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珊
代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选民和代表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产生一系列基本问题:谁是代表、代表什么、如何代表、如何才是好的代表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代表理念,也形成了在代表制问题上不同的主张,并形成了各种所谓的代表制模型。这些就构成了代表理论及其历史。
代议民主是大型复杂社会中实现民主理想的一种方式,其基本逻辑就是选民选举代表来履行公共职责,实现政治参与。代议制是中世纪出现的制度,它与封建等级制有密切联系。17世纪英国革命之后,在旧的制度中融入某些民主成分,开启了代议制与现代民主的结合,即由“财产地位”发展而来的议会民主。随着19世纪普选权的推行,代议民主发展到大众民主的新阶段,同时,随着政党政治的出现,代议民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代议民主在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之后,又面临着很多指责和困境(包括参与式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等)。在代议民主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中,代表理论也随之发展起来。英美两国尤其是美国制宪时期的代表理念及其代表制的争论,充分表明了由代表理念和代表制度组成的代表理论很大程度上形塑着代议民主的制度设计与安排[1]。代表理论的争论实际上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即代表与选民的关系问题,代议民主作为广大民众的民族国家的一种新的治理方式,能实现民主吗?或者说,能很好地实现民主么?如果说代议民主是复杂的大型社会为实现民主理想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需要什么样的代表理念和代表制度能够达成代议制民主这一“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 在代议民主中,代表和选民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代表理论的这一核心问题是由一系列的追问而来的,包括:(1)在大规模复杂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理解民主?(2)在代议民主中,代表的对象所指是什么,代表的是利益还是意志,还是兼而有之?(3)代表是谁的代表,谁想代表,谁又能够代表,决定因素有哪些?(4)如何代表,是委托代表,还是独立代表?(5)怎样才算是好的代表,有没有一些可以衡量的标准?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理论家有着不同的解答,而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回应实际上就构成了代表理论。在西方政治史上,“代表概念和代议民主可以说一直是贯穿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一根主线……自由民主政治在其演进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来的内在张力不是促退而是促进了代表理论和代议民主的自我更化。”[2]代议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我们理解西方代议民主思想和制度的起承转合,理解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范和实践,都需要认真和正面地对待代表理论,这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梳理工作。透过代表理论,说明代表理念和代表制度的演变以及其间的争议,对于明晰西方代议民主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及其发展变化,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
但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西方近代以来代议制民主出现后的代表理论,问题意识则必须来源于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代议制度,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把“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思考应是我们研究的基本背景和根本出发点。虽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条件,但同时它也需要在理论上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其中就应该包括对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实践中体现的代表理论做出总结和反思,为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问题提供思想借鉴。
代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选民和代表的关系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产生一系列基本问题:谁是代表、代表什么、如何代表、如何才是好的代表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代表理念,也形成了在代表制问题上不同的主张,并形成了各种所谓的代表制模型。这些就构成了代表理论及其历史。这些理念和模型上的争论,可以说从代议制产生甚至产生之前,直到今天仍在延续。这种争论和试图解决问题的各种尝试在西方形成了一项庞大的学术产业。
国外关于代表理论及其核心问题的研究文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20世纪之前的代表理论的研究,这既包括对个别自由主义思想家(包括密尔、托克维尔等)和保守主义思想家(以对伯克的研究为最多)、民主主义思想家(主要是卢梭)的研究,也包括对不同时期的代表理论和代表观念的研究(以对英国17~18世纪和美国立国与制宪时期的代表理论研究、密尔的代议制思想研究为代表)。这一类研究既涉及代表理念的研究,也涉及代表制度的研究。
另一类是20世纪后对整个代表理论的综合研究,尤其是在代表制的研究方面,不仅提出了各种代表制的类型(主要是皮特金和布奇提出了代表制的几种模型),而且针对代议制运行过程,对代表制的类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包括选举前后、代表当选后履职过程中和再次参选前整个完整过程中所体现的选民与代表关系模型的建构[3]。这种侧重通过代表制模型的建立来挖掘其后的代表理论的研究反映了西方代表理论的新发展。但这类研究的数量不是很多。
总的看来,国外学术界对代表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是对当代代表理论的研究。这为代表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本素材。
国内学术界关于代表理论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完成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始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中国各级人大代表的研究,包括各级人大代表的代表角色、行使代表权力的身份以及代表性问题等。这类讨论实际上已经开始涉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的代表理念和代表制度问题,但还没有有意识地加以明确提出。这类文献比较多。
二是改变过去单纯研究代表的做法,把选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了研究视野,开始研究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互动问题,且有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专著问世[4]。代表性学者是彭宗超、蒋劲松和温辉等[5]。
三是有意识地开展了对代表理论的规范性研究。这一类研究既包括对规范性代表理论的引介、评价和探讨,也包括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代表理论基础的追问[6]。这些对代表问题进行的规范性理论研究,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代表理论论域的认识,促进了我们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代表问题的理解。
此外,台湾学者张福建先后以美国制宪时期代表理念为研究对象和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了代表问题[7];浙江大学的应奇教授编介的《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书中收录了代表理论的相关论文,对系统地理解代表问题很有帮助[8]。另外,南京大学的张凤阳教授组织撰写的《政治哲学关键词》一书中,也对“代表”这一关键词做了很好的解读[9]。
还有一些相关的学位论文也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代表理论的相关问题,甚至是核心问题[10]。
国内学术界对代表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且都有很强烈的问题意识,但在引介和借鉴国外代表理论研究成果方面可以说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
注释:
[1]黄小钫:《实质代表制与实际代表制——美国制宪时期的代表理念之争》,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2] 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3]Jane Mansbridge: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3,97,4.
[4] 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 蒋劲松:《论人大代表选举的合意性质》,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温辉:《代表与选民的关系》,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4 期。
彭宗超:《合作抑或冲突:选民与代表相互关系的选举理论评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6] 蒋劲松:《议会是代表机关的理论学说》,载《人大研究》1995年第11期。
胡位均:《两种代表制理论之再评价》,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周光辉、彭斌:《理解代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翟小波、刘刚:《什么是代表制》,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zhaixbdaibiao.htm.
万东升:《论我国的身份代表制》,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施雪华、孔凡义:《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载《理论月刊》2006年第9期。
周志武:《选民代表•自主代表•全民代表——代议过程中人大代表的身份转换》,载《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载《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姜峰:《对选举法“四分之一条款”及其代表制理论的追问》,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4期。
陈伟:《政治代表论——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张宇、任敏:《人大代表角色认同的变化》,载《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杨光斌、尹冬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础》,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杨小虎:《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除此之外,复旦大学专门开设了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进行专门的规范研究(http://www.fepc.org.cn/List.aspx?Sort=060100) ;在《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六辑中专门有“中国代表制度的改革”一栏,其中一些文章涉及中国的代表理念和代表制度问题。
[7]张福建:《北美立宪前后“代表理念”的争议:一个革命式的转折》,载《政治科学论业》民国88年6月第10期。
张福建:《代表与议会政治——一个政治思想史的探索与反省》,载《行政暨政策学报》民国96年12月第45期。
[8]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9]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美国国会文化内在张力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丹:《英国议会代表制度演变剖析》,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君霞:《18世纪英国三种代表权观念比较剖析》,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杨云彪:《选举的逻辑》,吉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系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