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知名教师习惯于在“语文”前面加一个修释、限制的词来表述自己的教学主张,如“简约语文”“情智语文”“生命语文”等,我曾经十分仰慕这样的教师,欣赏他们对语文的个性诠释。但随着我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实践和理性思考,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带有特定称谓的语文是片面的,就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说的那样:“语文就是语文,不能再冠以别的名称了。什么‘快乐语文‘诗意语文……提出这么高的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怎么能做得到呢?语文就是教会学生说话、写字、写文章,语文要像语文课,要是语文课,要学语习文;语文课要履行八字宪法‘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文要姓‘语,不能姓‘闹,不能姓‘唱……”顺着这股窄化语文的思潮,不知哪位有识之士顺水推舟提出了“本色语文”,这不是我的创造,却成了我对语文教学矢志不渝的追求。
一、文化是本色语文的根
提到文化,有的老师可能会想到古老的甲骨文字,想到先秦两汉文学,想到文学宝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这些我们可以统称为古典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文化的多样性越来越明显,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甚至还有外来文化已悄然走进学生的生活,文化已不再仅仅是那一幅古老的面孔。《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这样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育具有多重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传播文化。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就是文化,学生只有得到优秀文化的哺育,生命才会壮大,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才能成为一个有品位、有追求、有思想的大写的人。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物质化,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纷繁复杂,外来文化、娱乐文化、低俗文化乃至垃圾文化,伴随着声、像、色的喧闹,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听觉,侵蚀着学生的心灵,甚至已经向课堂发起挑战。教学北师大版3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学生了解了老北京人春节喝腊八粥、穿新衣、放鞭炮、吃团圆饭、串亲戚、拜年的习俗后,我请学生把自己家过年的习俗与其对比。有的学生真实地说出除夕夜吃年夜饭前,全家人一起去十字路口烧纸,把死去的长辈“接”回家一起过年。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得知很多学生明知这是迷信,可是家长要求这样做,也就跟着去了,在他们眼里这成了家庭风俗。这是多么可怕的习俗啊,学生太需要优秀文化浸润心灵,担起这个任务,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经过优秀文化熏陶、洗礼的学生是没有未来的。
要对学生未来负责,要培养有思想的真正的人,我就要把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渗透在教学的细节之中,以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前提,采用近乎游戏的方式,把文化引进课堂,荡涤学生的心灵,让我的学生强大起来。本着这样的想法,我的教学一步一步走向文化的家园:教学《猴王出世》,在学生读过课文后,我把与文本相关的一段电视剧引入课堂,请学生谈一谈读文学作品和看电视剧,哪一种方式更好?对比之中,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语言的艺术性和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是电视剧不能比拟的;对一些书写易错、字义难懂的字,如“采”“冒”“涉”等,我就把它们画出来,与学生一起说文解字;虽然已至高年级,教每一课,我都要拿出一点时间指导学生工工整整地书写生字。我常对学生说:“人类发明了汽车,还要跑步,为的是强身健体;我们会用电脑,也要写好汉字,为的是守住民族的根。”
我惊喜地发现,当我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时,那种子就会慢慢地、自然地发芽、生根,学生的言谈举止中就会透着一股文化的气息,那气息清淡、芳香、质朴,还有一丝厚重……
二、方法是本色语文的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三维目标”,方法就包括其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也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有人说老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这话虽有些绝对,我却非常赞同。我常常想:这个时代的书籍浩如烟海,知识更新提速,我能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领他们读完几本书?只不过沧海一粟。可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的事,要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基,唯有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番思量让我认识到小学语文的价值,也让我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价值。我的知识没有中学教师多,更不敢与大学教师相比,但是要用简单的知识传递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力,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教方法,也要讲科学。我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方法一个一个梳理、细化,再分解到具体的课时中。第一学段提出“学习默读”,我先教默读方法,即: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指导学生用眼一行行快速阅读;再落实到每一课,长期训练,形成默读技能。又在读书中渗透学生默读利于思考,朗读利于理解,让学生体会默读的作用。第二学段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便结合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学习借助课文题目,抓主要人物,扩展关键句子等方法概括主要内容。我还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使用字典,做读书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心得笔记),作批注。一个个阅读技能在一个个40分钟习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日渐增强,课堂上的惊喜也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记得那是一节常规课,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位“淘气包”读过课文最后一段,对《徐霞客游记》这本奇书作了这样的评价:这本奇书可以用3个字概括“全”“真”“美”,说它“全”是因为徐霞客走了中国16个省份,他记载的内容全,包罗万象;说它“真”是因为后人证明了他的考察非常准确;说它“美”是因为他写山写水都融进自己的感情,读起来美。赞叹之余,我走近一看,在我没有要求作批注的学习活动中,他的书上工整地写着那3个字。这就是方法使然!
《人民教育》总编傅国亮老师常说:“没有思想的文章,再长也是短的;没有思想的书,再厚也是薄的。”当我们把平实的方法教给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在演绎着学生的精彩人生。
三、情趣是本色语文的味
语文教学有了文化味,有了方法作支撑,就会显得扎实、厚重。如果仅仅如此,教学又会显得凝重、古板。小学语文毕竟姓“小”,小学语文的学习主体是儿童,儿童须要有情有趣,情趣盎然才好,这也是语文之本,我把情趣叫做本色语文的味。情趣不是热闹,不是表面的浮华,而是意趣、理趣、雅趣。
说实话,这是比较难的事,曾困扰我好久。在学习中我找到了佳径:第一条路是用语文本身的魅力诱趣;第二条路是用教学情境和评价激发情趣。
“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应坚信“语文本身就有魅力”,只不过这种魅力是隐性的,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学生一旦汲取来自语文本身的力量,那种情趣是持久的,是高雅的。小学生初学文言文,总觉得难,不喜欢。我借助教材文白对照的特点,和学生对比阅读,学生读一句译文,我说出相应的文言文,这一对比,学生发现老师读的真少,自己读的太多了!他们深刻感受到文言文的凝练。在诵读中,我点评道:“你读得真好!老师读第三遍时才达到你的水平!”“你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在激励的话语中,他们感受着文言文的节奏美、意韵美。这就是语文内在的魅力。
遇到相对枯燥的文本,我也逼迫自己要把它解读出情趣。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即使是说明文,我也要寻找到作者的动情点。解读《太阳》一课时,我便注意到了文中的神话传说“后羿射日”,将其活用设计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猜测后羿射日这个传说是真还是假,在课文中找出理由,引导学生学习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并了解说明方法;第二板块——后羿想把第10个太阳也射下来,你认为可以吗?引导学生学习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这样解读文本,谁还能说说明文没意思?在情境的作用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效果颇好。
有了情趣,语文教学才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学生才会喜欢学语文。
四、生活是本色语文的场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既是语文的源头活水,也为运用语文提供实践的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品味这句话,我意识到语文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也是对“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最好诠释。当然,生活语文不是告别课堂,另起炉灶,而是以课堂教学为起点,努力达到“语文学习生活化,现实生活语文化”的融合境界。
其实,只要我们以课程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写日记,办手抄报,写赠言,写调查报告等都能把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除了这些常规的方法,我还定期开发专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在《学作校园新闻》活动中,学生收集素材,实地采访,学写新闻,制作成各种新闻。学生真切体验了记者工作的全过程。在《说好普通话》的活动中,学生记录下生活中出现的错别字,记录下教奶奶学说普通话的经历,成立了错别字医院……这些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是双赢之举。
文化、方法、情趣、生活构成了我心中本色语文的要义,虽然它还不够科学,但这是我对语文教学的追求,是我对语文教学的倾情思考,是我在语文教学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