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与亮分
马正平
《课文中的爱情》是一个很新颖的题目,说是课文中的爱情,实际上是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课文中的爱情的揣摩和体悟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三篇作文中,宋珊同学的语言简洁,生发自如,最具理想主义色彩,一句“真正的爱,应该穿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使文章主旨十分鲜明并充满诗意;王建琛同学的语言舒缓,情感质朴,最有理性色彩,一句“只有当人拥有独立品格的时候,他才会对爱情真正地理解"强化了文章的深度,也彰显出作者 擅于思考的个性;李鑫同学的语言柔美,抒情浓郁,最具感性色彩,一句“爱情是人生中最华丽的一笔,充满爱的心要开放,”使文章充满了青春的纯真和对爱的向往。可以说三篇作文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如果硬要打个分数的话,我给宋珊、王建琛同学各打95分,给李鑫同学打93分,欢迎同学们各抒己见。
课文中的爱情
宋 珊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一曲哀词,见证了一段世间亘古不变的誓言,纵天上人间,难负深情。
仲卿情真意切,日月共鉴,愿与妻“结发同枕度,黄泉共为友”。兰芝情意无限,“感君区区怀”,“结誓不离别”。无奈其家逼之,惜得有情人,徒有“怅然遥相望”。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兰芝赴清池,府吏挂东枝,不求人间世长久,只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人生一世,历经多少风雨,唯一情字当先;世间真情,踏尽多少坎坷,唯一“爱”字动人。它能够在阴雨的日子里,让你感受到明媚的阳光;能够在失落的时候,为你照亮前方。古往今来的爱情,有的感天动地,千古流芳;有的平凡质朴,情意绵长。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的认知,爱情的阐释。不止像泉源,不止像险峰,甚至像日光,像春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一起分享寒潮、风雨;一起共享雾霭、流岚。“我”不需要衬托你的高度,重复单调的歌曲。“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才是永久的情意。
“一阵微风吹过,我们相互致意”……
真正的爱,应该穿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它不一定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不一定要亘古不变的守恒,它可以渲染在泼墨山水中,伴随着阵阵古香;它可以镶嵌在朴实的文字中,传递着淡淡情意。
森林爱上了鸟儿,所以有了鸟语花香;山峰爱上了草木,所以有了郁郁苍莽;天空爱上了星星,所以有了幻漫星空……
课文中的爱情,早已定格在春花秋月的往昔里,早已定格在悠扬的笛声中,随着几缕淡淡的思念远去,幻化成晓风残月,吹入江南烟雨。
学校: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导师:周明轶
课文中的爱情
王建琛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恋爱、婚姻是人生的必然。且不说每个人在幼年时从长辈讲的民间故事里,从儿童读物里,从耳濡目染的戏曲里,接受了诸如牛郎与织女,白蛇娘娘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灰姑娘、青蛙王子与睡美人……更不用说青少年时期读到的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再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爱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自然的事情,时代不同,每个人的爱情也都不一样。这也就成了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高一课本第一篇课文就是《诗经·关睢》,也就是说,我一进高中就从语文课文中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体味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痛苦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幸福。接着是读《诗经·兼葭》,又体味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向慕。接着又读《诗经·氓》看到了一个“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乃尔偕老,老使我怨”的悲剧结局。后来还读到《孔雀东南飞》、《陌上桑》;读到《红楼梦》里的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读到《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被课本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所熏陶着。甚至还有外国此类作品,如《麦琪的礼物》,其中爱情的纯真;如《套中人》,其中爱情的迂腐。
对于中学生来说,爱情是什么呢?爱情如同冬日雷鸣,突如其来而刻骨铭心;如潮涌连绵不绝,剪不断理还乱;也可以如萍塘涟漪,仿佛春风拂过,可心里却早已荡漾,暗涌如潮。对穿着校服内心不知天高地厚的初中学生来说,爱情或许只是牵起的双手,睡前的短信问候罢了。
中学生,对爱情早已不陌生了吧!歌德留下了精辟的见解:“自古多情枉少年,哪个少女不怀春。”
可是,多情的他们、怀春的她们,不会带着少年般纯洁的心,去用心体会课文里淡如涟漪的爱情吗?还会记得在那曾经美好的岁月里水晶般纯洁的那一次次对视吗?在爱情泛滥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懂得爱情重要之所在?
