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声蝉鸣

2009-10-15 08:42陈丽曼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思绪音乐节树干

陈丽曼

今年夏天来得晚,梅雨四月缩短了两星期,学校的木棉花也迟开早谢。教室的窗对着两棵古树,一棵是马尾松,一棵如大伞一样的榕树。窗口整日打开,随风而动的树叶时常牵引着学生们的思绪,课上我也随着大家的思绪浮想翩翩,一时间一片沉静,只听见树叶间偶有蝉鸣,感觉仿如回到自己的童年。

下了课,学生就像一群迫不及待飞出窗外的小鸟一样,在操场上奔跑,在滑梯上追逐,毫不吝啬地挥洒着汗水。许多人觉得嘹噪的蝉鸣声,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重唱,在不担心噪音的乡下,经常还有大片的合唱。只有在这里,孩子们的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和蝉时长时短的鸣声,显得这个夏天格外的热烈和率真。但总有那么些调皮的人不喜欢听,就拿竹竿捅到树上捉它们,也有直接用手罩的。午后,小家伙们屏息而待,那样子就像严阵以待的小战士。脑袋大的先龙仔细察看,发现一只蝉趴在大树背面。他屏住呼吸,轻手轻脚走过去,躲在树干旁,猛一下罩住,蝉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扑、扑、扑”地落在网兜里了。“捉到了!”调皮蛋高兴得又蹦又跳,把蝉放进笼里。其他伙伴一拥而上争看着战利品,兴奋地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蝉成了那班孩子的俘虏,还在不认命地嘶嘶叫,不遗余力地显示最后的威风。

蝉幼虫期叫蝉猴、知了猴或蝉龟。夏天鸣叫的是雄蝉。古今人们都很喜欢蝉,留下大量咏蝉诗,它活跃在古代文学的圣殿中。

古人说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其人品自然清高。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竭尽全力在最后嘶叫的蝉儿,正像我们的学子,为属于他们小学的最后一个夏天歌唱着!那六个属于他们的夏天,有过热烈率真的时候,有雨声淅沥黄梅天的低潮。而这个仅余的夏天,茂盛的树叶中,蝉声鼎沸。这是蝉长达数年生命历程中的首演,也是最后一次激情宣泄、以生命为代价的绝唱。

法布尔所写的蝉,给了它的生命一个最合理最生动的诠释: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该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穿起漂亮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什么样的歌声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夏天对于蝉来说,未必是最美的季节,却是唯一的季节。蝉的一生,由卵成虫,辗转数年的地下黑暗时光,三十天的光明歌唱期,这是否对生命透彻感悟的嘶喊呢?

蝉演唱会辉煌却短暂,音乐节谢幕即辞世。音乐节期间,吸吮了树汁的公蝉们抱着树干,从清晨到黄昏憋足劲地合唱共鸣,形成一股强大持续的阵势。尽管这声响会招来顽童捉拿、鸟儿啄食,歌唱家并不畏惧,依然不懈怠地鸣叫,向世界昭示它们的存在,向异性彰显自己的活力。蝉真希望整个世界都能够聆听到自己高亢的绝唱。

让它尽情地唱吧,因为属于它日子不是很多了。这也是生命力张扬的一种展示。

(作者单位: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绪音乐节树干
忆真事,理思绪,露真情
思绪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池塘边静静的思绪
音乐节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