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朱方敏 尹文亮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职学生学习工程力学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后,提出了围绕核心紧抓重点,充分发挥题目的作用,适当联系实际,善于运用多媒体,做好配套工作,与学生及时沟通等教学方法加以解决。
关键词 工程力学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力学是土木、水利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传统的划分方法,它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就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来看,效果不甚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此门课程的一些思维方式是首次接触;(2)此门课程是第一门从理论课程向实践课程过渡的课程;(3)此门课程有赖于高等数学知识;(4)此门课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为了促进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根据长期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若干教学方法。
1 围绕核心紧抓重点
工程力学的核心就是平衡,可以说整个工程力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并运用平衡这一观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就应该和平衡这一概念联系起来。平衡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平移和旋转。平移方面的平衡常以投影方程来保证,旋转方面的平衡以力矩方程来保证。
2 充分发挥题目的作用
就课堂上讲解的题目而言,应最大限度融合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并能把各个知识点区分开来。如在讲解内力图与微分关系时,在对单个的荷载讲解后,就应综合各类荷载于一个题目中,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各种荷载进行对比、综合。
就课后留给学生的题目而言,题目应该是有难有易,难易程度最好呈梯度。简单的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信;中等的题目可以使学生对课堂上的题目进行理解消化;有难度的题目可以使学生直面挑战,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 适当联系实际
鉴于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状况及定位,在教学中可以针对简单而常见的工程实际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达到启发思维、抛砖引玉的目的。就学生而言,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绝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在进入了高校之后,对实践性的知识怀有一种憧憬,教学中如能够联系实际则能显著的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能更好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善于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广泛运用多媒体,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但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量。根据教学实践,计算机辅助软件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力学教研室研制的结构力学求解器(SM Solver for Windows),其使用方便、界面友好、功能多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时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一些复杂的问题。
5 做好配套工作
为了从外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考虑对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进行合理的分配,既要考虑期末的考试成绩,也要考虑学习的过程,从而平时的出勤率、上课表现、课后习题等相关方面都应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如:(1)举办工程力学竞赛,竞赛内容应主要以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也适合高职教育特点;(2)举办力学模型比赛,这样的比赛最大特点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科学的探索精神,其内容可以多方面切入,如从结构方面入手,荷载方面入手,或材料方面入手等等。
6 重视前导知识
这里的前导知识主要指高等数学。部分学生因刚进入高职这一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而显得茫然,不知道怎么学习,不知道各门课程的作用,外加高等数学本身也是一门很有难度的课程。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学生很容易消极以至放弃高等数学的学习。鉴于此种情况,作为专业课的老师,应该抽出时间参加学生班会,介绍各门专业课的作用以及所需要的相关基础性知识。除此以外,根据教学实践,整个的高职工程力学仅在几个地方出现了高等数学的知识,而绝大部分的知识只需中等数学就可以解决。鉴于此,在讲授学习工程力学时应对x的n次方的积分求导进行复习,并要求学生掌握。
7 与学生及时沟通
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间的时候和学生交流,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哪部分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学生希望教师如何讲解等。通过沟通交流,还可进一步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克服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交流过少而产生的屏障,使师生形成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以便在教学的中及时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教师也可据此及时进行调整。通过师生交流,可以促使学生把客观上的学知识与主观上的师生情谊相结合融入学习中,这种外部因素与内部的因素相结合的方式更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高职工程力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讲解训练,使学生形成力学思维,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训方.材料力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