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 息
曾经有一次,先生和父亲聊天。
父亲的英文好的了不得,所以当这一对翁婿在一起时,因为没有了任何语言的障碍,总是有很多的话说。唯一的缺憾是父亲因多年前脑溢血后耳力下降了很多,两人之间的谈话有时听着像站在城楼上喊话。父亲在我婚礼上的讲话,先生总说听起来像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那著名的建国宣言,声音洪亮而威严。
父亲很喜欢他的这个外国女婿。喜欢他的性格、为人、幽默,豁达。父亲说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人,温文尔雅绅士一般,但却没有英国人的呆板和郁郁寡欢。惟有一件事父亲真的不喜欢,可先生却总是情不自禁改不了。先生高兴的时候,总会拍着父亲的肩膀用中文管他叫“哥儿们”,父亲觉得这样有些没大没小,失了体统。而先生很喜欢这个北京方言,觉得用它就透着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关系不一般。
夏日的塞外院落,葡萄藤顺着支架蔓延着,郁郁葱葱的,席间有微风袭来,令人很是舒爽。
父亲吃着西瓜和先生无事闲谈。他一边仔细地用牙签挑着瓜瓤中乌黑的瓜子,一边笑眯眯地对先生说:我老了,以后就只有靠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了。我现在就盼着退休,退休了我就可以今天在儿子那里住几天,过一段再到女儿那里住几天,该享享儿女们的福了。
先生很高兴,说:你随时来吧,家里有的是地方。
父亲也很高兴,觉得这个外国的女婿还很孝顺。
突然,先生又补了一句:可要抓紧,要是我们有了孩子,那时就顾不上你了。
父亲把一瓣儿剔掉瓜子的西瓜递给先生。他知道先生不爱吃任何需再次加工的食物,例如排骨、带骨头的鸡丁、鱼和虾(虾仁除外),螃蟹贝蚌等更是绝对不沾手。
先生接过,道了谢,又把它轻轻地放在了茶几上,并不吃。这是典型的先生,不拂你面子,但也不勉强自己。
只听先生话锋一转,问父亲:你为什么要靠你的儿子和女儿呢?你的国家和你的党为什么不养你?你为它们辛苦了一辈子,不是该它们来养你了吗?它们干什么去了呢?
父亲愣了一下。我了解父亲,他是觉得这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问得就很奇怪。
父亲说:人老了,就是要靠儿女的啊,谁家的孩子不养老人呢?那是不孝顺的,也是不对的。都不养老人,那老年人不就没人管了嘛,生个病住个院什么的,不靠孩子靠谁呢?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父亲教了一辈子的书,讲道理是刻在骨子里的,随手拈来。
先生说:爱幼是应该的,尊老就未必了。尊敬是要自己赢得的,不是靠别人给与的。你要想得到他人的尊敬,首先要尊敬别人。如果我的父亲杀了人,或者某个人的父亲是个强奸犯,或者有人的父亲贪污腐败,那他怎么可能让儿女们来尊敬他呢?
父亲说:这个社会要是都不尊敬老人,都不赡养老人,那老人们干吗要生养你们呢?老人辛苦一辈子把你们养大了,等自己丧失劳动能力了,就得在家里坐着等死吗?那老有所养体现在哪里了呢?
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呀,你有国家养你啊,你又没有缺胳膊少腿,为什么会等死呢?老有所养是说老了有国家来养啊。你算算,你这一辈子给你的政府你的党你的国家一共干了多少年?四十年有了吧!
父亲环顾了四周,看着我们围坐一旁的几个姊妹一眼,警告性地说:他们忙我理解,那谁不忙呢?但是再忙,照顾我也应该是他们的义务和职责。天下哪有孩子不照顾老人的道理?那不就是不孝甚至忤逆吗?
父亲的言辞中开始有些许不悦。
先生说:他们是可以照顾你……
父亲不高兴地打断了先生说:他们?难道就没有你的份儿吗?
先生赶紧纠正:有,有,当然有。我们可以……我们可以照顾你,那是我们有好品格和好心意,那也得是我们愿意。可是从你这里就不应该有这个我们必须要照顾你的想法。照顾老人应该是社会的事情,是政府的事情,是你的党的事情,怎么会是你的孩子的事情呢?她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得照顾,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呢?
