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一、在预习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由于数学学科特点,是否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进行预习,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预习,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引导学生预习时,我主要有三方面的体会:①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要进行预习;②不是每种类型的课都适于进行预习;③在预习的过程中,不要搞“一刀切”,人为地给学生规定出条条框框,这样会限制孩子们的自主性。
从学生最后预习所展示出的成果来看,学生完成预习的质量与他们认知水平、思维水平是紧密相关的。那些思维不太活跃的学生展示的预习成果大多是采用抄书的形式,从他们的预习成果中,很难发现他们通过预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有一部分学生在预习中,采用了标注的方式,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书上用一些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标出来,这样在听课时,就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预习的目的。还有一部分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较强展示欲望的学生,在预习时就已经把要讲的知识弄懂了,能提出一些新思路、新想法。
二、在查找资料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前,我把要学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自由地查找相关的资料,由于学生认知趣味各异,找到的资料也五花八门,而且其中有一部分可能与课上所讲的内容并没有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
课上,在完成讲授新课环节后,我都要安排讨论交流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大家,获得伙伴们的认同,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小组或集体的交流过程中,将原来杂乱的信息条理化;通过交流,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将与本节课有关的信息纳入到各自不同的知识网络中去;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保留有用的信息,剔除无关信息和错误信息。
课后,我还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自己对课上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同时我也建议学生、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整理后的资料回到广阔的生活空间去,让他们置身于生活中,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体验。
三、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的交流能力受他们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综合素质诸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在进行这个过程时,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的:
(1)“师—生”形式: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较低,因此,在这一阶段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师问生答,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生—师”形式:到了中年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在一、二年级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培养,因此,在中年级阶段,部分学生会进行自主疑问。
(3)“师—生、生—生”形式: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中、高年级的课堂上,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前两个阶段简单的交流形式了。从中年级的中、后期开始,就会出现“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交流形式。
四、在体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这一理论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体验。我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尝试着进行了两种形式的体验。
一种是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学。学生通过观察、搭建、比较与想象推理等活动主动生成认知结构,促进认知体系由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实现思维质的飞跃;另外一种方法是引导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内在体验。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数学概念具有迁延性,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在已经初步建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填空、判断等多种形式,以概念为准绳,在头脑中进行内在体验,这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条途径。
五、在总结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权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每节课都应有总结这一环节,从二年级开始,我尝试着把总结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们的潜力。刚开始,学生只能根据板书内容进行总结,说出课题和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再后来,学生就发展到能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质疑,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比较喜欢表现自己,一部分思维较活跃的学生还能根据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出一些可行性的“金点子”和学习小窍门。这种在总结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完整建构知识系统,从而实现对课本知识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