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润川
晋祠山清水秀,古木参天,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更是闻名遐迩。晋水是难老、鱼沼、善利3泉的总称,3泉汇合而成海清北河、鸿雁南河、鸳鸯中河、陆堡河,成为外八景的“四水青畴”。4河灌溉30多个村子的3万余亩耕地,带动着72盘水磨的生产。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山海经》曰:“悬瓮山麓,晋水出焉。”晋水大约形成于200万年前,分为4股,一是海清北河,即形成于春秋末期的智伯渠。二是隋开皇四年开的鸿雁南河。三是鸳鸯中河。四是北宋嘉佑五年开的陆堡河。随着四河的开通及掌握自然知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在河上建起了房屋,安装水磨,形成水磨生产。传说有鲁王作磨、杜元凯造连机水磨。
水磨的形成必须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与充足的水源。《晋祠水利纪功碑记》:“太原,泽国也,利在汾晋二河,汾则迁徙靡常,晋则一成不易。”据《读史方兴纪要》:“宋熙宁神宗八年,太原人史守一修晋祠水利,溉田六百有余顷,以晋水源出祠下也。”这是灌溉面积的最高纪录。圣母殿内杨廷璇的一副楹联形象地概括了晋水的特点:“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渊渊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水有重力势能,根据能量转化原理,水从高处流下,由重力势能转变为机械势能,水不停地冲动木轮转动,通过木轮传动带动石磨转动,两石盘摩擦挤压,把粮食粉碎。水磨由木轮和两石盘组成,上石盘固定,用绳子悬挂在空中,上有一小眼为粮食的加入口;下石盘和木轮连在一起转动。木轮用坚硬而不易变形的枣木做成,石盘为有棱沙石,可加大摩擦力。一盘水磨一天可加工两担面,碾3担米,大磨可磨面四五百斤。
晋祠风俗,富者以有水磨为美产,商人以守水磨为良业。昔日商贾林立,车水马龙,水磨旋转,市场繁荣,晋祠遂成为米面交易中心,每天早上都有一批送面队伍将磨好的面粉送到市区和清源等地,又有一批队伍将河东刘家堡、北格等地的粮食陆续运到晋祠加工。西山煤矿众多,拖煤要用大量壮牛,因此成为粮食和米面的主要消费区。
水磨加工的粮食必须经过水洗,去除杂质、秕子,以保持食品的纯净。石盘和水洗的食品不易传热,转速均匀而慢,温度低,水洗的食品易粉碎,品质不易破坏,因此水磨加工的食品营养高,味道正,品质良,口感柔软,肉筋,有股醇香的味道。经水磨加工的晋祠大米、藕粉更是美味可口,久负盛名。
晋祠水磨一天可生产米面几万斤,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饮食结构,提高了食物营养。水磨作为时代产物,曾做出过重大贡献。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粮食的统购统销,加上水量的减少、电磨应用的普及,水磨逐渐荒废。现在随着晋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进行,晋水的恢复,水磨模型将重新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给人以动的感觉,快的乐趣,美的享受。
(责编 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