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莉 尹少华 吴义强
摘 要: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要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格局,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其次,要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增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1-008-03
1 引 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从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方面,提出了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对策选择。
2 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2.1 建立新型农业产业格局
调整农业结构主要指通过改变种植业结构和发展林、牧、副、渔业,使农业向广度和深度扩展,提高农业生产率。要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区域种植结构,使不同地区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品牌优势、传统优势,选准调整的突破口,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必须把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放在首要位置,作为衡量农业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准。
从广度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品种多样化。要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特别是要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的生产。要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多种植经济作物,多生产肉、蛋、奶产品和水产品,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进而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
从深度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把发展乡镇企业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我国农民要自己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原则,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
2.2 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农业科技创新对于农民增收有很大的潜在作用,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结构,科技创新是唯一途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直接动力,高新技术也成为提高农产品数量和品质的关键。
我国目前要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科技型农业技术创新基金,以扶持各种类型的科技型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有效地吸引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农业企业进行投资。按照科学规划,在全国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建设一批由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研基地、技术工程中心等,主要承担农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全国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构造高新技术与农业经济结合的新机制,围绕农业产业化,加快组织推广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制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的研究组织机构,建立市场导向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完善以公共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资体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配合,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与文化教育,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整体素质。
对各个地方而言,要根据农业发展需求支持重点科研单位,使其逐步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研究中心,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利用生物技术拓宽食物生产领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在当前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把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调整结构的主攻方向,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引进和推广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新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档次。同时结合本地特点,培育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和适宜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保鲜等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2.3 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大力兴办乡镇企业来推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有效转移途径。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强化乡镇企业的效益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规范企业运作方式,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此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很大部分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从事简单劳动比较容易上手,这样也能使他们获得一份收入。另外,还要重点建设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兴办各种零售商业网点,积极发展该类商品的批发企业,鼓励乡镇企业进行城乡合作,兴办大中型商业企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兴办农村房地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业,鼓励各种修理业及其劳动服务业的开发和建设。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工业,并将其作为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
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因此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这样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而给其他地区造成的压力。实践表明,发展非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便捷的载体。
3 巩固农民工资性收入
3.1 改革现有户籍制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进城务工。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派生的各项歧视性政策,是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打破户籍藩篱,给予农民应有的国民待遇,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为此,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灵活创新的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形成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按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同时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的经验,把农民工纳入社会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平等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各种补贴等。
3.2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之一。从长远看,应创新培训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把青壮年农民和即将成为农民的农村中学毕业生作为主要培训对象,提高劳动务工技能。政府可考虑通过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来提高他们增收的能力;可考虑采用定向培训与非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培训,使定向的专业技能培训面向专门的行业和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岗位,而非定向的基本技能培训,则为专业技能培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要逐步建立“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形成“培训——考核——就业”相衔接的运行机制,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前培训和相关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
政府可通过为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提供一定量的资金,来降低学生的求学成本;也可鼓励运用市场方式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支持企业与各类组织合作进行的劳动力定向培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已按人力资本特征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这使城市中素质较高的居民收入增加很快,而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的收入则相对停滞增长。现阶段最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农民成人教育和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的各种培训,提高农民劳动就业的竞争能力,只有这样,农民工资性收入才有可能实现突破性增长。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沿海以出口导向型为基础的企业大批倒闭,农民工大量失业,没有一技之长的务工者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其掌握先进技术能力,在当前就成为巩固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手段。
3.3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
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在我国形成了“市民”和“农民”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农业给城市居民和工业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农民进城务工后却未能与城里人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农民工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应建立农民工用工长效管理机制和劳动保障制度,使农民工能进城、能留下、能稳定,使其在子女入学、购房、卫生医疗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享受属地待遇。这既是对城市化建设劳动力需求的补充,更是相对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措施,也是社会稳定的要求。
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17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民进城务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因此应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变化,以《劳动法》为“龙头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保护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一整套法律制度,为农村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法律保障。
4 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4.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目前中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还很落后,债务负担沉重,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能力低下,虽然国家每年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使财政支农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但对于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占绝对额的广大农村来说,每年的财政支农投入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展滞后,防汛救灾资金不足,防大涝、救大灾能力低下,农业生产风险高等问题依然突出,而这些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村的长治久安。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的农村最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对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防汛救灾、农业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安全发展、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4.2 建立合理有效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
积极进行土地制度创新,让更多农民从土地财产中获得收益。农村土地是农民作为集体成员拥有的最重要财产。保证广大农民从土地使用或转让中获得相应的收入,是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形成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可通过建立和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在坚持稳定土地权属、稳定承包关系和不改变基本用途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转移情况,按照土地经营使用的效益原则和“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探索建立不同的流转模式,(可以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农户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流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使有限的土地向种养能手和经营能手、专业大户乃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机制。和所有权相比,农民其实更关心的是自己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支配土地。使用权的具体化、土地产权的明晰化对农民来说,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因此,建议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承包农户在合同有效期限内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减少因现行土地产权关系模糊而导致的不稳定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深化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具有不断增值的资产功能。对于国家公益性建设用地,可采取征用的办法,但政府对土地的征用,除了要规范征地程序外,还应引入市场机制,将土地的市场价格作为对农民征地后的补偿依据,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补偿、安置费标准和劳动就业补偿标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征地纠纷调处裁决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4.3 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适时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在现阶段我国经济还不够发达、中央财政的承受能力还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应根据地区之间差别区别对待,对富裕地区和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地区,政府负担的比例应相对大一些,以保证这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政府最终承担起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出大头”、乃至“出全部”的责任。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我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单一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应建立以我国法定基本社会保障为主体、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等并存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社会保障不分所有制和劳动者从业性质,不论是务工经商还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从事非农产业活动,或者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均须参加。其资金来源由国家政策引导、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基本社会保障基金先由县级起步,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全国统筹,最后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陈艳,王雅鹏.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5).
[2] 朱道才.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制度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5).
[3] 杨灿明.关于我国农民负担的制度经济学的解释[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4] 中国统计局农村调查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