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静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师,两年来参与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共同体活动,既有校内跨学科共同体,也有校际学科教科研共同体,还有基于教育研修网而形成的“虚拟”共同体等。在参与这些共同体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种根据共同体内部成员特点、分工协作实践共同体活动过程的模型。
● 共同体活动基本步骤
根据共同体成员大多关注实践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从问题出发,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反复实践相结合,协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共同体活动基本步骤。下面以“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各章知识点如何在课堂中落实”为例,来说明这一活动步骤。如图1所示。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共同体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如何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教学?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让一线教师很难把握。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各章知识点如何在课堂中落实”作为活动的出发点。
2.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在明确问题之后,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为了解决知识点落实的问题,我们首先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对课标本身进行研究。明确课标对必修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实施教学以及评价建议;参考课标在其后提供的教学案例,分析案例针对课标的哪一部分开展;学习目标如何设定;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分别落实了学习目标的哪些部分;如何设计学生活动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哪些方面等。这样,我们对后面的研究就有了依据。另外,我们也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如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更科学合理。
3.分组研修
在明确课标要求后,我们梳理教材知识点。为了更高效地研究、更好地发挥各成员的主动性,我将梳理全书知识点的任务按章节分解成几个子任务。同时,把共同体按异质分组原则分成若干研修小组,考虑各个小组成员的特点,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接着,各小组就在组内开展研修活动,对某一章节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研读。先列举出该章节涉及的所有知识点,并将其按类型、掌握程度等标准进行归类整理。再回到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环节,有针对性地研究课标,落实课标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活动、实施以及评价。同时,可以根据具体知识点,对课标、教参、兄弟单位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让每个小组成员都选择教材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教学设计并展开讨论,将研修成果初步付诸实践。
4.内部展示
每个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将成果进行共同体内部汇报,这是整个共同体活动的关键环节。各小组不但要对整理出的知识点进行展示,更重要的必须结合课标、课堂提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宜的教学顺序以及明确学生掌握的程度等,并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其他成员提供案例。这一环节也是其他小组了解其他章节知识点如何落实的主要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各小组通过展示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没有学校、级别、年龄界限的畅所欲言,能综合各成员的特质与专长,加深共同体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对教学的驾驭能力。
5.实践优化
内部展示之后就是付诸实践。共同体成员不但可以将梳理出的知识点结合各自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直接应用其他小组的案例。然后将实践中的感想、问题反馈回共同体并讨论优化,然后再实践、再讨论。如此多次反复能及时反馈问题,研究成果更加贴近课堂,以适应各个学校、学生以及教师的特点。
6.教学应用与公开展示
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虽然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却并不表示活动结束。我们在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涌现新的想法,将基于这些反馈形成新的研究课题。这样,我们的共同体活动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实践—教研—实践的循环往复。
同时,共同体活动虽然以协作为主,但也引入了适当的竞争。在已有成果中优选,再通过共同体的力量加以完善,打造成精品,并进行更高级别的公开展示或者参与各级评比,不但为教师个人的发展提供了途径,也将共同体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推广。
● 共同体协作活动中不同角色的分工
参与各类共同体的成员来源不同、年龄不同、基础不同、各具专长,大致可以分成三种角色:青年教师、核心骨干教师和外部专家。针对共同体成员的特点,笔者将不同类型的成员进行了分工,并细化各类成员的研修活动流程。如图2所示。
1.名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结合
共同体成员既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这种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人员组成模式可以共享名师资源,得到优质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间不同专长的互补。
从活动一开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即共同体的核心骨干就帮助年轻教师对实践问题进行总结提炼,并带领他们进行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在分组研修时担任组长带领协作组活动,把握方向,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引领组内的年轻教师,并对组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在内部展示中,核心骨干打破小组限制,对所有的展示进行指导和帮助。而年轻教师在具体问题的教研过程中,在这些名师的悉心指引下,迅速成长。反过来,年轻教师的新技术、新想法也会启发老教师产生灵感。
在名师引领的同时,共同体的活动也强调同伴互促。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例如,有的教师擅长动画制作;有的教师做得一手漂亮的教学课件;有的教师多年从事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教学;有的教师对课堂预设有着丰富的经验……各具特色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进行成果汇报时,各位成员不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核心骨干,经常把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感悟与大家共同讨论。正是这种畅所欲言的环境拓展了思路、优化了设计。再如,信息技术课教学十分注重课堂中情境的创设。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经常设计小游戏、剪辑视频片段、寻找趣味小故事等作为教学的引入。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以及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要想独立完成所有教学资料的制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充分发挥共同体中各位成员的专长,把课程资料的制作分配给最适合的人,大家分工合作,优质高效地打造出精品课例。
2.积极获取外部专家支持,增加学科优势
在充分调动内部资源的同时,共同体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外部专家的帮助。这些专家的支持可以是各级领导的指导性建议,也可以是市、区的教研员和学科专家的直接参与,还可以是兄弟学科的名师为我们介绍经验。
教师共同体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分享彼此专业意见的平台,创造了轻松开放的氛围,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统一教研方式的有益补充。笔者从自身参与活动的经验出发,结合共同体特点,设计了这种教研活动的过程模型。适用于利用共同体形式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帮助教师实现实践—研修—实践螺旋式上升。并依据协作学习理论,按照共同体组成成员的特点分工协作,发挥内外部参与人员的主动性,实现异质互促。但这一模型仅仅是个人研修过程的一点思考,希望能通过“抛砖”引出“美玉”,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