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

2009-10-12 09:51何彩萍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课堂

何彩萍

【摘 要】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有着更特殊的优势。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课堂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把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活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丰富的创新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意见。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热情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一种艺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激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在初读全文后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周瑜以三万兵力为什么会打败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火攻一计妙在何处?‘火攻与东南风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播放一段“赤壁之战”的精彩片段,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场景浓烟弥漫,火光冲天,杀声喊声哭叫声响成一片,曹操率小部队仓皇而逃。此情此景,让学生兴致高涨,放飞思维,激活了创新热情。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考:“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赤壁之战为什么会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火攻一仗是怎么打的?”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产生新的想法,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创新热情。

二、培养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

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在课堂上设疑是调动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活力的重要手段,疑和问的产生实质上就是一个问题情境的产生,可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维的火花往往是在问题中绽放的,个人的智慧就是体现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和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激活创新的思维。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教师在立足于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给学生动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以达到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来加深理解、领会实质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通过学生质疑问难,激活其创新思维。为此,要先和学生一起分析题目,让学生明白“捞”是关键词,于是就“捞”字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是怎样捞铁牛的”等问题。然后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很快就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当学生读到“人们正在议论纷纷……”时,有位学生提问:“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先仔细观察教学课件,再结合课件中的情境,启发学生提问:“当时人们会议论些什么?”上述两个问题不但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了“议论纷纷”的意思,教师还可进一步要求学生想想当时的情境,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唯一的,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扩展练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假如当时你在场,你会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要是现在又会怎么办?”这样,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大胆质疑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要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倡学生争辩,通过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培养创造思维,促进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多向性,提高释疑能力,能用多种思维途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才智过人,知人、知天,那么在‘借箭过程中他为什么要用鲁肃呢?”有的学生说:“因为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大部分同学都是这种观点。而有的同学却说:“我觉得不能说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忘恩负义,怎么能说他为人忠厚老实呢?”通过课堂上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互相评价、补充,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给学生创设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和挑战。激烈的争论,使是非越辩越明,这样学生能用辨证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敢于挑战常理,标新立异,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事情又会怎样呢?”这样有意地、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思维的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锻炼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总之,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全面的、系统的、扎实的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课堂上,对于学生新奇的、独特的见解,应给予肯定、鼓励与呵护,不断激励学生敢于创新,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冬云.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J].教育科学论坛, 2006,(1).

[2]卫金星.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J].2006,(25).

[3]张凤梅.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文教资料, 2005,(2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语文教学课堂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