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醇和 简约丰厚

2009-10-09 09:56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教研部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张老师文本教材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教研部等

古人说:文如其人。其实,课亦如其人。“教学风格乃是教师个人的心性在教学中的投影。”(杨再隋语)课堂上的张安龙老师给人的印象是朴素、平和、从容、淡定。他的语文教学内涵丰富,理性简约,情趣盎然。细细品味,会感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语文情味和人文关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徐匡迪语)张安龙老师本着求真和创新的精神,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理性与感性相融的境界。

一、 智慧解读:体现教师丰厚的学养

“用教材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传统语文教学重点研究教学方法,即“怎么教”的问题。张老师根据 “语文课程内容大于教材内容大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将研究重点由“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上来。他以丰厚的学养,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开发教材中的一个个有价值的隐性元素,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细读精研,沉潜体悟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张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努力全身心地沉入其中,“潜心会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作者的心灵,揣摩作者的心境,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源”。

读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他寻着作者发自心底的叩问“生命是什么”细心感受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读着“飞蛾求生”,他感受到生命是那么脆弱,又是那么顽强,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尊重;读着“瓜子生长”,他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敬畏;读着“静听心跳”的故事,他仿佛触摸到生命的脉搏,感受到生命的节律。读着,想着:为什么作者对生命有超乎常人的感悟?带着疑问,张老师走近杏林子,了解她50年的病痛人生和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创造的一个个生命奇迹。这样解读文本,就把文本的学习与背景文化相融汇,将单一的文本内容置于作家的人生长河,用作者一生的经历盘活一篇文章,使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收获自然是厚重的。

2.披沙拣金,二度创生

张老师在使用教材时力求准确把握尊重教材与活用教材的度。一方面他对教材要切己体察,潜心涵咏,把教材读厚。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呈现简约的教学内容。《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这些片段的分隔并不是十分清晰,比如第5自然段写了骆驼的咀嚼,也写了驼铃;第10自然段写了驼毛,也写了拉骆驼人的羊皮袄和驼铃。作者行文流畅,思绪到哪儿,文字就流淌到了哪儿,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脉络。张安龙老师在教学中将思路定位在作者童年生活的4个场景上,即“学咀嚼”“谈驼铃”“想剪驼毛”“问去处”。4个场景的确定使文本内容呈现出清晰的块状结构,理清了文本的主体框架,文章就有了学习的切入点。以这样的点辐射全篇,对于各场景中包容和交叉的地方,都能巧妙地统揽起来,这样就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教师以简驭繁,将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

处理教材不能只关注内容,还要根据开发出来的教学内容,设计精致、简约的教学结构。他认为阅读教学结构的优化是实施有效阅读教学的保证。根据文本特点,他灵活设计,总结出“辐射式”“平行式”“串珠式”等实用性强的教学结构。像《红树林》这样的课文,张老师紧紧抓住“海上奇观”这一中心词,辐射“远观红树林、近赏红树林、红树林的繁殖和精神”3个方面内容,课堂呈现开放、发散的态势;像篇幅较长的《劳动的开端》,作者以时间为序记叙了自己第一次挑煤的经历,把劳动中的艰辛零零散散地表述出来。张老师就以“那是一次怎样的劳动”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发现课文中的一颗颗“珍珠”,用这条线将其串起,建立完整、立体的感性认识,呈现“串珠式”教学结构;一些由并列语段构成的课文,如《我喜欢》,张老师就先和学生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再总结学法,然后学生运用方法自学,呈现“并列式”的教学结构。

文本的二度创生,如沙里淘金,教师只有具备丰厚的学养和专业智慧,才能用好教材。精要的教学内容和简约的教学结构,让张老师的课堂尽显本色语文的魅力,真实自然,纯正平和。

3.以生为本,依学定教

教师解读教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是为学生学习作准备的。因此,教师的解读要寻求与学生相似,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张老师常说:“走进课堂,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解读教材,教师也要蹲下身来与文本平等对话。”这种儿童角色意识,驱使他努力寻找文本与儿童的最佳契合点,运用猜测、想象等儿童乐于接受的形式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如何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教出情趣味,是张老师备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经过课前学情调研,他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活用文本中“后羿射日”这个传说,创造性地设计了“猜一猜后羿射日这个传说是真是假”。这样设计的本意并不在于猜测的结果,而是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读课文,认识太阳的特点,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这样的教学看似简单,实则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教师把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等融入富有情趣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学氛围和谐,学生收获丰实。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解读教材是创造的开始。从眼前看,解读教材是为了上好课;而从长远看,解读教材可以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张安龙老师在一次次有创意的教材解读中丰富了学养,提高了教学品位,也提升了他艺术化使用教材的水准,为形成简约丰厚、素朴醇和的教学风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本色语文:带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亲近母语、浸润传统文化的过程。张安龙老师追求情境、言语和文化融合的本色语文。

(一)营造语文学习情境场——在体悟语文中陶冶情感

张老师认识到,情境不是简单地让课堂变得热闹,而是把一个个鲜明的意象连成整体,形成一种场,形成一种氛围,儿童置身其中,情绪会自觉地与之产生共振共鸣。

朱熹说:“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学《鲸》一课时,张老师请学生欣赏一幅富有创意的漫画:一头鲸在鱼缸里游来游去,主人一边拿着鱼食喂它,一边说:“我家养了一条鲸鱼!” 漫画的离奇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老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读书,到书中找出相关语句,从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了解鲸的特点,反驳漫画的作者,把语言训练和学习说明方法融入其中。

教学《迟到》一课时,张老师抓住课文的空白点,伴着背景音乐,动情地说:“父亲气极了,把女儿狠狠地打了一顿。小海音被打走了,伴着窗外的雨声,孩子的哭声似乎还在父亲耳边回荡着。同学们,此时的父亲心里该是什么滋味啊?他会想些什么呢?” 在背景音乐和教师语言的感染下,学生换位移情,自然地走进父亲的内心。有的学生说爸爸一定会非常后悔,后悔自己一时冲动打了海音;有的说父亲会非常担心,担心女儿会恨他;还有的学生说父亲会非常心疼女儿。

一个个贯穿始终、妙趣横生、感人心怀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走进张老师的课堂,我们能体验到一种素朴醇和的教学“场”,它感染着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畅所欲言地说,平心静气地思,其乐融融地写。这就是情境、言语和文化相融的教学佳境吧!

