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不奖?怎么奖?(下)

2009-10-21 06:37毕家妈妈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9年13期
关键词:口头风筝玩具

毕家妈妈

物质奖赏往往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在对孩子的管理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都会用糖果、玩具等给孩子一些“甜头”,来诱使或鼓励孩子做某些事情,遵守某些规则。但由于权威们对物质奖赏几乎一直持反对态度,而主张物质奖赏有积极作用的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待时间的验证,这样的情况让很多家长感到很为难。其实,除了物质奖赏之外,要奖励孩子,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物质奖赏之外的奖励

口头表扬。同样根据德西1971年的实验发现,除了口头表扬之外,任何预期的外部奖赏都会对内在动机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研究证明,语言的认可和口头表扬的效果更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效果维持时间更长,并且虽然你只是表扬他家庭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结果却可能让他一天里做什么都觉得自己做得好。物质或金钱的奖励达不到这种效果。

当然口头表扬也是有讲究的,在“你真聪明”和“你画的这幅画真好看”中,后者更有针对性,从而更有激励效果。

给孩子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比如给他读一本他喜欢的书,带他去公园骑自行车或者滑板车,或者允许他把自己弄得脏兮兮地去抓小蝌蚪。需要注意的是既然你想追求的是物质奖赏之外的奖励,那么就要注意避免变相的物质奖赏,去公园就是去草地上打滚,不是去骑电动马或者乘海盗船。

允许孩子做一件平时不让做的事。比如给他冻一大堆冰块,然后任他玩。代价是当他把自己弄湿了、把厨房弄得一团糟的时候你要保持冷静、安详、友好的态度。

陪伴孩子。把自己“贡献”出来,花点时间陪他玩一个他喜欢的游戏。3岁的孩子就可以玩不少大人也感兴趣的游戏了,尤其是心智发育更早一些的女孩子。天泽3岁多时,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拿着毕家爸爸为他学英语设计的字母游戏到处找人跟他玩,在那种情况下,以陪他玩为奖赏,要让他办什么事,都是有求必应。

奖赏之外的解决办法

作为父母,教给孩子合适的行为,培养孩子成为社会接受和欢迎的人,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你对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奖赏和鼓励拿不定主意的话,面对孩子的大多数行为和习惯问题,你还可以试试奖赏之外的解决办法。

发现问题的实质。把所有让你头痛无法解决的问题列个清单,逐项检查一下它们的实质。孩子的行为其实往往都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而不是“你不给我吃饼干我就要大哭大闹”那么简单、表面。知道他“不乖”的原因,接受他就变得不那么难。比如,孩子早上起来总是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根本原因是不是因为晚上总是睡得很晚,清晨被叫起来,身体懒洋洋的,心里也不痛快?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制定一个新的日程表,早点睡觉,让孩子睡到自然醒,看他是不是精神开朗一些,看他是不是不介意自己把衣服穿上,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先考虑一下,那些让你不满意的行为的背后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动机。

天泽总是把我挂在北辰房间墙上的从巴厘岛带回来的风筝取下来,理由是那只风筝是他的。担心他把东西弄坏,我阻止过他几次,但转过身他又取下来了。最后,我们谈判:

“你觉得这个风筝应该放在哪里?”

“桌子上,所以我可以玩。”

“可是放到桌上,你们就不能画画了。”

“那放到地上。”

“很容易踩着的。坏了就伤心了。”

“那放到这面墙上吧。”

结果,风筝挂到了客厅的墙上,效果也不坏,而且当天泽不再觉得他的东西被哥哥“侵占”之后,他再也没有劳神去把它取下来过。

让孩子参与自我管理。这也是一个预防和消除问题的方法。

阿尔菲·科恩著有《超越纪律》一书,他认为奖赏和惩罚都不能真正长久地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有某种控制,即使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觉得一切都是强加于他的,就很容易产生抵触和反抗而非合作的情绪。因此,不妨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决策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一旦孩子有了“主人翁”精神,管理往往就变成单纯的提醒了。

如果想要让孩子收拾他房间里散落一地的玩具,可以试试这样提出问题:“你觉得收拾玩具很辛苦吧?”别害怕这种似乎会错误引导孩子的问题。孩子可能会回答:“是啊,太辛苦、太麻烦,我玩得好高兴不喜欢被打断,收拾玩具让我手痛。”等孩子讲出他不喜欢收拾玩具的原因之后,你可以再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这些麻烦呢?”这样,在收集到孩子的智慧的同时,你无形中把整理房间、收拾玩具的责任分给了孩子来承担。让他们一起来决定玩具的摆放、玩具种类的安排,甚至什么样的玩具该买、什么样的玩具难收拾要避免购买。

最后,如果你用尽了一切办法孩子仍然是那个不听话的“小坏蛋”,那么,继续接受和爱他吧,即使他不是最成功的那个,即使他不乖。因为,爱,无条件的爱,才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最根本最长久的约束。

1物质奖赏时不必给孩子直接看到真金白银。否则难以管理不说,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钱迷心窍”之嫌。可以做一个表格,每天在上面画星星,周末或月末总结一次。

2不必事事都重金奖励。越有难度的东西分数越高。在我们家,独立睡通宵是2分,自己去刷牙是1分。

3奖赏兑现的周期不要太长,孩子越小越需要即时的鼓励和支持。6岁的孩子可以等到1个月兑换1次奖项,3岁以下的孩子要一天总结一次大概才会有效果。

4让孩子一起去购买和选择他的奖励品。这是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机会。告诉孩子东西的价格,告诉孩子性价比的概念。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要爱惜要照顾。

5给予孩子奖励也要看孩子的年龄和各自的发展和性情。6岁的孩子可能已经有概念把墙上的分数换算成钱,每天晚上在床上会念叨一下自己还差多少就可以买一个遥控赛车了,而一个3岁的孩子可能对妈妈每晚给几个小星星贴纸就满足了。

6总是夸奖和奖励孩子好的方面,不要以“你不吃完这口饭我就去掉这颗星”来威胁。

7给予孩子相关的奖赏。最新的研究发现,给孩子完全不相干的奖励更可能带来以后的麻烦,比如孩子背下了20首唐诗,你奖给她一个芭比娃娃,那么她从奖品中看到的就是物质,而不是对她进一步背诵更多唐诗的鼓励。她可能会因此觉得,芭比娃娃拿到了,那么这一段落的任务就完成了,从而失去继续背诗的兴趣。这种情况下,不妨买一本新出的绘本唐诗给她。

猜你喜欢
口头风筝玩具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口头表达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