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该是知道落点的飞翔

2009-10-13 09:11许景明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落点语文教学

许景明

摘要:语文教学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应该知道语文教学本身最终的落点在哪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和教学执行过程中,由于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地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有很多环节在一定的程度上常常游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 落点 本位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十分地清楚。因为不知道最终要干什么,所以就不知道中间要怎么做。就像一架执行任务的飞机,不知道最终要去向何处,却老是在空中画出了许多优美的符号。语文教学,不管过程是如何变化,策略如何改进,方法如何优化,理念如何更新,其最终的落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语文教学的落点到底在何处呢?笔者认为,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说,其落点应该是“善”,即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好人;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说,其落点应该是“读”和“写”,即能让孩子读懂别人的一篇文章,能自己写出一篇文章(这里所说的文章是广义的,它既指书面文章、专著,也包括口头文章;这里所说的“读”和“写”也是广义的,读也包括听,写也包括说)。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就必将要偏离语文教学的本位。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这种偏离本位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是相当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作文教学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读写比例失衡,偏重告诉、轻视引领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所有的作文训练设计按顺序罗列如下:1、有感而发;2、说真话抒真情;3、从生活中找米;4、观察和描景物的特殊点;5、简明地说明小制作;6、想像;7、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8、记事写人线索清楚;9、观察描写人物特点;10、抓住特点介绍动物;11、写消息;12、自由作文;13、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14、有详有略,详略得当;15、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16、写参观游览的文章;17、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18、自由作文;19、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20、写简单的议论文;21、写简单的说明书;22、写人记事突出中心;23、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24、写简短的演讲稿;25、综合学习与探究(共11次)。

从以上的编排设计中,至少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任何事物都的一个系统性,写作也不例外,就整个写作训练而言,所有的写作知识,应该用不着强行记忆就能非常自然的数落出来。而这套教材中的写作知识点,即使学生用很长的时间把它背下来,也理不出一个头绪,更谈不上在头脑中留下什么清晰的印象。一会写记叙文;一会写散文;一会写说明文;一会写写消息;一会又自由作文;一会写游记;一会写议论文;一会又写演讲稿。学生对一种文体还没有熟悉,就进入了另一种文体的学习。且不停地来回撤换,使学生头脑产生一片混乱。显然,这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一种编排。此外,就每一种文体而言,也缺少一个完整的设计,给学生的知识都是零乱的,学生对某一文体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建构。另外,不论是就整体训练而言,还是就每一种文体训练而言,都需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都应该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而该套教材中,这种逻辑性显然是比较缺乏的。例如第5次训练内容是“简单地说明小制作”,第21次训练的内容是“写简单的说明文”。这两个内容到底应该是谁在前?连简单的说明文常识都还没有具备,就开始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显然是不符合情理的。如果说是先学后教,那么时间间隔也不应该这么大。再如:第3次训练的内容是“从生活中找米”,第23次训练内容是“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先教给学生“从生活中找米”,并未告诉应该找什么样的米,相隔一年多之后,才又告诉学生应该找什么样的米——“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这就意味着,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在写作素材的获取上是在盲目的状态下进行的。整个初中阶段只有三年时间,且在最后一年的时间里,写作已经进入了综合学习与探索的阶段,让学生用一年多的时间去摸索是极欠科学性的。第二是文体训练比例严重失调。整个初中阶段作文训练共35次,其中“综合学习与探究”11次,针对文体的训练13次,通识训练(不针对文体的训练)共10次,在针对文体的训练中,记叙文训练7次,说明文训练3次,议论文训练2次,散文训练1次,新闻体裁训练1次。可以看出。议论文、散文训练的比例严重不足。虽然,课标又另外规定了初中生每年要有不少于2万字小作文训练,以弥补这种不足。但是,该规定只有量的要求,没有分配比例的要求,第三是读写搭配严重错位。初中三年写作训练总量也只有35次,而初中三年语文教材的文章总数178篇,写作训练占阅读训练的比例只有19%。对于个别文体的训练比例则更是少得可怜,如对散文的针对性训练只有1次,只占散文总篇数的1.7%,这是教材中读写搭配的严重失衡。第四是整个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设计偏重于知识的告诉,轻视了方法与过程的引领。一是重在于让学生知到“是什么”,轻视了指导“怎么做”。关于解释或说明、意义或作用、重要性及要求方面,谈得比较多,而方法与途径谈得相当少。在全部设计中,能算得上方法的只有三点;能够让学生获得提高的途径只有四点。相对于三年的时间来说,这几乎等于没有教。二是方法指导过于简单和笼统,不具备可模仿性。人类的学习大多是从模仿开始的,著名的心理家班图拉的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确信我们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对人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的。”(叶浩生·班图拉之观察学习理论与实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38页),写作当然也不例外。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还是应该从模仿开始。我们在指导的时候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具体的方法,该套教材中,关于方法和途径的指导一共只有7次,关键语句总共不足100字,教材中关于方法的指导实在是过于简单和笼统。让教师和学生无从下手。三是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分析课文的意义应该等同于数学教师讲解例题的意义,数学教师讲完了一个例题,就要对应地让学生做多次练习,而我们的语文课本就不是这样,分析课文和写作训练缺少对应的联系。虽然有时也举教材为例,但由于不是以对应训练为目的,所以学生很难从中获得收益。

