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铁路与民国时期河南省植棉业的现代转型

2009-10-12 00:00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河南铁路

刘 晖

[摘要120世纪初,平汉铁路、道清铁路和陇海铁路相继筑成,构成了近代河南交通网络的基本框架,把棉花产地、产地市场、中级市场与通商口岸、消费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河南经济逐步纳入到沿海及国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轨道,拓展了河南省的外部市场空间。铁路推动了河南棉花生产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引发了棉花种植结构由传统中棉向现代美棉的转变,促动了棉花生产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型,成为近代河南棉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初步实现了河南棉业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铁路,植棉业,现代转型,河南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6-0043-07

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中国内陆省份,在近代交通网络形成之前,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19世纪末至1911年间,中国华北地区共修筑了9条主干铁路,其中有3条在河南境内或贯穿省境:一是南北纵贯河南的平汉(时称京汉)铁路,1906年通车,其运输北可转运天津,南以汉口为出口;二是从道口镇(在今滑县)至清化镇(在今博爱县)的道清铁路,1907年通车。道清铁路地处豫北,与平汉铁路交会于新乡,在道口镇与卫水相连,货物可通过卫水转运天津;三是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陇海铁路的前身),1909年通车,与平汉铁路在郑县(今郑州市)交汇。1913年,汴洛铁路并入陇海铁路,开始向东西展筑。1915年向东延伸到徐州,与津浦铁路相接,继又延伸到海州大埔,可通过海路北上至青岛,南下抵达上海。陇海铁路在1927年向西修筑到灵宝,继而展筑至潼关、西安,成为一条贯穿河南东西全境的交通大动脉。平汉铁路、道清铁路和陇海铁路这三大铁路干线与近代公路以及传统水运一起,构成了近代河南交通网络的基本框架。铁路的修建推动了沿线植棉业及棉花贸易的发展,铁路沿线区域亦成为近代中国继沿海沿江地区之外的重要的经济成长区,陇海、平汉铁路的交汇点——郑州作为河南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三个原棉转运市场之一。以铁路为中心的近代交通网络,把棉花的产地、产地市场、中级市场与消费市场、通商口岸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河南经济逐步纳入到沿海和国际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拓展了河南省的外部市场空间。

以往的相关研究,认为近代河南经济作物的栽培大规模扩张,关键在于运输条件的改善,平汉、陇海两大交通干线建成并交汇于河南境内,成为其植棉业发展的助力器。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近代中国区域棉业发展的领域,或是在探讨近代铁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有所涉及。本文将对河南凭借铁路的助力推动棉花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以及铁路与棉花种植结构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探讨,以期对其互动演变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因篇幅所限,本文探讨的时段为1912年至1937年。

一、铁路推动了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区域化与专业化

铁路的引入,打破了河南原有的相对封闭状态,对外交往随之扩大。虽然铁路的修筑是工业化推进和贸易需求所带来的,但交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给工业化进程以强劲的推动力,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在此背景下,河南植棉业得以快速发展。

没有铁路之前,中国内地的植棉事业很不发达,其棉业主要限于水运便利之地。“河南水道,北部以河(黄河、卫河)为大”,“以北诸水不入黄河者,率由卫河至天津出海,南部以淮(淮河)为最大,中部及东南、东北部水多入之,其西南诸水则人于汉”,这三个水域便成为河南原棉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区域商品贸易的中心,诞生了周家口、朱仙镇、滑县等著名的沿河商业城镇。尽管河南水运网络不太发达,并受季节性制约,但在传统运输时代,水运在河南商品运输体系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20世纪初起,铁路的敷设为河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要素,有力地推动了植棉区的形成。从水运到铁路运输的转变产生了足以使河南省经济面貌完全改观的经济力量,而且由于河南省“河运相对的不发达,铁路在棉花生产区域之推广与运销之促进上所占地位益形重要”。就华北地区而言,商品作物的种类和所占土地的比例,与人为环境、交通情形及运销组织有极大关系。河南主要的产棉县多邻近铁路,尽管我们无法估计棉产增加部分有多少是铁路开通所带来的,但依照其地理分布可以发现,“许多无水路交通之便的产棉县份,由于铁路的便利而得以种植较多的棉花”。日本学者小岛精一在1937年所著《北支经济读本》一书中,收有一张华北农作物分布图,显示彰德棉、河南棉和灵宝棉均产于铁路沿线区域,呈狭长带状分布。铁路的筑成推动了沿线地区植棉区的拓展,其对河南棉作的区域分布及推广的贡献不言而喻。

