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波
21世纪科学技术竞争激烈,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2002年3月开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小学数学“合作创新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被市教研室定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子课题,2006年已通过鉴定。几年来的实验证明“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魅力无穷。
一、开放情境的魅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
兴趣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但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能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入催化剂,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例如讲《长方体体积》一课时,在上课开始后我就把两个形状大小一模一样的水杯放在桌上,之后向两只水杯里倒水。老师问:“你们能告诉我哪只水杯的水多,哪只水少吗?”学生在认真观察后,看不出有什么差别,就只好回答说:“两只水杯里的水好像一样多。”我肯定他们看得非常认真,说:“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水平面又在同一高度上,当然水一样多啦。”说完,我将一块小石头放进一个水杯里,问:“你们看见什么了吗?”学生说:“看见老师将一块石头放进了水杯。”我说:“那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了吗?”学生发现杯子的水平面变高了。我紧接着问:“这是不是说明这杯子里的水多了?”学生马上否定。“那是为什么呢?”我又问,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是那块石头占了地方,所以把水给挤上来了。”学生有了以上的感性认识;体积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教师教学时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素材、时间、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组织形式的魅力,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磁石
小学数学“合作创新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为核心,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①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②合作讨论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要影响他人讨论;③如果是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组与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只有为学生开放学习的空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开放提问的魅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金钥匙
在“合作创新学习”中有一环节是学生质疑。对数学来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各抒己见,并开展争当课堂“问题发明家”“问题解说家”活动,学生情绪异常高涨,争先恐后发言,教师只要适时恰当点拨,课堂自始自终几乎都是学生唱“主角”。学生的质疑常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有的很独特,让老师猝不及防。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一位学生连续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多个物体看成单位“1”?这里的单位“1”为什么加引号?它与自然数1有什么不同?如讲《退位减法》时,一位学生提出:“四位数的减法能不能从高位减起?”讲《小数乘法》时,一个学生提出:“小数乘法能不能跟小数加减法一样相同数位对起?”问题的提出引来了学生的辩论、探究、验证,最终达成共识。当然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或答非所问,我也会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让课堂充满热烈的研讨、争辩气氛,使学生的参与及创新意识空前积极。
四、开放习题的魅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阶梯
开放题是指具有现实背景意义的条件不充分、答案不唯一或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对于每个数学问题,所求的答案虽然相同,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维方式往往不相同。想法很独特,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因此在课堂练习设计中,除基本练习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提供创新的自由天地,真正做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例如:我在讲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画一个长方形,想想看,怎样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①两个长方形;②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③两个三角形。我讲了《时、分、秒》后,设计一道学生春游活动时间安排题。讲了《数量关系》后,设计一道这样的题:每人给10元钱,你能买回多少水果?等等,开放题的出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总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合作、探究、创新的空间,致使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