二、教师:写作能力低下,写作素养贫乏

我们曾对苏北地区某一中心城区进行过调查。调查的材料是该区所在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语文试卷》。该项竞赛是该市教育主管部门一项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举措,每三年才一次,是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任何一位教师参加这样的竞赛都是不遗余力的。这张试卷所考出来的成绩应该说是参赛者的最高水平,另外,该区是该市中心城区,教师的总体素质应该说比其他县区要优秀得多。调查的内容就是该份试卷的作文考察部分。考察的题目为:

请以“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1、作文开始前,请你为学生进行作文指导(10分)

2、请你写一篇下水作文。(30分)

调查的范围是该区本次参赛的所有语文教师(共90人);调查的工具是作文指导和下水作文分项分析表;调查的方法就是对已经判定好的试卷进行分析(该试卷由教研员依中考标准密封装订、统一判分)。调查的结果如下。

关于作文指导:

首先,作文指导缺少起码的规范性,有76%的教师不知道作文备课的思路、程序、内容和格式,这个比例实在是大得令人吃惊。其次,有30%的人,不知道作文备课的意图。有的只讲程序,有的是课堂实录。他们的指导内容不是准备讲给学生听的,而是写出来给领导或者检查教案的人看的。有的教师甚至把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时说了什么话都写出来了,写作指导是告诉学生文章应该怎么写的,这显然不是应该告诉给学生的内容。更何况,课还没有上,怎么就知道学生说了些什么话呢?从文体的角度来看,作文备课应该是“说明文”,而不应该是“剧本”。第三,审题指导有片面性,有的只要求写景,有的只要求写事(情),不论是只要求写景,还是只要写事(情),都是对学生片面的误导。对学生的写作思维养成非常不利。第四,构思指导,大多还都停留在概念、名词术语的层面,可借鉴的成份很少,对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启迪。第五,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所知道的写作方法是极其有限的,而且所用的方法是极其常见、过于笼统的。同时出可以看出,教师在写作方法这一方面的修养是极其贫乏的。90位教师只知道9种方法。第六,从所提供的范文来看,我们的教师平时是很少读书的,除了课本,别的文章基本上不读或者说虽然是读了但没有积累,更没有内化成自己的修养。所举的例子大多数是学生所孰知的,有的甚至还以小学课文为例。可见知识面是相当的狭窄。

关于下水作文: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近乎四分之一的人审题能力理解能力低下,甚至连什么叫“下水”一词都不知道是什么含义,就把自己文章的标题定名为“下水”。二是整体平均水平偏低。可以看出,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一水平的反复勾兑。三是选材立意太多雷同,人云亦云,没有新意。四是知识面极其狭窄。差不多所有的引用都没有超越小学生和初中生所知道的范围。五是构思极其平庸,叙述平铺直叙。没有一篇作品在构思上能有一点特别的技巧。