1910年前后,豫北的安阳、盂县、内黄、获嘉,豫西的洛阳、灵宝、阌乡,豫东的商丘、虞城、兰封、西华、尉氏,豫中的汜水、荥阳、鄢陵、洧川,豫南的汝阳、罗山、商水、邓县等地,均大面积种植棉花。从全省范围来看,棉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豫北的平汉铁路沿线和豫西的陇海铁路沿线附近。在平汉铁路沿线,以武安、安阳、汤阴、新乡诸县产棉为盛;豫西产棉区则以陇海铁路为中心呈东西带状分布,灵宝、阌乡、陕县、新安、洛阳、偃师、巩县等地皆有种植,北隔黄河与山西的棉作区相连,西与陕西的棉产区相接,是河南省产棉最集中的区域,逐渐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全省植棉区,年产量50万担以上,河南省棉花生成区域化的特点得以显现。20世纪20-30年代,河南棉田呈增长之势,而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交通便利之处,铁路沿线地区成为棉花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

铁路的筑通推动了河南植棉的区域化趋向,与此同时,植棉专业化程度亦显著提高。因植棉可以获取一般农作物二倍的收益,使得农民产生了为出售而种植棉花的动力,人们“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尽管种植棉花的费用支出要高于种植其他作物,但损益比率还是吸引了农民为着市场种植棉花,当然这是以交通整备、运销畅通为前提的,况且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棉花生产,寻求生存之道,具有其合理性。

据华商纱厂联合会的统计,1922年至1926年,河南植棉面积年均为2856822亩,占全国(10个产棉省)植棉总面积的9.7%,年均产棉579350担,约占总产量的7.82%。到了1930年前后,河南“全省108县,植棉者已占90县之多”。1934年,陕县、阌乡、偃师3县植棉面积分别达到其耕地面积的55%、60%和70%,棉花种植呈现专业化的特质,经营规模有所扩大。河南省内豫丰、华新等大纱厂的建成,原棉的消费量大增,亦推动棉农为着市场而扩大生产。如1920年建成的郑州豫丰纱厂拥有50000纱锭,每年消费皮棉达10万担,刺激了郑州、新乡、孟县等地植棉区域的扩张。

而且只要条件成熟,棉田就会不断地侵蚀其他作物耕地,河南省棉花种植的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棉花的冲击相对较小,河南棉业在经济衰退的大势中维持了暂时的繁荣。

二、铁路促进了河南棉花种植结构由传统中棉向现代美棉的转变

铁路的兴建把农村引向市场,市场经济通过铁路又给农业生产以影响,它影响到农民种植作物的选择,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与区域化趋向,铁路沿线成为植棉集中区。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适合批量商品的长途贩运,且运价相对低廉,能够沟通各通商口岸及国际市场。在此便利条件的推动下,河南农民可以大量从自产地运出体积庞大而单位价格较低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铁路沿线地区的农民,逐渐在追求较高利润的动机下,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从事经济作物的种植。农民面向市场生产棉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可能,棉花种植的结构由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代美棉逐步取代传统中棉成为河南省棉花种植的主体。

