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闻平
一、教师对学生自学要有明确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学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平时教师需要讲几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不到十分钟就可以了。课堂上学生往往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上就能掌握了。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知识,本身就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大的肯定。
二、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本
1.领读阶段。此阶段可采用逐句领读加解释的方法串读、串讲,并概括每一段的要点,使学生通过诵读找到问题的答案。一些定义、法则等,教师往往不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而是让学生拿着笔读书并在书上画。这样,复习的时候学生知道到哪里去找知识。
2.出示自学提纲导读阶段。此阶段首先教会学生阅读。学生在“读”时往往抓不住中心,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领会不深。有些学生贪多求快,走马观花,急于做练习,个别学生还偷懒不读。因此,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非常重要。要使学生学会“三读”,即“粗读、细读、精读”。自学提纲的出示要因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而定,不是所有的课型都一定适合设置自学提纲,如例题的教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尝试着做,最后再看书对照。读例题时要侧重和自己做的进行比较,重点圈出自己漏掉的步骤和错误的地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如分式自学目标:(1)能说出分式的意义;(2)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会正确区分整式与分式;(3)能说出一个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组织学生自学的每个阶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如在学生独立自学阶段,对于概念较多、知识比较零散的内容也可以用出示自学提纲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达到离开拐棍自己走的程度,其学习能力往往是惊人的,许多学生能够超前自学,全班学生的学习都可以自定步调,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学得好的可以帮助学得差的,更好的进行“兵教兵”。课堂上可以使学到的知识深化、系统化。
总之,在指导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把书当成自己的老师;学会整理,把知识系统化;学会迁移,用类比、化归、对比、实验等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学会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学会探索,发现新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作者单位:青海省乌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