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昌
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应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如下目标: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
医院的交通流线是否通畅,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为和就医流线的便捷和效率。医院的交通组织,除应符合一般的交通组织原理外,还应符合医院的医疗流程,并充分考虑到医院组织模式的可变性,为医疗流程的变化留有余地。组织便捷的建筑外部交通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在 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静态交通主要是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两种。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本期策划从几个方法考虑:
总平面布置中可考虑急诊与门诊入口分设, 单独留出急诊“ 绿色通道”,利用目前建筑设计中主入口往往设在2层的做法,考虑人车分 流,人与车流分别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立体分流。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入口,突现医患分流。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入地下。设计流畅的建筑内部交通 ,在医院建筑的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 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交通组织中,也要动态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