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薄弱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2009-10-22 08:13沈国艳张晓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9期

沈国艳 张晓霞

编者按

在当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薄弱中学,其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及社会信誉等都与学生、家长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生源素质也相对较差。由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力度,真正发挥教师的导学作用,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薄弱中学教学质量的改进就有了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了大量有关薄弱中学教师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分析教师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班级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及时间与精力的协调等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提出应加强教师的教学意识建设、改变教学思路,以突出教学实质,突显教师能力,从而推进教学的持续发展。

编者认为,在目前教学质量发展失衡的情况下,展开对薄弱中学的调查,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落实教育公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教学是教育最直接的体现,因而受到了很高的关注。薄弱中学的教学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因此,改变薄弱中学的现状,改造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调查研究,笔者针对薄弱中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应加强教师六种教学意识建设,以改变教学思路,促进薄弱中学教师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薄弱中学 教学改造 教学意识

一、引言

什么是薄弱中学呢?薄弱中学,即是某一特定区域内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质量相对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学校。我们在如何提高薄弱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寻找突破口,希望能通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来促进薄弱中学的整体改进。主要以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为基点,促进教师主动精神的培养,并坚持能力的发展,以自身的努力和进步,持续推进薄弱中学教学的改进。

教学是复杂的艺术,拿最基本的教学相长来说,可以理解为以教促学,也可以是以学助教。然而在实际中,它却被视为两个相分离的概念。什么是教,什么是学,什么是教学,为什么教学,教师们似乎从来没有仔细探究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想自己的教学理念应是什么。因此,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真正认识教学,认识如何教学。

二、薄弱中学的教学研究与分析

笔者选择了云南省某中学作为调查的对象,在通过设计开放问题调查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中,全校80名教职工,共发放50份问卷,收回50份答案,回收率百分之百。通过分类统计,主要有十大类:其中42人提到教师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31人,家庭因素24人,领导管理因素18人,生源因素10人,学校环境14人,社会环境因素21人,学生负担因素1人,教学资源因素6人,团结协作因素5人。(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自身因素是影响教学的最主要方面。由此可见,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可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那么,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呢?

1.调查分析。薄弱中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那么,应如何从这些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呢?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从回收的问卷中,对影响教学的教师自身能力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分类统计如下:

从统计可知:首先,知识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因此,教师必须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爱教育,爱教师,爱学生。再次,教师应如何管理班级和课堂,也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第四,在教学理念上主要是要让教师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思路,认识到为谁而教,为什么而教。第五,教学方法是最能体现教学特点的一个方面。在对教师的调查中,有41.9%的老师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对促进教学有很大作用,55.8%的老师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对促进教学有一定的作用。第六,师生关系是教师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层面,但往往是最易被忽视的环节。长久的教师主导地位,使教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领导者,这个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第七,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时间不够,没有多余精力作其他努力,因此,如何安排时间与精力也是薄弱中学教师的一大难题。

2.案例解读。

(1)政治科的戚老师,她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学生成绩并不理想。学校多以学生分数来评价老师,她也感觉压力很大。另外,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因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解决。在谈到成绩不好的学生时,她说:“我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基本上是差的学生,就一直差下去,直到毕业。”

(2)历史科杨老师,他说作为山区学校,学校培训,只针对少数教研组长,普通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参加培训的老师也没有回来给大家讲一讲,因此信息相当闭塞。另外,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不够,做的历史课件都用不上。关于教学方法,他觉得很困惑,不清楚到底应该做点什么。以前上课大部分都是老师讲,现在不让老师多讲了,觉得很不适应。他认为历史课和政治课这样需要大量记忆的文科,如果教师不多讲,效果就不会很好。

从上表可以知: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统治课堂,教学照搬教材,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仅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有时甚至本末倒置;不能真正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积极探索答案的热情;意识不到教学中的不合理情况。第二,对教师职业认识不清,认为老师只要教书就行了。一些教师有想提高自己的愿望,但也仅限于提高学生成绩。学校评价主要看成绩,长期忽视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因此,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漠视差生。第三,对教学方法的认识过于单一、僵化。教学方法因所教科目和任课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如要求整齐划一是不科学的,而应批判接收,合理运用。第四,等、靠思想严重。教师们一直在说这有问题,那有问题,但都没有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久之,就会成为一种抱怨,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第五,培训走马看花。学校培训少是一方面的事实,但是参加培训的老师,在培训时没有认真做记录,没有进行总结,更没有进行反思是主要原因。

三、改造薄弱中学教师的教学意识

改造薄弱中学的教学,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改造教师教学就是要突出重点,确定目标,并作好充分的准备。而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表现出了多种形式。因此,依据调查结果,笔者提出薄弱中学的教师应该加强如下教学意识:

