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丰富 边心娟
最近从《读者》上读了一篇叫“漂起来的石头”的文章,大意是:有一个智者在向他的观众宣讲时问道:“谁能知道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于是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智者摇头;又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智者笑说“没有木板”;也有人说“石头是假的”,智者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个小孩子站起来大声喊道:“打水漂!”。智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
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然而,却很少有人能从中感悟到它的这份深刻。在被小孩子的童真和智慧折服的同时,我忽有所悟:如果我的学生遇到这个问题,他们会怎么答呢?于是我将该问题抛向了我的学生。学生提供的答案主要有两种:A把石头挖成空心;B把石头放在塑料泡沫上。没有一个学生能想到“打水漂使石头漂起来”的方法!
这反映了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否欠缺了什么?这个测试结果引起了我的深思。
思考一: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问题
从上面的调查来看,我不敢说学生个个缺乏创新思维,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生创新意识、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强。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拘泥于书本现成的答案,不善于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进行迁移,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狭窄,方法单一,不够灵活。像上面说的那个问题,在小学自然课和物理课上早就学过了,可一到实际生活中,为什么学生只想到了书本上的现成知识,而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呢?不是我们学生的脑子笨,而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好几年了,但应试教育“死读书、读死书”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思考二: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问题
上面的调查也反映出现在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与生活联系不强,甚至是脱钩等严重问题。在过去,跳绳、跳房子、丢沙包、踢毽子……都曾经风靡校园。现在这些游戏在校园里已经很少见了,有些甚至已经“绝迹”。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玩,更不用去谈会不会玩了。”这是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说的一句话。现如今学生只要进了学校,就像进入了鸟笼,校园的围墙封闭了他们欲飞的心灵,应试教育折断了他们理想的羽翼,他们身上背负了太多太重的期望。在家,父母剥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让他们稚嫩的臂膀早早地扛上光宗耀祖的大旗;在学校,教师剥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让他们脆弱的脊梁早早背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重任。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教师、家长的眼睛只盯着成绩、分数、排名,忽略了孩子个体的健康成长,小小的身体和思想怎能承受如此之重?
其实,平心静气地想想,老师与家长这种功利化的行为是以牺牲孩子童年为代价的。学校中那么多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究其原因,还不是孩子失去了欢乐的童年?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们能够走出闭塞的教室,愉悦地亲近自然,走向社会,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增知识长才干,同时享受那份应该属于他们的童真,他们还会不如坐春风、乐此不疲、一心向学吗?
思考三: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
“周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舞蹈,晚上练钢琴;周日上午学奥数,下午完成学校的作业。”这是邻居家一名正在上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周末学习任务。
现在的家长们,都不同程度的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最看中的是考试的名次,如果自己的孩子考得不好,家长们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们厌恶学习,恐惧考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们经常对孩子说:“打是疼,骂是爱。”可是这样的“疼”,这样的“爱”,孩子们接受得了吗?如果我们家长回想一下,一定会发现一个事实:现在孩子的学习条件要比家长上学时的条件好得多,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却没有我们那时的童年快乐呢?春天,我们可以下河摸鱼;夏天,我们可以上树摸鸟蛋;秋天,我们可以在玉米地里捉迷藏;冬天,我们可以上山套野兔。这样的童年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啊!
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是美好的初衷,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一个不会快乐生活的孩子,就不会快乐地学习。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家庭教育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重视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毕竟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
“漂起来的石头”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深刻的。学校、家庭、社会只有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实施人本化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才能真正造就出一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