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原型 互融性 “蛇女”故事 《白蛇传》 《拉米亚》
摘 要:《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故事为原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从原型批评和文学作品的互融性视阈将二者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比呈现不同语境中同一故事类型的文化实践异同,并以此来拓展比较研究的思路和视野,开辟一条新的文学批评的途径。
一、原型批评与文学作品的互融性
荣格和弗莱分别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和《作为原型的象征》中界定了“原型”。原型,archetype,源自希腊文architypos,archi为“初始,首例”之意,typos为“痕迹,压痕”之意。所谓原型批评简而言之就是从神话着手,从宏观上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内在类似性,即其程式、结构模式和原则,并从整体上探寻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因此,原型批评也称神话批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 Jung)认为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故事。人类祖先的经验经过不断重复以后,便会在种族的心灵上形成所谓的积淀之物——原始故事,它们被保存在种族成员的集体无意识里,世代沿传不止,这样的原始故事就是“原型”。弗莱也从神话、仪式这些被视为积淀人类祖先原始经验和原型故事的形式出发,认为文学是神话仪式的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原型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被反复运用。越是具有普遍性的原型,其反复运用的几率就越高。原型应该是一个纽结,通过这个纽结,各种生活现象、关系,人的命运与情感等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互融性。各种生活现象、关系,人的命运与情感等体现得越充分、越广泛,原型的互融性就越强。应当说,用互融性来描述文本间涉及的问题,不仅显示出写作活动内部多元文化、多元话语相互交织的事实,而且也呈示出了写作的深广性及其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蕴和社会历史内涵。
二、蛇女故事的起源
纵观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学,有关“蛇女”故事的民间传说一直流传不衰。古代中国、印度等国家崇拜蛇,因此与蛇有关的神话故事十分流行,数量很多,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极其深刻。吕洪年先生在《白蛇传的古源与分流》一文中曾提出:流传于民间的白蛇传说是以“异类变形”、“人蛇结合”这一古老民俗信仰为依据的。罗永麟先生更进一步提出:《白蛇传》神话故事中人神结合和人蛇斗争两大基本情节以及它们的发展变迁,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都存在着远古神话的投影,沉淀着民俗信仰、图腾崇拜的残余。据统计,此类故事遍布于中国、印度、日本、朝鲜、苏联、法国、荷兰、希腊、土耳其、美国等十几个国家,而且基本情节也惊人地相似:大都描写蛇变身为女子,与人间的男子相恋的过程。
三、从原型与互融性视阈解读两个“蛇女”故事之异同
1.相同点:从内容上看,《白蛇传》与《拉米亚》都描写了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人蛇相恋的爱情悲剧:《拉米亚》中,从森林仙界的美妙和惊艳开始,蛇女拉米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最后被哲人识破真身,美好的婚礼成为葬礼,酷似中国《白蛇传》中“端阳”一幕。惊讶于东西方竟有如此类似的神话故事,它们都遵循着同样的叙事模式:(1)蛇女爱上了人间的青年男子,经过神的帮助或指点,化身为人降临人间。(2)拉米亚自述是个孤女,白娘子那子虚乌有的父亲和丈夫均已过世。(3)拉米亚在神使赫尔墨斯(Hermes)的法力帮助下变成女人;白蛇则被观音菩萨指点下凡报恩。(4)蛇女用某种手段结识了所爱的人,并取得对方的信任,跟他结婚:拉米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使里修斯对她倾心;白蛇施法唤雨,断桥之上许仙借伞定情,继而成亲。(5)利用自己的天赋异察,拉米亚幻化出富丽堂皇的庄园;白娘子则将双茶坊的一处废宅变作雕梁画栋,她们要在这里与爱人共结连理。(6)最后,在不可逆转的情势下,蛇女被一个有法力的哲人识穿,酿成悲剧:里修斯执意要举行婚礼,他的导师阿波罗尼不请自到,揭穿拉米亚的身份,使得拉米亚消失人间,里修斯心碎而死,美好的婚礼成为葬礼;许仙上金山拜佛遇到法海,被发现有妖气缠身,法海一心除妖,结果使许仙妻离子散。
2.不同点:从立体层面考察,由于东西方民族特征、宗教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社会背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两个“蛇女”的故事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
