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军 张 林
中图分类号:X31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西部生态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尽快实施生态补偿战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以及实施生态补偿战略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战略以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战略
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生态补偿战略出台。
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现状
(一)生态系统脆弱
水土流失量大、面积广。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区域。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和植被的破坏依然在持续,目前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
沙漠面积持续扩大。我国是亚洲沙质荒漠广泛发育的地区,沙漠和沙地广布于荒漠和半荒漠及草原地区,总面积达17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7.85%,90%以上分布在西北地区。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沙漠化面积已达2133万公顷,而且每年还在以1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
湖泊、湿地退化问题突出。近50年来,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从536万公顷减少到113万公顷,锐减了79%。我国内陆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的湖水水位持续下降,并且西藏最大的湖泊纳木措的湖水水面每年也在缩小。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湖泊湿地退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水资源问题严重。河流断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突出的环境问题,黄河自1972年首次出现断流以来,连续多年发生断流,而且断流的频次还在不断增加。甘肃、宁夏、陕西等省是严重缺水的地区;而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等是人均水资源量比较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也是西部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二)经济系统落后
总体来看,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东部有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成熟阶段,而广大西部地区则仍然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期过渡的阶段,资源性初级结构单一,已与东部发达地区呈现出质的差异和量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西部地区总体经济水平低下。截至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GDP总和为35441亿,仅占全国GDP的17%。西部人均GDP为114132元,约为东部地区的(285090元)40%。
(三)脆弱的生态系统与落后的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
西部脆弱的生态系统加重了经济系统的压力,而经济系统反过来也会受到生态系统的影响,人们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又进一步的向自然进行“掠夺”,必然导致“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低产多灾”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圈。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贫困。西部地区由于贫富悬殊,偏远地区贫困人口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巨大。为了满足人们对生产和基本生活的需要,摆脱贫困,西部地区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结果形成脆弱的生态系统与落后的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理论是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环境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
1.负外部性效益分析。本文以造纸厂为例来分析负外部性效应。造纸厂在生产纸的过程中,会向河中排放大量废水,由此造成下游居民的健康伤害,这就是负外部性。正是这种负外部性的存在,造纸厂生产纸的成本就包括生产者的私人成本(MPC)和给下游地区居民造成危害的成本(MSC)(见图1)。图1表示的就是生态功能被破坏和丧失与生态环境破坏者的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造纸厂应该支付的生态补偿量,即它所造成的生态服务的破坏量。由于造纸厂在支付了阴影部分的生态补偿量后,仍然会造成Q*水平的生态服务破坏,所以应该根据相关的生态补偿原则,追加造纸厂承担相应的生态责任。
2.正外部性效益分析。本文以保护者植树造林会改善生态环境为例来分析正外部性效益。该行为保护了生态环境,所以其边际社会效益就会大于边际私人收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者植树造林所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量是Q1,对应的边际成本是P1(见图2)。但是如果政府或者受益方向保护者提出更高水平的Q*的保护水平时,则应该向保护者提供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的收益补偿,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保护者有利可图,以便激励保护者进行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公共物品理论
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纯粹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当某个人来使用这个产品时,并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使用的减少。生态环境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是人们普遍的共识。
一方面,生态产品生产者由于缺乏激励机制而放弃生态再生产;另一方面,破坏生态环境由于不必足额付出相应的成本而造就了一大批“搭便车”队伍。从社会宏观层面来看,以生态破坏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社会总福利的损失。因而应该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强调主体责任、公平的管理原则,并加大对公共支出的支持力度。
(三)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严重的遭到破坏,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价值。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一旦成为人们牟取利益的条件,它就成为可以带来更大价值的价值,就被资本化了。生态资本作为资本的表现形态,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即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经济效益。而生态作为公共物品,必须要注重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人际和谐、秩序井然上。因此,人们在制定与生态系统管理有关的决策时,既要考虑人类福祉,又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补偿战略的必要性
(一)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实施生态补偿战略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行的必然产物,它运用“资源价值论”的观点来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西部现在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如果继续沿用“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必然会造成西部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尽快构建西部生态补偿战略。
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决定了实施生态补偿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实施西部生态补偿战略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政府转移支付等方式对贫困地区进行资助,确立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以协调地区间的生态补偿能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
(二)促进西部地区间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政府转移支付、跨地区的环境管理体制构建、环境资源评估和测算、环境资源运行和监督以及“异地开发”等手段和方法来减轻环境破坏的压力,贫困地区也可以通过自身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既有因为保护环境而遭受损失的群体,也有因为受益于生态环境的群体,这样,他们在资源和利益的分配上也必然出现分歧,生态补偿战略作为重新分配资源和利益的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实施全国性跨区域协调的生态服务补偿战略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解决东中西部发展失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
西部地区完善生态补偿战略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绿色GDP核算机制
传统的GDP只是单纯的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没有把资源和环境破坏统计到国民经济核算中,因而不能计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损失的情况。因此要尽快在西部建立绿色GDP核算机制,将万元产值主要原材料消耗、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万元产值“三废”排放总量等指标引入现有的统计范围,为生态补偿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估算体系,实现西部地区环境社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选取优先领域和区域试点示范
根据目前西部的研究基础和实际情况,优先选取一些具有一定基础的区域和类型进行试点示范,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来推进生态补偿的实质性进展,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推进生态补偿战略的实施。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禁止和限制的开发区,但是目前地区投资渠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应尽快完善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地方和当地居民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三)通过市场化机制筹措生态补偿资金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目前仍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生态补偿措施,而这对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生态补偿不能单靠政府补贴,西部的生态补偿战略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健全新的补偿途径。通过社会公众补偿、社会捐赠、发行生态福利彩票、争取国际援助等多种途径筹集生态补偿资金,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和政府间的优惠贷款,寻求相关专家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把生态补偿战略纳入法制化轨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为了确保能长期、稳定地通过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的支持, 要加强生态保护立法,为实施生态补偿战略提供法律依据和根本保证。从法律上明确各地区保护的责任与补偿的义务,解决在实际操作中补偿责任难以明确的问题,从法律上确定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等,真正使生态补偿在法制化轨道上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孔祥杰.西部生态经济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2002
2.毛志锋等.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4
3.武晓明.西部地区生态资本价值与积累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