1.学习意识。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免会心生倦怠;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机制,会造成教师拼时间、拼体力的恶性竞争,常常使教师倍感身心疲惫,知识透支严重,教学底气不足,思维滞后。因此,教师应树立学习意识,以学促教,以教促学,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薄弱学校的教师不是没有教学经验,而是缺乏总结或不善于总结。这是一位校长说的话,说得很实在,他在肯定了教师的基础上,也指出了不足。大部分老师教学,只是靠多年的从教经验。他们不是没有水平,而是因为没有总结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教师应将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经验、难题和感想,都尽可能地总结下来,从而在长期的积累中促进自身提高和教学进步。

2.责任意识。教师应该知道“我们是谁”,还要理解教师职业的内涵,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认识到责任的意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公平对于薄弱中学尤其重要。多数薄弱中学都在资源上受限,如果再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那就会造成新一轮的不公平。因此,教师决不能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而无视学困生和后进生。

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爱事业,爱学生,爱所有的学生:聪明的,抑或是迟钝的;漂亮的,抑或是难看的;家庭富有的,抑或是贫寒的。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能歧视,要认真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同时,还要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采取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要认识到爱也是一种能力。

3.参与意识。只有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学,或是教与学分离,都不能称其为教学。教学就是参与,然而缺乏参与的教学不在少数。如果教师没有参与意识,学生就会成为被动地装知识的容器,教学也就变成了一种折磨。据统计,该学校54%的学生都认为优秀的老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这也说明了教师与学生建立对话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没有真正教会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这是绝对错误的。教学是一种人的活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一种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从老师那里学习的过程,都说明教学本身离不开人。从人的角度看教学,从教学的视角看人,不能把教学当作是一种僵化的、物化的东西。教学要求教师教学生成人,成材,因此以人为本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4.方法意识。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不同的内容或科目。所谓不同的方法,其实就是在不同的处理材料和内容方式的比较中形成的。事实上,任何方法与内容都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如果认为某个教师的方法好,就把它当万灵药,这是相当盲目却又多见的。教学是复杂的,也是多样的。在某一处适用的、有特色的东西,未必就适用于这个科目,这个老师,这些学生,这个学校。这是教学的难题,也是教学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学应该多元,教学也要求多元,没有什么拿来主义。

5.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被压力、负担和条框限制了,或者说是放弃了自己发现的乐趣,而按所谓的标准化去教学,不去思考为什么,也不去发现教学的深层意义,这就导致教学成为了一种机械行为,一种麻木的工作。

教学是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与老师的探讨中解决问题,即成为“有问题”的人。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在自己发现问题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大部分老师常犯的毛病是,对学生的问题不理、鄙视、冷淡、忽略。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几种:自己不知道答案怕学生笑话;认为学生的问题很可笑,不值得回答;认为学生是在故意捣乱,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提问热情,教出了听话的孩子,制造了安静的课堂,但是这种无声才是最大的可悲。实践证明,重视学生问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信心,还能使教师在问题和回答中,启发不一样的思考,激励教师更好、更广、更深地学习和理解教学。

6.过程意识。教学从来都是过程,是一个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的过程。教学评价单一化,把教学当结果看,是目前教学中最大的弊端。教师是教学的启发者、指导者,所以必须树立起过程意识,如果教师都不重视教学过程,那么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认真搞好过程的每个步骤,结果就不会有大的问题。重视过程,就是重视质量,因此,不能过分追求进度,还要保质保量,让质和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我们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要关注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否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是否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中真正获得了发展和深化。

四、结语

薄弱中学教师的教学改造,不是要否定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而是要突出教学的意义,突显教师的自我能力,要树立独立的观念,努力做到我学习,我尝试,我发现,我分享,我进步,我坚持。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要真正从“我”做起,努力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薄弱中学的教师有进取心,知道自己有不足,有提高思想的愿望。只是没有找到改进的方法,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改变,所以仍处在困惑中。其实,他们只需要一点指引,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然,薄弱中学的教学改造,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推进整体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因此,在推进薄弱中学的教学改进中,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并作好长期的准备,要坚持与薄弱中学的教师一起努力,以推进薄弱中学的教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第六版)[M].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孙远航,郭文哿,孙喜连,等.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孙延明.建设卓越学校:领导层、管理层、教师的职业发展(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M].南京:江苏人导出版社,2008.

[7]张卓勇.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2):1-3.

[8]三月雷.教学需要激情[OL].(2008-11-28)[2009-01-05]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1886&do=blog&id=149340.

[9]梅云霞.有效教学特征的复杂性思考[J].理论经纬,2007,(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