我想,更多地是用他们胸中仅有的笔墨,浅白地勾画那独特的心灵悸动。
或许,在爱情教育面前,还需要对心中道德律令先有一定的理解。对生命、对爱情、对亲情……这一切神圣的东西要给予重视。
课文中的爱情确实有浓郁的精神价值,有其存在的神圣,可惜有多少人能从灵魂出发体会它的美。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灵魂,也就有着各人独立的存在,可是,我想,只有当人拥有了独立品格的时候,他才会对爱情真正的理解,也才会拥有正确的爱情观。也正是这个时候课文中的爱情才能被真正读懂。
学校:甘肃古浪县第五中学
导师:王春梅
课文中的爱情
李 鑫
或许是春天的纤手揉搓开玫瑰娇艳的花瓣,让爱的幽香弥漫于心海;或许是七夕的雀桥勾勒出牛郎织女执着的心迹,让情的坚贞点缀于璀璨星空;或许是爱神的金箭划破闭塞的内心,让爱的种子萌发于人间……
在芳菲人世,我曾感受到爱情,那是肝肠寸断的等候;我曾听到爱情,那是缠绵悱恻的蜜语;我曾看到爱情,那是课文中朴实无华的字句。
轻轻翻开课本,工整的词句中漾出爱情的清泉:这里有翠翠与傩送间青涩的初恋;这里有游击战士与他们妻子间心心相印的关怀;这里甚至还有别里科夫那“套子”中破碎的幻梦。我想,这点滴爱情的清泉教会我很多,很多。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朴实的、青涩的。翠翠有了青春的萌动,她渴望着爱情。她的情绪异常地波动,只因她对爱情的向往与迷茫。然而在傩送的情歌之下,一颗朦胧的心渐渐明晰,无尽的渴望化作无私地等候。祖父与她费尽心思,大老则为手足放弃挚爱。一份又一份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在这朴素的爱情之中落地生根,成为读者心中难以割舍的向往。爱情就是如此,也许只是想念,也许只是等候,但那最纯真的盼望,也就是人间最淳朴的情愫。
在抗战的特殊年代,男儿为家国血洒疆场,女子为夫为子泪浸枕旁。于是,像水生和水生嫂这样平凡的夫妻成为了千千万万不平凡的夫妻的代表,相爱于“荷花淀”。水生为保卫家园,决心投身战斗,水生嫂通情达理,表示“不拖尾巴”,但她却在短暂的分离后惦念起丈夫,她嘴上骂着“负心鬼”,心中却念着“有情郎”,一切牵挂,都在战斗胜利的喜悦中升腾于荷花淀上空。是的,爱情有时并非缠绵依偎,而是让心爱的人为共同的理想去奋斗,心中无需埋怨,只需惦念,只需“暗暗祝福一千句”(引自歌词)。
别里科夫的爱情无疑是失败的。我想,没有哪个读者会认为像他这样一位心胸狭窄,又紧闭内心的人能在爱的道路上走多远。他用雨鞋雨伞和衣领把自己的躯体包裹,也用套子似的论调和思想将内心包裹。这个挟制中学教材十几年的小人物,狭隘地对待他人,也狭隘地对待自己的爱情,其结果自然是受到爱人的嘲笑与轻蔑。最终,他把自己与爱情,一同送进坟墓。爱情是人生中最华彩的一笔,充满爱的心要开放,狭窄的心胸怎能绽放出娇美的玫瑰?
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关于爱的蓝图。这些爱情故事,有的是内心深处纯真的盼望,有的是特殊年代的相互依恋,有的则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这些故事纵然已离我们远去,但它们依然在文学的海洋里放出夺目的光芒。
日趋成熟的我们,必定已在心中饱含对爱情的向往。将来,我们都会受到爱情的洗礼,承受对爱情的责任。当挫折与苦闷在爱情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扑向我们时,我想,我们不会慌张。因为在那人生中最珍贵的高中岁月,课文已向我们展示出最美好的爱情图画。我们从此有了方向。我想,这便是课文中的爱情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学校:湖北武汉市黄陂一中
导师:冷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