(二)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在语言训练中提高素养

张安龙老师是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起来的教师,课改初期,他深切感受“非语文”和“泛语文”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障碍。在语文课程改革走向理性回归的道路上,他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体验、对话、探究,更要彰显语文本色,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内容。

1.朗读训练——悟言、想象、动情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张老师具有扎实、深厚的朗读基本功,音色浑厚而富于感染力。教学中他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体验,感悟语言,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生动的视觉表象,进行再造想象,并引发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读出语言的意象、意境和意蕴,读出语言中包蕴的情愫,让言语动起来,让情感跃出纸面。

教学《清平乐·村居》,学习“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时,张老师先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诗句,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儿。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在此基础上,品悟语言亮点,“无赖”和“卧”。尤其是那个“卧”字,学生模仿小儿子,有的仰卧,有的侧卧,有的俯卧,表现小儿自由自在,又通过这个词引发学生想象,小儿还可能摇着小腿,哼着小曲,边玩边剥。这一番切己体察,学生的情感被激活,张老师请学生读出自己心中的小儿,学生动情地读道: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带着情趣、带着想象、带着生活体验读,静态的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画面。

语言学家徐世英先生说:“朗读是活的,是综合、是融贯、是显现,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更能使人感受。”张老师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运用学习语文的传统策略,体现语文学习的简约美。

2.词语教学——品析、感性、深刻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基础,是贯穿小学各个学段语文教学的主线和核心。引导学生比较、品味词语的内在意蕴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获得良好的语感。基于这样的认识,张老师在教学中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词语教学案例:

学习《世纪宝鼎》,学生想当然地认为“鼎上的商周纹饰,浮雕兽面,云纹填底,底座上的上饰56条龙”都是“刻”上去的,张老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了鼎的制造工艺“铸”,学生查字典得知“铸是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再联系上下文,不禁为世纪宝鼎的精湛工艺而叹服。教学《用冰取火》,他把文中的“一筹莫展”和“束手无策”联系起来,以词解词;教学《月光曲》,他请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入情入境地朗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学生在想象中见到了“清幽”之境。

“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维果茨基语)张老师就是在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教学场景中使学生获得词语的“感性的个人含义”,让一个个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

3.学法指导——适度、规律、习惯

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大多关注教师如何教(即研究“教法”),而对如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比较忽视。张老师从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

在学法指导上,张老师讲科学,按语文学习的规律办事,一是在语言学习的活动中习得方法,二是根据年级训练重点学习应该习得的方法,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教学北师大4年级上册《眼睛》这一主题单元,他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如何整理资料,提取信息。他发挥北师大版教材的优势,3年级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4年级培养学生写提纲笔记,5年级培养学生写心得笔记。从3年级开始,他根据课文特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6种方法:借题发挥、段意合并、要素串连、句子扩充、问题概括、理清人物关系。他的学生在用字典,批注,质疑等方面已形成习惯,显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学习方法作支撑,学生的学习行为才可能趋于自主,“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的学习处于半独立或自学的状态时,便是简简单单的,真正醇和的语文教学,这是张老师永恒的追求。

(三)让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在传统文化中寻觅精神家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作为文化本身和文化的载体,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学习和文化滋养的统一。然而,“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自清语)张老师从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将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教学之中,溯本求源,抓住了主流文化。课堂上的他不蔓不枝,以近乎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欣赏文化,享受文化。

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张老师以亲近鼎文化为主题,设计了“欣赏鼎的形态——了解鼎的历史——品悟鼎的价值”三个板块。巧妙地从“鼎”字切入,他先一笔一画地教学生写“鼎”字,反复练习这个字下半部分的笔顺。然后出示“鼎”字的金文,请学生根据象形字猜测鼎的用途。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被激活,有的说像做饭用的锅,有的说像烧香用的香炉,有的说是古人的酒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读文,了解鼎由“炊具发展成礼器,最后成为吉祥物”的历程。整个教学过程没有花哨的形式,学生欣赏着古老素朴的象形文字,心灵浸润在中华五千年悠悠文化长河之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精神和力量。

汉字作为文化的符号,其中蕴涵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是丰厚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张老师把每一个汉字看成一个生命的个体,引领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它的风韵、气质,让汉字变得更加富有灵性。

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张老师从“居”字入手,出示“居”的金文,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式进行儿童化的“说文解字”:“人在屋中是为‘居”“人在檐下是为‘居”。而辛弃疾的这首词也恰好是从“人”和“景”两方面来写的,着力表现人景相融的和谐之境。这个教学环节,看似解题,实为引领学生初入词境。张老师艺术化地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巧妙地把情境、言语、文化融为一体,教学在融合中走向简约,在寻根溯源中彰显丰厚。

猜你喜欢
张老师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张老师喝茶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