在20世纪初之前,河南植棉基本上都是传统中棉。中棉属于亚洲棉,有拉力但纤维短粗,混杂不洁,不合乎现代纺机对细长纤维原棉的需要,且产量较低,退化严重。美棉(主要包括德字棉、脱字棉、郎字棉等,统称美棉或洋棉)纤维细长,色泽白亮,拉力强,适合现代机织。美棉的抗旱、抗病虫性较强,产量亦稍高于中棉,价格还较土布优厚。相对于国棉(中棉)而言,美棉的收益比率更高,故美棉引进是形势使然。

平汉、陇海以及道清铁路的通车,把河南内地市场与各通商口岸紧密联结起来,加之国内新式棉纺织工业的兴起,棉花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刺激了河南植棉业的发展。民国初年,美棉传人河南,豫西陇海铁路两侧的农民率先开始由中棉改种美棉,灵宝棉、洛阳棉成为闻名全国的优质美种良棉。1916年,北京国民政府在平汉铁路重要站点——彰德(今安阳)设立了中央直辖的模范植棉场,1918年复自美国购入大批脱字(Trice)及郎字(Lone Star)棉种,分给农家种植。河南植棉区改良棉种、推广美棉渐呈风行之势。

尽管1930年以前河南种植洋棉的比例在逐步提高,但也仅为全省植棉总面积的1/3左右。棉种之优劣尽管有差异,但美棉传入初期,其产量与中棉相比并无太大差别,且存在退化的情形,棉农的种植习惯延续着传统农耕经验的惯性,在豫东、豫南地区普遍存在,美棉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1930年之后,民国政府在华北(包括河南)的棉种改进工作始见成效,美棉的种植面积呈大幅增长之势。特别是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棉业统制委员会,并在河南的安阳、太康等地设立棉产改进所之后,河南依托铁路交通的优势,组织棉花运销合作社,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得以形成。河南棉产改进所推行改良美棉,缩减中棉的耕种面积,并根据各地的气候与地质状况,选种早熟丰产质优的斯字棉或德字棉,美棉的耕种面积及其品质、产量均有所提升。1936年前后,美棉的面积达到全省植棉总面积的3/4,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铁路沿线产棉区以及豫南地区,传统中棉仅占1/4,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这一时期全省的三大棉产改良区,即太康区、彰德区和豫中豫西区,后两者分别位于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沿线,铁路沿线地区成为美棉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据上海商品检疫局的检定,在上海市场的各地来棉中,灵宝棉和洛阳棉的品级最高,就整体上而言,河南棉花居全国棉产品级的第一位,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河南棉产改良之成效。铁路运输的畅通,美棉推广的组织化以及管理工作的加强,共同推动了河南省棉花种植结构由传统中棉向现代美棉的转型。

三、铁路的筑成推动了河南省棉花生产的商品化转型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19世纪以前就存在棉花流通的问题。但那时的流通路径是北棉南运,东棉西运,这是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其流通方向是从棉产剩余的区域流向棉产不足的区域。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河南农民所生产的经济作物大都仅流通于农村附近的集镇市场圈,在性质上仍属于小农业生产者彼此间的互通有无。原则上,棉花不是作为商品生产出来的,而只是对消费后的剩余进行出售,真正通过长途贸易网络流入市场的相当有限。究其原因,除了交通运输的不足之外,小农制依然是20世纪期初华北农村经济结构的核心,束缚了棉花的商品化生产。其农作物的种植具有三个突出特征:(1)先粮食而后商品作物;(2)商品作物,只能利用产粮所需以外的余地与产粮所不需的余时;(3)耀精耀粗,然后才能进一步增加商品作物。安阳县境西北及西南为产棉区,在平汉路未通时,棉多半由小车、马车运销卫辉、怀庆一带,远及黄河以南,直达开封、许昌等处,其流通范围相当有限。灵宝、陕州(即陕县)、新乡等地盛产棉花,但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棉花很难运出。有些产棉地区因市场良好,中间人以低价自粮食过剩地区运来粮食,使得这些地区逐渐变为依赖出售棉花所得现金购买粮食,但是大部分的内地农民仍仅以自给为耕种目的,如能敷一家之用,即不愿多种,以规避饥荒的侵袭,小农传统制约了河南省商品经济的发展。

