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生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尤其重要。
一、确立教师发展的“四个体系”
教师发展的两个含义:其一,指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学校的发展依赖教师的发展——即“校以师名”;其二,指教师以自己的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争作贡献,即“师以生名”。一所优秀学校的崛起与发展,必然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教师群体为之奋斗与劳作。要实现“校以师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教师发展的思想体系。人贵有志,校贵有神,精神与思想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和财富。我校以“五个特别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尽责,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造)武装教师思想,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当学生满意的教师”为奋斗目标,以此作为教师的思想保障。
(2)确立教师发展的精神体系。团队精神是集体主义的具体体现,教师的团队精神集中体现在“以校为家,视责任如泰山,视发展如生命,视学生如上帝”之中。因此,确立教师发展的精神体系,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就能使学校在发展中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3)确立教师发展的作风体系。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教师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是塑造和锤炼教师人格、气质的可靠保障。良好的工作氛围将营造教师不断自我完善的环境,达到“人人挑重担,个个成能手”的目的。
(4)确立教师发展的名师工程体系。教师的舞台是课堂,教师的成就在事业,教师的价值在育人。只有重视“名师工程”建设,才能成为名校。对教师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评价考核,以人为本,鼓励冒尖,评选一年一度的优秀教师,让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典型,追有目标。我校“名师工程”的打造,让教师的舞台之戏越唱越精彩,越唱越宽广。
二、激发教师工作主体意识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绝不能视教师为纯粹的被管理群体。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方面,我们坚持直通式民主管理方法,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确立,广泛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大型活动的开展进行集体讨论和表决。由此,突出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激发了教师对工作、对集体的热忱和关心,真正使教师心系学校,以校为荣。
(1)维护教师自尊。保护并培养教师的自尊心和尊严感,是激发教师主体意识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尊重教师劳动,肯定每一位教师的业绩,利用每月的结构工资考核会,对师德、师表,爱校、爱生,传知、解惑的典型教师及优秀事例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教师工作中的失误及时给予批评指正,使教师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对教师存在的个别问题,平等交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使教师正视失误并及时纠正。在维护教师威信的前提下,与其进行心理沟通,提高教师发展的整体水平。
(2)强调主体精神。为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在以制度化管理机制为保障的前提下,给予教师较大的个性发展空间,求同存异,允许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工作,让工作的效果来检验教师的个性特征。这种做法缓解了制度给教师工作带来的束缚,使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们克服一切困难,全年坚持早上班、晚下班,不计得失地辅导学生,教师之间自觉互助,主动加班加点。一个为学校发展努力工作、为学生成才全力服务的教师群体已经形成。
(3)信任教师自主。我校确立班主任为班级第一责任人,班级的任何事情都由班主任全权处理,学校仅在宏观上进行调控。这样,班主任能大胆处理班级问题,有探索、创新、实践、总结的空间,每一位班主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显身手,学校的德育工作凸显特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了学校管理的坚实基础。
(4)督促教师主动。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没有唯一的、固定的模式。如何使教师的工作按学校的整体计划稳步推进?我们在充分支持创新、创优工作的同时,也合理利用学校的督促机制对教师进行有效调度和引导。通过业绩考核,奖优罚劣,公正评价,激励、督促教师主动、创造性工作,不断探索管理的创新模式。
三、创设教师发展优良环境
学校要凝聚人心,要为教师的发展创设环境。
(1)“比、学、赶、超”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把教师的学习与交流纳入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举办一年一度的系列思想政治学习;利用教务会、期末总结交流会、期初工作计划讨论会等,统一教师思想,规范教师行为,凝聚教师人心,实现教师自我促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2)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工作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群体中工作更是一种缘分、一种快乐。学校注重抓好行政班子的作风表率建设,要求行政人员依章行政、表率行政、公正行政、依德行政,让教师充满信心,提升班子的向心力、聚合力。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社会经济与人的和谐发展需要从学校抓起。因此,我们注重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无论是工作上、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现代学校新型的教师关系和师生关系。
我国职业教育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市场需求,主动与“三化”对接,实施“订单”教育,作为核心力量的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进取,与时俱进,才能紧跟形势,使学校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