情节设置方面:《拉米亚》的情节十分典型。它单纯、紧凑,围绕阿波罗尼这个不速之客闯入婚宴,用目光专盯着拉米亚这一中心事件展开,直至逼走新娘,新郎心碎而死为结局。可谓“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读后掩卷而思,只觉得“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这种典型情节也可以独立地构成艺术的美,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而中国的《白蛇传》情节复杂多变,一波三折,完全符合中华民族阅读和欣赏的审美习惯。中国自古以来,讲究“故事得有曲折,文字贵有波澜”。在中国赵清阁的《白蛇传》中,从游湖借伞到缔结姻缘,再由端阳现形到昆仑盗草;从骗进寺院到水漫金山,再由断桥相见到喜生娇儿;从法海合钵到毁塔报仇等一系列情节的展开,正像中国戏剧家焦菊隐所说:“一环套一环,一扣套一扣,像九连环,把故事编起来——又把重要事件强调起来”,显现出一种复杂变幻的美。情节上出现的简单与复杂这样巨大的反差根源于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底蕴:西方的文化体系主要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因而西方对人的情欲较东方更为开放,尤其在男女情爱方面则更为自由。故而在《拉米亚》中,情节简单而明晰,且千年不变;而中国的文化体系主要建立在封建礼教的基础上,凡事都要赋予特定的伦理内容。所以,《白蛇传》的情节在大众的意志和文人的杜撰中总是沿着反封建的轨迹向前发展的,故事复杂多变,情节一波三折。
创作动机上:一个作为原型的民间“蛇女”故事在东西方同时得以流传发展,逾千年后依然非常接近。但由于东西方两个故事的发展演变是基于不同的因素,因此它们的创作动机也大不一样。18世纪,《拉米亚》故事在英国诗人济慈的笔下有了最美的表述。济慈长诗中的蛇比任何现实中的蛇都要美丽,即使这美丽的蛇形终究也是它的主人想要改变的。拉米亚变形为一个情人,迷人但不贪婪,在吸引里修斯的同时,作者让她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富有理性的哲学家竞争。最终哲学家获胜,而里修斯成为一个被打破的幻觉世界的牺牲品,因此作者对那个理性的、打破梦幻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同情。拉米亚建立起华丽的幻象,阿波罗尼毁掉它们;她培养想象,他的哲学则钳制天使的翅膀。这首诗使“幻想与现实、理想与实际、感情与思维保持着撩人心急而未觉的状态”。一个质朴无华的民间故事,成为一个处于十字路口的诗人的灵魂的表现。
东西方的白蛇传故事虽然较故事原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依然互相接近。然而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在西方知识分子阶层利用拉米亚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人生哲学时,它在中国的“同根生”却经历着民间大众的塑造:白蛇传以民间传说、说话、戏曲、说唱等方式广泛流传,更多地反映了百姓的好恶和社会的现实。虽然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也有“奉劝世人休爱色”的说教,但说话人的目的更着重于将故事讲得精彩,引起听众的兴趣。要取悦听众除了要丰富神奇的情节,还要增加与听众生活相关的社会现实的细节。许仙是一个生药铺的伙计,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下层社会的生活。例如他穷得没有钱娶亲,又因为不是他的过错而被发配;官吏往往愚蠢而胆小……《雷峰塔传奇》以及一些说唱中还有许仙开生药铺,由于生意兴隆而引来同行嫉妒、设计为难的情节。这些看来与故事主旨无关的部分却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成为中国的白蛇传故事中具有吸引力的、流传甚广的内容。
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尽管《白蛇传》与《拉米亚》有着表现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不同文化内涵,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故事的背景、情节也不尽相同。但在其文化走向、思想内核、人性张扬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并且,“蛇女”故事的流传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说明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因为作为“前文学”形式的神话,孕育了文学艺术的种种原型,而成为文学的源头。各个民族的精神不同,因此也便形成了不同的神话、不同的文学、不同的原始类型。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它们的这种异同我们还可以从文学作品的互融性角度来加以解读。任何本文都是互融文本,在一个本文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在一个纵横交错的文化系统中,互融性理论将文本(作为一种显性的存在)、主体(作为一种知性的存在)和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存在)三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并不依赖相互影响而存在的相融性,为我们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的长诗《拉米亚》和我国民间小说《白蛇传》进行跨国性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罗海鹏,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参考文献:
[1] 顾晓辉.《拉米亚》与《白蛇传》之比较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 李耘.白蛇传故事嬗变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全文数据库,2002,(1).
[3] 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M].陈建宪,黄永林, 李扬,余惠先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仲载.原型批评[J].外国文学,2003,(1).
[5] 赵连元.象征结构与永恒母题——《拉弥亚》与《白蛇传》的美学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