平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河南,使得区域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观,棉农的棉花生产目的指向亦发生了变化,商品化渐成棉花生产的主流。近代棉业的兴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存在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刺激原棉的大量产出,并通过现代交通方式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植棉区能专业于种植棉花,必须有便利的交通,以便经济作物输出和粮食输入。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国际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棉花价格的提升。欧战以后,中国的棉纺织业获得空前发展,全国纱厂的棉花消费量随之剧增,1919--1920年度全国纱厂消费量为260万担,至1930--1931年度则达880万担。在此期间,河南各地亦纷纷建立现代纺织工厂,较大的4家分别为郑州的豫丰和记纱厂、卫辉的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安阳的广益纱厂和武陟的钜兴廷记纱厂,年用棉量总计约为25万担,用棉多来自本省。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棉花需求大大增加,市场需求刺激了原棉的大面积种植,而河南近代交通网络的整备,则为区域供需的畅通提供了保证。二者的互动作用,推动了河南省棉花种植的市场化转向,原棉生产的目的开始由自给自足转化为商品。

铁路兴修以后,运输的快捷大大缩短了到达通商口岸的时间。棉花生产已不可能封闭在农家自用的小天地里,大面积的商品化生产成为可能。以出产优质棉著称的灵宝县以其75%的耕地种植棉花,农民几乎完全放弃了粮食生产而不得不从其他地区购进粮食。据河南棉产改进所的估计,1936年河南棉产总量为130余万担,其中农家自身消耗30余万担,其余100余万担则流向市场。除本省四大纱厂消耗省内皮棉25万担之外,输出境外者常达80万担左右。从整体上而言,20世纪30年代河南棉花的商品率达70%,足见当时棉花生产的商品化程度之高。

就华北平原农产品的商品化生产而言,农业生产外向化的主因是天津、烟台、青岛等北方口岸城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把一部分华北农村与世界市场联系起来,带动了农产品中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率先进入世界商品市场,从而推动了这些出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改变了农村社会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外贸需求的推动下,河南产棉大部分外销,通过陇海、平汉铁路转运到更大的原棉消费地——通商口岸和国际市场。上海、天津、汉口、青岛等口岸城市,都是河南棉花的重要销售市场和出口口岸。河南通过近代铁路交通网络,不仅密切了与北方口岸城市的联系,而且与上海、汉口等通商口岸棉花交易频繁,推动了棉花生产的商品化,从而加速了河南省外向化经济的发展。

近代中国是一个变动剧烈的社会,这种剧烈变动的根本起因是中西交往。中西交往通过港口和腹地间的往来及互动扩散、展开并进而冲击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而在中西交往的互动过程中,铁路以及轮船发挥了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载体作用,在港口与广大腹地间成为人、财、物乃至信息流动的桥梁和枢纽,进而成为促进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容媒和推进器。运输的快捷大大缩短了内陆与通商口岸间的时空联系,因而靠近交通网络,事实上就等于更接近沿海和国际市场。

近代以来,河南省借助于现代铁路交通,与各大通商口岸密切往来,从而将中原经济逐步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扩大了其外部市场空间,推动了河南经济的外向转型。从根本上来说,棉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工业化,工业化的推进刺激了原棉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给农民植棉带来了利益保障,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则成为植棉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河南的棉花商品化和近代工业化的过程中,以铁路为中心的近代交通网络无疑具有重要的传递、链接功能,成为二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中介,对二者均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代铁路交通体系的构建,提高了河南植棉专业化和棉花商品化程度,可谓是棉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加速了河南省植棉业的现代转型。

猜你喜欢
河南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承载网常用接口协议转换应用研究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