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哲理
相传在远古时期,天降大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川江一片汪洋,黎民溺死无数,幸存者苦不堪言。大禹率众“平洪水,定九州”,因夔门高山阻挡,虽历时8年,仍完不成治水任务。天上的土星为大禹治水所感,变成一头勇猛的黄牛,冲开夔门,并向前犁出700里峡道,使得治水顺利完成。此后,神牛眷恋三峡,便隐入江边的悬崖,靠在岩壁上,留下一幅黄牛图像。这就是三峡黄牛岩的来历。
神牛为民炎黄崇拜
我国是农业古国,水利又是农业的命脉,水多了,会带来水灾,所以,如何控制水患,兴修水利乃是农耕民族的头等大事。
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古人往往把降服水患的希望寄托于“钲水神物——铁牛”身上。
古人根据五行相克的说法,以牛为土性,土能克水;又有蛟龙畏铁之说;加之,牛的勤劳奉献、倔强勇敢的形象,遂铸铁牛镇永。如今,在长江、黄河等江河沿岸,在岳阳楼、海宁海塘边、苏北里下河大堤上等处,都有铸牛遗存,雄姿威武,傲视江水。
古人铸铁牛,先是沉于水中,后是立于江岸边,祈求以铁牛的伟力来镇住水患。
他们把牛视为神,在治水等许多方面,表现出对神牛的崇拜心理。于是,在治理水患之后,古人修庙建祠,铸铁牛、石犀,来祭拜牛神。每年在农历四月初八牛王生日的这一天,要过“牛王节”,设台祭祀牛王。
治水英雄万世流芳
最开始治水时,每治理一处水患,大禹便铸铁牛沉入水中;到唐代时,改为将铁牛或石犀等设置在水岸边,这其中就有了纪念治水的意义。
“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唐·杜审言)“禹凿”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相传大禹治水疏导江河,曾“凿山川,通河汉”,“凿龙门,辟伊阙”。诗人便以“禹凿”作为歌颂那些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英雄。所以,在大禹治水的许多地方,便铸铁牛、立石犀,建禹王殿,立禹碑,缅怀治水英雄,激励后人治理水灾,为民造福。
古人在铸造铁牛时,牛身必铸铭文,详细记载治水朝代、经过、治水人业绩等内容。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北2.5千米铁牛村北就有一座铁牛。该铁牛是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河南、山西巡抚于谦所铸。铁犀背上有于谦撰写的《镇河铁犀铭》:“百炼玄金,溶为真溶。变幻灵犀,雄威赫奕。填御堤防,波涛永息。安若泰山,固如磐石。水怪潜形,北夷敛迹。城府坚完,民无垫溺。雨顺风调,男耕女织……”
颐和园东堤有一头铜牛,铸于1755年,铜牛背上用篆文铸《金牛铭》,全文80字:“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大堤附近也曾有许多镇水铁牛。这些铁牛建于清代,是当时的统治者为镇守江堤、减轻荆江水患而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下旨铸造镇江铁牛9尊,置于观音矶等重要荆堤险段。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又于荆州区李埠镇荆江大堤上置铁牛一尊。清咸丰九年(1859年)再于江陵县郝穴镇江边置铁牛一尊。11尊铁牛同守荆江大堤,可谓天下奇观!
