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龙 郑 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狼狈、一抡、抄起、倒转……”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品悟词语,感受作者挨了一顿怎样的打。
教学难点:换位移情,体会作者被打后的心情。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仔细读一读课文第11节和第12节,一边读一边圈画相关词语,结合自己的理解,说一说那是一顿怎样的打。
生:我找的是“咻咻”,能发出这种声音,说明鸡毛掸子很硬,抡的速度快,打在作者身上一定很疼。
生:我通过“抄起”感受到这是一顿毒打。
师:换成“拿起”行吗?
生:不行,因为“抄起”可以看出父亲很生气。
生:我找到的词语是“一抡”,可以看出父亲打孩子时很用力。
师:你能做一个“抡”的动作吗?(生做“抡”状。)
师:确实非常用力。看了这个动作,你觉得这“一抡”还表现出什么?
生:还可以看出父亲非常生气。
生:我找到的词语是“拖起”,不是“拉起”说明父亲很用力。
师:这些词都表现出父亲很生气,通过这些词,我们体会到这是一顿怎样的打?
生:这是一顿狠狠的打。
生:这是一顿刻骨铭心的打。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声音和动作的词语,运用换词比较,做动作等方法准确深入地理解词语,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那是一顿怎样的打。这一环节的设置教师意在通过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能更有效地理解感悟课文。
师:作者被父亲打成什么样了?文中哪个词能概括作者被打后的样子。
生:作者被打得“像一只狼狈的小狗”。
师:结合上下文具体说一说,从哪看出作者很狼狈。
生:从“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可以看出作者被打得时间长,从床头滚到床尾,头发一定会很乱,所以是狼狈样。
师:真好,你能把书中的语言变成具体的图画。
生:我从“哭嚎”和“躲避”可以看出狼狈。小作者被爸爸追着打,打得特别狠,所以作者哭得也很伤心,早晨又没来得及洗脸,一抹眼泪,脸上一定是花的,就像是狼狈的小狗。
师:你的理解真到位。
生:我通过“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着”“发着热”看出狼狈,作者的身上布满了很多条伤痕,被打得很惨。
师:通过这些词语,在你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小海音?
生:我看到了一个可怜的小海音。她头发散乱、身上伤痕累累。
生:我看到了一个伤心的小海音,被打之后还要冒着雨去上学,太惨了。
评析:教师通过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狼狈”,并用一个词串联起文中那些具体的描写,再由“狼狈”引发想象。用“象”架起言与意之间的桥梁。
师:是啊,的确太惨了。同学们,你们挨过打吗?
生:挨过。
师:假如你就是刚刚被父亲狠狠打过的小海音,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去上学,你会是什么心情,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父亲为什么那么重地打我?
师:打得太重了,不应该呀。
生:我想每次都这样,为什么这次打得这么重?
师:不明白呀。
生:起来晚了,说几句就行了,为什么要打我呀?
生:以前起来晚了也没这样啊?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打我这么狠,这雨天好像就是我的心情。
生:我讨厌父亲,我讨厌父亲!为什么这样打我?
师:讨厌,甚至对父亲有些怨恨。
总评:
理解是阅读的重要能力,培养学生敏锐、准确、深刻的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张老师在本篇教学片段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其中有两点值得借鉴:
1.渗透理解语言的方法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我们能看到教师根据学情,在不经意的引导中,渗透了换词比较,动用体验,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透过语言文字,学生深切感受到那的确是一顿毒打。在众多的词语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狼狈”,以一个词带多个词,用课文中的“鼓起”“红肿”“发着热”等词语解释“狼狈”,再由此展开想象,学生的眼前自然地浮现出一个被打后的孩子的惨状,那丰富的想象让“狼狈”这个含义单一的词语生动起来,活跃起来。
2.遵循理解语言的规律
教师在语言和语言表达的意之间架起一座桥——象。理解语言时,学生经历了“言——象——意”的过程。如:学习“一抡”时,学生只感受到力量大,当看到“一抡”的动作时,学生立即意会了这个词还写出父亲生气的样子。这就是“象”发挥的独特作用。“象”把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让语言与读者相遇,从而意会语言中承载的丰富内涵,领悟语言的意。当然,呈现“象”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张老师就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选取恰当的方法,如:做动作、想象画面等。
(本课在哈尔滨市第八批骨干教师小学语文学科培训会上作教学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