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林
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模块化教学”风起云涌,尤其是在强调实训操作的一些职业院校更加突出,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中。
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块化教学实施的前提
1.教材内容内部之间的整合。进行实践时所使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修订版教材,包括15章内容,内容非常详细丰富,但显得分散,前后联系不太紧密,为了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将其进行了优化重组,打破现有教材的局限,形成了新的模块。
2.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整合。学生实际包括政治理论素养和生活体验,系统科学安排后的模块能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运用,唤起学生已有的或正在拥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学生进入模块化情境并进行有效的探究,引发共鸣,获得学习的兴趣。
3.教材与教材之外信息材料的整合。有三种途径:一是对现有的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行重组、保留或适当删减;二是在此基础上增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三是利用来自网络、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等的鲜活材料,组成新的模块。
4.教师的选择。教师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模块化教学的成败,所以,教师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专业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如在第一部分理论成果论的讲述方面,教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等知识,以及对伟人的生平、人格魅力及伟大贡献了如指掌,否则很难胜任。(2)教师性格,需活泼开朗,善于沟通与交流,能尊重理解学生,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教材的内容。教材共有十五章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内容相对不感兴趣,章节稍显零乱,于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将第一章到第七章节组合成“理论成果模块”,分别讲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及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将第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章节重组为“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模块”,重点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依靠力量、领导核心以及这一模式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将十二、十三章重组为“祖国统一模块”,讲述祖国统一的历史、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中国如何处理对外关系等等;最后独立设计时政热点模块。经过模块化内容重组,既可以使内容自称体系,还可理论联系实际,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将时政热点探讨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引发学生共鸣,升华了爱国自豪感和责任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2.教学内容模块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重构为三大模块,每一模块下又分诸多子模块,总体更系统,更严密,更具有逻辑性。具体如下:
模块一:理论成果(第1-7章)(24学时)
包括:(1)革命
(2)改革
(3)富强
(4)发展
模块二:“中国模式”(第8、9、10、11、14、15章)(20学时)
包括:(1)特色经济
(2)特色政治
(3)特色文化
(4)特色领导核心
(5)和谐社会
模块三:祖国统一(第12、13章)(8学时)
包括:(1)一国两制
(2)台湾问题
(3)恐怖主义
(4)中国外交
三、模块化教学实施效果
1.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
2.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3.教师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新鲜感强,教师队伍信心大增,为其他同行教师树立了榜样。
四、“思政课”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1.配备高专业水平教师。目前,不少院校教师不专业,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帮助解决剩余教师的课程。同时,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这种课可有可无,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的专业水平要熟练,专业钻研较深,且驾驭课本内容、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
2.大力开发校本教材。目前的教材都是在完整的课程观下编写的,讲究知识的完整性,是不太适合模块化教学的,这是限制模块化教学推行的一个障碍。学校应组织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适合自己的教材的开发和编写。
3.教师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讲究分工合作,经常沟通交流,合作协调。
4.模块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推行“无界化理念”,实行“资源共享”。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和计划,以免发生时间上、师资上的冲突。
模块化教学并不是实训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专利,只要操作得当,思想政治理论课亦可推行这一教学模式,且能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大大提高教学实效性。
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