父亲从大学毕业那天起就站在三尺讲堂上,吃了一辈子粉笔灰,辛苦了一辈子,终于要退休了,当和孩子们谈起自己的打算时,没有想到会被自己的外国女婿给来了这么一通完全不能接受的说道,脑筋自那以后很久都没有转过来。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语重心长地说:我养了他们一辈子,把他们一个个拉扯大,个个出息得人五人六的,容易吗?我抚养他们成人,我尽了我的义务,现在就是他们该尽义务的时候了。
先生说:可是,谁也没有要求你生他们呀。你问问他们,是哪个说过“求你们把我们生出来”这样的话?是你自己决定要孩子的啊,是你决定承担这个义务,而且孩子们带给了你一个全新的生活,给了你乐趣,给了你快乐,给了你作为父亲的骄傲。既然生了自然要养啊,这些都是你自己决定的啊,有谁强迫你了呢?
父亲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语气里开始明显地有些抬杠和生气的意思。
父亲说:那按照你的逻辑,我就应该一生下他们来,就不管不顾,让他们饿死、溺死、或者自生自灭?不管他们不尽义务,这样他们今天也就可以不管我,不尽他们自己的义务。
先生不依不饶:那不行,那样你就会是个杀人犯,是不尽责的父亲,是会上法庭蹲监狱的。你可以选择不要孩子,但一旦选择生下孩子,你就要尽父亲的责任和义务,那是你的选择。否则整个社会都不会饶恕你,你也要付出代价。
哪里有这样的混账逻辑?父亲说,要求我管孩子,却不能要求孩子管我?你就不管你的爹娘吗?
父亲俨然很是生气,为这个混账逻辑和混账说法。
先生说:我妈妈在天堂,我父亲由社会管。逢年过节我会去看他。但住院医疗等都有社会的福利机构和保险公司在管。我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要和我一起过的话,他也不愿意跟我一起过,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话题。英国的老人都是自己过,很少见老人孩子在一家过日子的。不仅如此,如果我要是回家一个星期不走,我父亲会总是问我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走,他希望我看看他就走,别打乱了他自己的生活。
先生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公公)退休后独居在家。每天侍弄他前后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切些新鲜的腌肉给经常光顾他的屋檐的海鸟。周末的时候,就约着几个城中的老友酒吧见面,喝酒聊天,生活很是有规律。
公公曾经患上了严重的肾病,严重的那一年还经常地要到医院去透析和治疗,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到了透析的日子,社区医院的车子就按时在家门前等候,把他按到医院,由大夫和护士还有社区的护工负责为他做透析和治疗,完事后再把他送回家里。护工还经常上门来替他采买一些家居什物,这样地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他停止透析,社区的护工还经常地来家里了解情况。
公公刚刚退休的那段时间,在家中闲坐的时候,有人敲门问是不是威廉姆斯先生家。公公回答说是。于是就从车上下来了两个工人,把公公家里的台阶改成了斜坡,把卫生间里的浴缸和马桶边上都给加上了能站起来的扶手,后院台阶改建成缓缓的斜坡,也给加了扶手栏杆。原来社区的福利系统已经从公公退休的地方工厂掌握了公公退休的情况,统一地给退休老人们做了安排。
最近,公公刚刚在电话里告诉我们,政府又要给每位上七十岁的老人家里,更换自动煤气警报设施,以防老人行动不便和耳聋眼花引起的火灾。
英国的社会福利待遇在整个的西方国家都是名列前位的,难怪先生和父亲有这样的对话。
父亲长叹一声说:你去问问你的太太,她以后养不养我?
先生看了我一眼说:养你,是说明她人好;不养你,你也不应该去怨她。她又有工作,又有家庭,将来还会有孩子,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呢?你应该去找你的党和你的政府。实际上你都不用去找他们,这些都应该是你应得的,也是他们应该做的。
父亲看两人之间实在无法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也无心恋战,摇着头说了一句:庶子不可同日而语。
先生问我什么意思,我说:就是说开饭了,让你去准备碗筷。
我看着有些不高兴的父亲,说:您就别跟他讲这些道理了,他的国家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就像中国的老人都是你这样的想法一样,你们确实是说不通的,能互相理解就不错了。
在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伦理和体系中长大的两个人,在养老这个问题上实在没有共同语言,也真的没有法子说通。
(摘自《乡土》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