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芳
摘要:实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研究实验课堂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以及设备等应如何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生物作为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获得知识必需建立在实践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因此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至关重要。
关键词:实验教学 组织形式 探究 生物
实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研究实验课堂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和进行、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以及设备等应如何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自从课改以来为了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观察、思考以及合作精神等。课堂教学形式也要求有大的变革,尤其是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科学,获得知识必需建立在实践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因此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至关重要。
一、根据不同的时间,组织进行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
恰到好处的选择实验时间进行实验教学,是进行成功组织教学的前提。课改后有了地方教材,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更有利于教学组织。如讲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时,要观察花的结构。而开学时大多数花还未开,学生们只能通过多媒体从画面中观察花的结构或者花的标本。如果推后一个月进行这个实验,蒲公英、迎春等花已开放,学生们进行观察和实验很容易。这样减少了实验进行的难度。因此,因地制宜选择时间进行实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1、实验采取的形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把实验分成探究实验、观察实验或是演示实验。原则是:(1)尽可能的让学生作探究实验。如课本安排鸡卵的结构为观察实验,而我把它改成了探究实验。原因是虽然学生在家可以观察和探究,但缺少同伴的交流与互助。(2)当没有恰当的实验材料,或不可能短时间实现的实验过程,则可以作为观察实验进行,如种子的萌发过程,植物根尖的生长等实验。(3)不能自己在生活中进行直接观察和探究的生理过程和结构,可以通过模型等进行演示实验。如人的血液循环过程,呼吸的过程等实验。
2、课堂活动的组织。在新课程形势下,课堂活动的组织极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如同看戏般的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学生还未观察和探究就已经“认识”了实验仪器;“明白”了实验操作;“知道”了实验结果。学生实验只是一种模仿操作,实验结果是一种完全相同的答案,对实验误差不作客观的分析。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要利用情景、实验、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技能,提高能力的目的,使实验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1)学生自由结组进行实验,教师进行调控。实验前一般将学生提前分好组,这样有利于把握课堂动向。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学生是有个性的。教学应该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我尽量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空间。如“显微镜的使用”这个实验应该一人一组,独立完成操作,但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弱,需要同伴的互助。因此,我让想自己独立完成实验的同学坐在A排,需要同伴互助的坐在B排。(2)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设计师。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尝试科学的探究过程,探究实验大多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假设,然后学生开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讨论交流等步骤。这样的过程中,有时部分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合理的假设。因此,对于教学内容,有时让学生们根据内容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完成设计实验等过程,最后教师与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共同进行评价。
三、进行恰当及时的交流与评价。
实验的过程固然重要,而学生们则更希望他人对自己的探究结果,给予肯定的评价。心理学表明,来自他人的评论,更能激发人的潜在的能力。因此教师及时恰当地组织交流和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评价可以来自三方面:(1)同伴的评价;(2)教师的评价;(3)家长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分成口头评价和档案评价两种。通过评价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最大的成功在哪里,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
总之,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恰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确切、及时的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们喜欢学生物、自觉学生物,使教和学达到和谐的统一。教师要想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就必须把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