三、教学:只知道阅读,不知道为什么阅读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动不动就安排一个莫名其妙的活动,课后,我们问他这个活动到底与他所教的这堂语文课有什么关系,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有一位小学教师(特级教师),在教《九色鹿》的过程中,当讲到调达见到皇榜以后的这一情节时,他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现在你就是调达,你会有哪些想法?”学生们在极力地想象,有的回答我可以有很多的房子;有的回答我可以有很多的金钱,有的回答从此以后,我可以不用干活,尽情享受了……学生们尽往坏处想,本来应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禁止的东西,现在学生可毫无顾忌的去“实现”了。这个教学片断,教师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从工具性的角度来说,这是必要的,但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非得要利用这段材料吗?调达是一个见利忘义,无耻卑劣的坏人,让学生把自己变成一个坏人,去极力向往卑鄙的欲望,这是对学生进行反例强化,久而久之,就会把学生引向反面。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读和写这两个落点上,常常出现严重的偏颇,相当一部分教师都错误地认为,写作是写作课的事情,平时的课堂就是训练学的阅读的,按照惯例,中学生作文在规范执行计划的前提下,每学期是八篇大作,八篇小作。从初一到高三,如果每一堂作文课都不被占用,一共可以写96篇大作文,96篇小作文,折合成课时,是288课时,再按每天6课时折合成天数是48天,如果不依靠我们平时课堂上的读写结合,仅仅依靠这48天的时间,如何能把学生的写作水平训练好?而事实上,我们不仅平时的课堂上没有充分地利用,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教师,就是在正规的的作文课上也没有给学生讲一点具体的写作知识,只是提一点极其常规的要求,然后就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甚至,还有的教师一学期可以挤占很多堂作文课。

四、评价:在阅读方面有据可依;在写作方面盲然屈就,驱动失灵

以江苏2007年以前的语文高考试卷为例,总分为150分,读的内容(包括语音、判断、背诵、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分值占70分左右;写的内容(包括作文、词语运用、语言运用)占80分左右。2008年试题有所变动,文理科相同部分是160分,文科另加附加题是200分,写的内容(包括作文、语言运用)是76分,2007年以前写的比重大于二分之一,2008年写的比重相当于理科来说所占比例仍然近乎二分之一,相对于文科来说所占比例是38%。这有点让人不可思议,文科的写作比重反而小于理科,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高考对“写”还是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尽管高考评价中如此重视写,为什么对平时的作文教学无法产生驱动呢?首先是缺少依据,词语的判断和语言的运用等问题是有语法作依据的,但是作文,特别是构思、立志、命题等问题,在我们平时的教材中是找不到什么依据的。

江苏高考作文在07年以前,平均分大约在43分左右,08年是46.41分,那么这个平均线是从哪里平的呢?它并不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个现成的标准,达到了什么标准就应该得多少分,而是根据学生现有的整体水平取其平均值,然后反过来又作为高考评价的依据,也就是说,并不是成绩服从于标准,而是评价屈就于现状,甚至,作文评分的切入标准,还可以人为地提升或降低。变成了可以有效避免高考中考语文试卷不会像数学等学科因为得分太低而被指骂现象出现的有力工具。

其次是评价的失灵,一线的教师都有切身的体会,即使有一位教师具有很高的写作素养,即使他在写作教学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一张语文试卷考下来,他都无法占有明显的优势。相反,有些教师自己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在教学中对于写作基本上处于“听天收”状态,但是他的学生语文总体成绩与别人相比并无太大差距,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作文教学评价出了严重的问题:作为作文评价的工具不能触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对语文教学的落点缺少清楚地认识,这不能不引起我的高度重视。它像一杆失灵的称,重物和轻称无法给出醒目的判别。

我们并不主张语文教学从起点到落点是沿一条直线飞行,但所有的“花样”,都必须是指向落点的需要。语文教学还是需要很多“花样”的,比如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拓宽视野、提升思维等,这些行为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在直线以外的空间去进行。但只要我们能清楚地知道语文教学的落点在何处,我们就不会到偏离直线更远的地方去飞翔。

猜你喜欢
落点语文教学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