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地区曾陷入尴尬的发展境地。加强对中部地区的研究与开发对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从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出发,对中部六省的地理位置、农业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比较优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22-02
1 背景
中国经济发展依据“梯级理论”的划分,由东向西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这些地区地处中国中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因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轰轰烈烈展开的同时,加强对中部地区的研究与开发,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2 中部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2.1 中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
中部六省地处中国腹地,连接东、西、南、北,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种联结东西,纵贯南北的地理特点使得中部地区拥有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全国交通运输的枢纽。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既有利于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中部地区自身发展。
2.2 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
中部六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六省地处亚热带和温热带,不仅气候温和,光能和雨水充足,还拥有适宜农产品生产的平原、林木生长的山地、游马牧羊的草场和渔业水产养殖的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集散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巨大的粮食生产和输出能力为中部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2.3 中部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
中部六省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尤其是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主要的能源生产与输出基地。中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电潜力巨大,辖区内有长江、黄河、海河三大流域和洞庭湖、鄱阳湖、巢湖三大淡水湖,拥有长江三峡、葛洲坝、小浪底等重要的水电及水利设施。中部六省稀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为中部地区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以替代的资源优势。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仅一省的煤炭资源储存量就占全国总量的1/3,产量和外调量在全国的比例也举足轻重。山西省的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金属镁产量占全国的80%。”(王再文)
中部地区丰裕的能源矿藏不仅有利于中部地区现有传统工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其进一步打造新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业基地。
2.4 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
中部六省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景观。“全国45个森林及动植物类自然保护区中,中部地区拥有9处;全国119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中部拥有27个;全国84处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中,中部拥有22处。”(陈元)此外,中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中部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的中原文化、殷商文化,山西的晋文化,安徽的徽文化,湖南的湘西文化等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宝贵的精神财富。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化的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良的客观条件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5 中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
中部六省劳动力密集度高,为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中部六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占全国31个省(市、区)劳动力总量的30%左右,全国40%的农民工来自中部。”(陈元)另外,中部地区也不乏人才。六省中的河南、湖北不仅是人口大省,还是教育大省,为全国各地提供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3 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1)加快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现代化物流中心。
中部地区便利的地理位置优势,为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化物流业创造了条件。现代化的交通和物流体系建设也是中部崛起不可或缺的方面之一。因此,中部地区首先应该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提升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水平,加快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建设;第三,培育物流需求市场,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培养专业化的物流人才;第五,整合现有的物流企业资源,进行规模化经营。
(2)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为解决中部地区“三农问题”打下物质基础。
中部地区虽具有适宜发展农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劳动力条件,但也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落后、务农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生产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现代化的农业建设,为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的解决打下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化农业,一是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立足各地区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要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水平。四是要加强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对务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加快建立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
加快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是中部崛起的关键性战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不高,但潜力巨大。因此要加快建立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发展。一是依据各地要素禀赋特色,强化各地的传统优势工业。如能源工业、有色金属采掘和冶炼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二是在传统优势工业的基础上,加大技术投入,拉长产业链条,进行深加工,同时注重开发新能源产业、生态和环保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适应全国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利用中部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制造业等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4)优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创汇能力也不高。这是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中部地区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积极开发和优化旅游资源,拓宽旅游市场,创新旅游经营模式,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将这个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5)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积极构建中部地区城市群。
中部六省虽具有相似的经济特征,但是尚未形成可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核心经济圈。应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积极构建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以点带面,促进中部地区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国中部崛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陈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思路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王茂林.中部崛起专题报道之二 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J].决策与信息.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