假期制度将对人们此后闲暇时间的分布和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长短假期的合理分布以及带薪假期的灵活应用将有助于国内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发展。调查显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环城游憩带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选择的新宠,并将成为今后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李文英,郑昌江,2008)。因此,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999年在中国珠海召开的“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上,吴必虎教授提出“环城游憩带”的概念,标志着城市周边旅游研究成为旅游学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001年时任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的魏小安发表论文《对发展中国家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概念与原则、过程与现状、地位与作用、发展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这表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已经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预示着环城游憩带在研究和实践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魏小安,2001)。

1 国外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是学者在研究旅游空间系统的过程中逐渐提出的一个概念,该概念的思想源于国外。

在概念研究上,MCKenzie(彼得•霍尔,1996)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谈及了城郊旅游现象;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1982)在其著作中描述到,每逢周末,成千上万的人拥向市郊的娱乐带,这些娱乐带通常是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绿化建立森林公园和园林带。1987年Stephen L.J. Smith 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

在空间结构上,以美国学者盖恩(Gay Lieber,1972)为代表的少数旅游学家将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并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我们可称之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旅游中心,在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状区域的旅游功能与特点。盖恩随后对这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做了探索,为市内和周围的休闲和旅游功能区位的模型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观察途径。日本学者对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也有涉及,如 Koike(铃木富志郎,1985)根据旅游形式、设施、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景观的明显差异将城市由里向外划分为几个地带,即1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市区、半日游地带,3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一日游地带,大于3小时车程范围的隔夜游地带。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曾提出过类似环城游憩带这样的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外围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英国的鲍尔(Ball,1984)观察到,在大伦敦外围,也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2 国内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城郊旅游的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对城郊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开发模式研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几个大城市,对中小城市探讨不多。1999年吴必虎提出环城游憩带这一概念,把城郊旅游空间圈层分为核心区、外围区、边缘区,指出大城市周围200公里以内是旅游高频区,且距离衰减作用明显。环城游憩带的提出表明我国关于城郊旅游的研究有了一个独立的理论框架,可以视为城郊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何雨、刘顺玲。2006)。之后学者们纷纷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颇丰,如沙润、吴江(1997)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城乡交错带的旅游发展,并将城乡交错带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带;李九全(1999)研究了西安环城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周丽君,崔痒(2005)对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因素和结构特征作了研究;李江敏,张立明(2004)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作了实证分析;潘勇(1998)在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和频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市民包括郊游在内的旅游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

在概念研究上,国内最早由吴必虎于1998年提出(吴必虎,2001),它指发生在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吴必虎,2001)。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付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2001)”、“大都市郊区游憩带”(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和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

空间结构方面,吴必虎(2001)根据上海居民出游规律的研究,把大都市环城游憩带分为核心区、中间区、边缘区,其圈层结构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其外部按第一环带、第二环带、第三环带向外扩散,最外层是城市外围游憩带。王瑛、王铮(2003)等通过对居民出游的边际效用分析,发现旅游地分布存在一种类似杜能环的区位结构,即以旅游集散地为中心,呈现由内向外的环带状分布;吴志强(2005)等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应经历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李业锦(2003)对济南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之后,提出了把环城游憩带分为内、外两个圈层的观点。

开发模式方面,陈传康(1996)观察到,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增加,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在城市周边地区应开拓相应的康体休闲旅游,其活动形式包括康体养生、体育休闲、农业旅游、亲子活动、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等;胡燕雯(2002)也对环城度假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环城度假带可以发展乡村度假型摸式、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公园游乐模式、专题旅游休闲活动模式和会议旅游模式等;叶岱夫(1998)观察到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风景区城市化、山水公园乐园化、自然景区建筑化等不良现象后,建议近郊区实行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的综合开发,远郊区宜围绕田园景观和乡村景色进行开发建设,并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为城市留下一部分高质量的乡村原野。刘淑芳(1996)对城市郊区县城旅游规划的研究显示,度假、会议、商贸和观光游应成为郊区县域旅游后开发模式。

形成机制方面,吴必虎(2001)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区位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作用下形成的,是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离开城市距离越远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而旅游者的旅行成本就越大,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位置形成游憩区域。石艳与何佳梅(2001)也分析了与其相似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与市场特征,更进一步明确环城游憩带是由级差地租、旅行成本、政策导向所致,在此基础上资源创新也是一大要素。

3 研究评述

我国对环城游憩带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概念的论证和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概念的涵盖范围也有待拓展。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游憩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但研究中缺乏中小城市的研究,并且定性的研究比较多,缺乏定量的研究。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上主要侧重从资源类型探讨开发模式的研究,在投资、经营和营销方面的论述较少。除此之外,在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以个案研究的比较多。在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的方面,主要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现状特征,着重与从市场和营销两方面探讨其发展,在规划、政策和开发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完善,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是市场导向所致的(乔海燕,2007)。城市化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城市化对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环城游憩带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优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升级,还有利于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环城游憩带的培育和发展将是我们着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并形成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示着城市区域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郭鲁芳,王伟,2003),同时为城市旅游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实践上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Gay Lieber,Fesenmiaier D R. Recre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 London: EδF. N. Spon Ltd,1972.

[2]@Ball J V. Landscap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ur of Visitors to Spanish National Park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29):145-160.

[3]@李业锦.济南市环城游憩带(ReBAM)空间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

[4]@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6,(5):31-34.

[5]@叶岱夫.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问题,2000,(6):22-24.

[6]@吴承忠,韩光辉.国外大都市郊区旅游空间模型研究[J].城市问题,2003,(6):68-71.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