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辜胜阻
辜胜阻: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湖北省副省长、武汉市副市长。
《小康》:有经济学家指出,一场中国经济格局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也有人认为,未来几年中西部将迎来最好的机遇。您认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表现在哪些方面?
辜胜阻: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中,以往增速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率先企稳回升。这种良好的势头无疑是当前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正如前不久温总理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的,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快中西部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重要性。中西部地区在我国的区域经济板块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板块,中西部地区对于吸引沿海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来看,中西部地区确实迎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处于加快发展期,这是经济的巨大推动力量。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需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正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将得到更多的国家扶持政策的实惠。
新型城市化的未来在县城
《小康》:怎么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量?
辜胜阻:可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是支撑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中西部地区目前基本处于工业化初、中期,城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必然进入加快发展的阶段。根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确实会产生巨大的消费“累计效应”,并进而成为经济增长新的源泉。
我想要特别强调的是,中西部地区当前需要以县城为依托推进城镇化,着力构建一批中小城市,加速城市群(圈)一体化建设。县城是农村城镇化最有发展潜力的区位,也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发展依托县城的新型城市化可以逐步形成县域范围内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中小城市—中心镇—集镇”体系。更重要的是依托县城的新型城市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所在,发展依托县城的新型城市化可以创造出持续增长的需求。要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城市群(圈)一体化,着力破除城市圈内行政分割、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促进圈内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一体化。
《小康》:在您看来,中西部地区可以得到的国家扶持政策的实惠包括哪些?
辜胜阻:首先,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使得中西部地区成为扩内需的“主战场”。国家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重点投资基础设施与民生等领域,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部分集中在重化工业,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重工化的中西部地区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了重庆、成都先行先试权;“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探索内生型发展模式的机遇。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推进现有产业升级与抓住新产业机遇并重。要鼓励企业苦练内功,通过工艺革新、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来实现现有产业转型升级;要把握国家产业振兴政策机遇,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石化、能源、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新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实现科教资源与金融资本对接,把丰富的科教资源(如武汉)转化为产业优势。三要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与提升软硬件环境并重。四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在最小化资源消耗、环境负担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西部要借“势”创局
《小康》: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赶超?
辜胜阻: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潜在市场巨大、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但是,影响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要素禀赋外,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也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在这一战略机遇期内,中部地区不仅要主动去外部“引”,同时要提高自身相关产业的配套服务能力,使企业最终愿意“来”。同时,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近年来自下而上形成的区域合作,如泛珠三角、长三角等,涉及区域逐步扩大。中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毗邻东部的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主动融入相对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合作体系,在更大的市场实现更有效的资源整合。
《小康》:中西部,尤其是中部,“三农”问题比较突出,这可以是劣势也可以是优势。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辜胜阻:中西部地区正面临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高潮,在我看来,这也是机遇。
统计显示,安徽省已有70多万农民工回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30多万家,吸纳22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这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精英群体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因而,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资本等要素向城镇集聚,有效推动了当地城镇的建设,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认为,中西部尤其是中部地区应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就地创业就业,帮助一批具有创业潜能的农民工实现“创业梦”。通过在基础设施、政策扶持、配套服务、产业引导、人才供给、土地优惠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创业系统的支持。如在创业融资方面,放宽创业融资抵押物的范围;放宽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对象和地区范围,加大对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支持;在降低创业成本方面,可以实行免税政策或者优惠税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