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胜
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初,但由于当时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发展极其缓慢,效果并不显著。新中国建立以后,学校健康教育逐渐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部、卫生部颁发了《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对卫生保健教育提出要求。特别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了《学校卫生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生也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从而使我国的健康教育迈上了新台阶,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展指标明显增长,速度、力量等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龋齿、贫血等常见疾病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人们观念的滞后,我国的健康教育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青少年在技工学校这一特定的时段内,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就更显不足了。笔者在此就技工学校的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技工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
虽然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布后,相当一部分的技校开展了健康教育课或讲座,但普遍课时很少,特别是一些规模小、层次低的技校,由于条件的落后以及师资问题,很难重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一般的健康卫生常识,给其生活、学习带来不便。学生的健康状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学生的耐力、柔韧性素质、肺活量近十年来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肥胖和超重学生比例有所增加,尤其是城市男生的超体重及肥胖率居高不下。
健康教育的形式单调,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的兴趣不大。传统的应试教育也使我国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上完有限的几节课就当完成任务,未给技校生一个认知、理解的过程。
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对健康只有很浅显的认识,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片面认为身体强壮,没有病就是健康,很难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及方式。
学校的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技工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后期,由于身体形态、机能、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引起了身心的巨大变化。虽然大部分青少年学生能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但还是有部分学生由于对身体的急剧变化不了解和不适应,以致引起某些心理卫生问题或障碍,从而阻碍其健康的成长。从笔者对所在学校2008级1500名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35%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中度以上的达到了10%。而且,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技校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技工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技工学校体育课目标混淆
目前,作为健康教育主要方式之一的学校体育课,主要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学校体育课的目标也是为了掌握某种技术,改善某种运动技术,导致学生、老师的注意力都放在复杂的运动项目上。这与增强体质的体育目的是不一致的。以运动技术体育课为手段,使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才是体育课的目标。这种手段与目标的混淆,使学校体育课的健康意义大打折扣,阻碍了技工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
2.缺乏对技校生心理发育重要性的认识
技校学生正处于人体青春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是由儿童少年发育到成年的过度时期。此时的青春期心理发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自我意识逐渐产生;独立性和成人感增强;认识社会的能力尚不完善;情感的特点;性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技校生,在内心深处常常充满矛盾,也常与外界发生冲突,处于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认真对待、重视其特点,不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就容易发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如早恋、常见的病态心理等等,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发育障碍,如遗尿、口吃、过渡焦虑反应、学习障碍、神经衰弱等。一般而言,一所学校中心理行为问题的严重性大小与学校方面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体育场地器材不足,制约了健康教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一直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一大难题。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还是不能满足学校体育锻炼的需要。目前,广东省有 190多所技工学校。据笔者了解,除了一些国家级和部分省级重点技校有较充足的场地外,其他技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远远不能够满足技校生对体育锻炼所需场所的要求。有些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供学生活动,上课、课外活动就此一处;还有的学校,其活动场所就在一个大的房间里,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些情况,都间接地影响了技工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也阻碍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三.技工学校健康教育的措施
1.必须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由于体育教学目标的混淆,体育课教学多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被迫学习一些枯燥、复杂的技术动作,未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锻炼身体。而且由于一些技术动作难度过大,学生在练习当中难免受伤,这与体育课增强体质的目的背道而驰。本着增进健康的原则,对体育课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应以保健理论为指导,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健身项目,教授学生运动时或运动后的保健措施、原则和营养等,教会学生怎样安排运动负荷、间隔时间、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观察,如何防止运动损伤及疾病,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要针对技校学生心理特征,改变传统健康概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健全的人格可视为技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技校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如果一个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管别人怎样的解释,他总是固执己见,这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技校生可针对自身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体育课一直以来对于技校生身体健康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学生从儿童阶段到少年、青年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不同的身体与心理特征。因此,技工学校体育课应该针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以传授运动技能为手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足球比赛中的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精神。
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的心理水平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技能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因此,技工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针对技校生的身体、心理特征,通过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增强体质的作用。
3.运用多种形式达到技工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
技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包含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课外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四个方面。这也是实现学校教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1)根据技校生生理上的特征,合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这一基本形式,有的放矢,达到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
技工生在校阶段,是有氧运动的最佳时期;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肌肉及循环中获氧能力较强,有氧系统动员较快,心脏容积扩大,心搏量增加,总血红蛋白量提高,进而导致输出量的增加。因此,技工生更适合培养耐力运动能力。有氧耐力运动是技校生体育教学的侧重点,如篮球、足球等等。
(2)课外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与课余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它对于巩固、补充、发展体育实践课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增强体质,发展学生兴趣和爱好,丰富学校课余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活动,缺一不可,在实际工作中要密切配合、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
4.提高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关键
体育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导者,他与卫生保健人员是技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是确保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他们自身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因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在职体育教师、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例如,参加一些健康教育的培训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实现技工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力的竞争将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而人才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到竞争实力的强弱。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将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只要教育工作者努力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质,那么就可以培养出更多的身健体魄的全能型优秀技能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名称:广东省电子商务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