然而11尊铁牛经年累月厮守江流,大多在与洪水的搏杀中折戟沉沙。如今幸存者只剩两尊,即李埠铁牛和郝穴铁牛。李埠铁牛虽“年长”于郝穴铁牛,但在历史上也曾遭重创,1982年才得以修复。唯郝穴铁牛遗存最为完好,这座铁牛体形壮硕,重约2吨,昂首蹲伏,直视江面。铁牛通高180厘米,长300厘米,宽90厘米,较李埠铁牛更为壮实丰满。其肩胛和臀背部均饰有花纹,尾巴栩栩如生地盘曲于右臀之上。牛背上铸有铭文126字,篆、隶体文各63字。篆文为:“嶙嶙峋峋,与德贞纯,吐秘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系千秋万世兮,福我下民。”隶文则记录了监铸官员、铭文书写及金火工姓名等。
这些铁牛犹如一座座纪念碑,镌刻着中华儿女世代治水的英雄业绩,是一部中国人认识水、利用水的历史。
九牛伟力擒缚水怪
“独鹤初冲太虚日,九牛新落一毛时。”(唐·杜牧)诗人用“九牛”与“一毛”相比,说明“九牛”之伟力。人们往往用“九牛二虎”来形容非常大的力量。所以,古人借铁牛的伟力来镇水。
传说大禹治水来到水患频发的荆江段,在荆州南门外,发现长江江水穿堤而过,涌入城内,大禹以镇水石投入,止住水涌。
古人以铁牛、石犀镇水,他们既看到了牛的伟力,又认识到了石头的巨大力量。
钱塘江潮来时势头极猛。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驯服钱江怒潮这条水怪。古代兴修水利,没有钢筋水泥,最好的材料就是石头。公元910年,钱江入以竹笼装石护岸;1037年始建石塘,石塘至今仍雄踞北岸。巨大的石堤是抗御洪水、海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屏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水防洪的伟大创举。当今人瞻仰大堤上1500千克重的“镇海铁牛”时,会对铁牛、石犀及治水古人发出由衷赞美。
唐朝在修建蒲津铁索舟桥时,用来固定舟桥的是4尊铁牛。这些铁牛,一半深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全呈站立武,建于唐开元十二年。铁牛为黄牛(牡牛),每头牛体长3米以上,体魄伟健,气势雄浑,其中最大的一尊重达74吨。在这4尊铁牛旁边,铸有4个铁人,每尊铁人重达2000千克。从衣着装饰看,分别是蒙、藏、汉和维吾尔族人,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了四大民族紧密团结、共同治理水患的历史。1988年,在山西蒲津桥遗址附近,4尊大铁牛和4尊大铁人重见天日。
由于4尊铁牛(地牛)实际是用来拉桥的地锚。可以推想,铁牛能承受多大的拉力;我们也从镇水石犀、铁牛身上,看到了它们在治水防洪中的巨大作用。
掌握水性科学治理
纵观历史,一部镇水铁牛铸造史,就是一部科学治水防洪的发展史。从镇水铁牛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古人逐步将许多科学技术运用到治水防洪中来。
“龙门非禹凿,诡怪乃无功。”(唐·沈佺期)4000多年前,鲧治永失败。大禹接受前人失败的教训,经过深入考察,采用疏导法治理水患,终于成功。正因为大禹“凿龙门”、“疏九河”,所以,就有了“禹凿”的典故。
《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他采用“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科学治水方针,成功地把“水害”变成“水利”,建成了一座集防洪、灌溉、航运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每年维修都江堰时,淘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石犀就是科学治水的标准。
民间传说,都江堰动工之前,李冰与江神进行过殊死搏斗。江神逃入水中,李冰化为一头巨牛,与江神展开搏斗,经过几十个回合,终于把凶恶的水怪杀死。为了纪念李冰治水,后人置五石犀,立于都江堰。
明代曾置办“九年二虎一只鸡”(即九头铁牛、两只石壁虎、一只刻在闸壁上的鸡),分置于水势要冲之处,名谓镇水,实际是测水标志。从我国地理著作《吴江考》得知,在公元1564年,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水位的记载,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就可以更为科学地治水防洪。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堤的这座铜牛。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采用黄铜铸造,也被称为“金牛”。在此设置铜牛是为了防洪,记录水位。紫禁城的地基与昆明湖东堤相比,要低10米。也就是说,颐和园铜牛的水平线高于皇宫围墙。乾隆年间,海淀附近每到雨季,常大雨成灾。为了皇宫安全,人们会根据昆明湖与铜牛的水位差,及时加高皇宫围墙,万一昆明湖决口,皇宫仍可安然无恙。颐和园的铜牛就是测量水程的标尺。当我们今天在观赏这件铜牛艺术品时,如果能知道它们的科学治水价值,一定会对古人的创造发明赞不绝口。
随着时代的前进,镇水铁牛已不再是神的力量和化身,而是一种坚韧不拔的象征,一种治水的标志,它以其特有的人文景观、迷人的传说为各地区增添了风采。人们再也不把治水的希望寄托于神牛了。(文章代码:1929)
[责任编辑]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