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的新点子

2009-09-30 05:25李行君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学科学校

王 冲 李行君

学校办学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前些年来,我们在抓质量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办法上却很乏力,硬措施较少,效果也始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管理没有系统化、规范化,部门参与力度小,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在管理上走入了盲区,教学研究活动多数流于形式,不少工作都浮在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缺少“精细化管理”;三是分工不具体,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走过场的多,办实事的少;四是不少教师主观上不努力,客观上怪罪生源差,加上分“快慢班”带来的消极影响,害苦了大多数学生,惰死了大多数教师。忙的忙,耍的耍,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没有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多数老师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全面提高质量成了一句空话。

近一年来,我们重新唱响一句口号——“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实施有选择无淘汰的教育”,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号召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取胜、质量发展的观念,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们大胆尝试了“三挂一包”的管理新点子,即学校抓班子成员,班子成员抓年级、抓学科、抓教师,教师齐心协力抓学生,构建起了“分层逐级管理”的新模式。通过尝试新的管理办法,追求“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这个目标。这种管理模式在促进教师加强责任感和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习成绩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初步得到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赞誉和认同。

一、坚持学校领导挂靠年级,整体把握年级发展动向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地理环境、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生来源等多方面处于劣势,如果某个年级某一次在升学考试中落败,不仅要降低群众的信誉度,而且要严重挫伤学校自身办学的积极性,教育质量就很有可能从此大幅度滑坡而形成恶性循环,更无法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对各个年级起到宏观上的调控作用,确保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各个年级的“起跑线”基本相同,有均衡发展的基础,都有优势的出现,都有潜力可挖,都有竞争的实力,我们让学校领导深入到各个年级中去,并要求挂靠年级领导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总体规划年级师资、班级设置、发展目标,在年级组长、班级、教师与学校之间起好桥梁、纽带作用,对年级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2.策划、督促年级组定期召开本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会,研讨教育、教学工作,检查年级发展目标落实情况,组织本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校组织的各次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并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

3.经常性深入年级组、班级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交行政会研究解决。

4.指导年级教学工作,对工作完成出色的教师予以表扬,对工作完成情况较差的教师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保证优生的稳定发展和提高。

5.做好年级的稳定工作,督促教师、班级开展安全常规、教学常规工作,协调处理本年级内的事务工作,保证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二、坚持学校领导挂靠学科,全面把握学科发展水平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开齐开足课程、课时,促进学科协调发展,有效根治薄弱学科。学校所有领导都参与到学科(包括艺术、社会实践等)教学管理活动中去,积极主动配合学科教研组和组内的科任教师,及时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教师业务指导,力求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挂靠学科的领导,人人承担一个学科教学的指导和研究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定期与不定期深入各班听挂靠学科的随堂课,认真反馈听课意见,本人的听课笔记交教务处盖章登记,并与教研组长一道对学科教师的教学作出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每周星期五对本组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签名,并标明检查时间,书写简要的评语,然后转达于教务处登记考核。

3.牵头、督促学科组每周定时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个单元开展一次集体备课、上好一堂综合实践课、开展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带领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鞭策教师“交流、合作、实践、反思、引领、创新”。(期末由教科室查、收书面材料进行评价考核)

4.认真检查各科任教师的作业批改及辅导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作业量要严格控制,对作业量太少或作业量过大的教师要及时反馈信息,并督促其改正,将检查评价结果以书面的方式交教务处登记备案。

5.通过深入调研,为年级分析会或学科分析会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6.在三年内,牵头、组织、实施一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力争结题。

三、坚持学校领导挂靠教师,确保教师队伍发展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挂靠教师队伍的工作由学校校级领导担任,侧重于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和要求如下:

1.将全校的教师按照“老中青”不同年龄特点和男女数量合理进行分组,指定(或抽签)确定一名挂靠校长或副校长,与之形成帮扶“结队”关系。

2.由挂靠领导每月至少与一名挂靠对象教师进行一次交谈,交谈内容要有侧重点、要有利于激发教师热情、激励教师斗志,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和目的。谈话后要有笔记,原则上有被谈话人的签名。

3.每期开展“六个一”活动,举办一次师德师风建设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组织一次挂靠组之间的友谊竞赛,在组内选拔一名最佳教师,带领组内教师开展一次“访贫问苦”活动,带领组内教师开展一次观摩学习或考察活动,督促组内教师写一篇心得体会(或经验文章)。

4.对照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对组内教师认真考评,并组织填写教师思想、业务档案。

四、坚持教师挂靠学生,研究学生发展状况

我校当前的教育对象中有较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生源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缺少家庭教育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为了补充家庭教育这块空白,及时发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将课堂教学无限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去,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有效根治学生的薄弱(或偏科)学科现象,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思想上的实际问题。我校采取“定向包干辅导”的办法,让教师当“代班家长”,具体做法如下:

1.将一个班的全体学生或大部分学生按照考试成绩(总成绩)平均分成小组,由班里所有任科教师抽签,落实培优包干辅导对象,建立师生间的“亲情对子”关系。

2.由教务处根据学生初始成绩初步(意向性)确定升学层次(发展目标),建立追踪档案,即建立“留守生”与“潜能生”档案,每次考试后将小组内的全部学生的学科成绩和升降情况通报给辅导教师。

3.辅导教师针对学生各科发展及学生的思想情况开展两项工作:一是找学生个别谈话,及时予以鼓励,或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或给学生提出下阶段的建议;二是及时填发“补弱通知单”,衔接相关的任课教师,与任课教师一道研究补救措施,让“滑坡”的学生与任课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进行“友情谈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促进和提高。

4.各科任课教师必须配合挂靠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采用分层教学的办法,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适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以上仅仅是我校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尚需各个层面的管理工作者和全体教师不断努力探索,坚持以人为本,克难奋进,策马扬鞭,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汤中质量品牌,谱写汤中明天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单位:开县温汤井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学科学校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超学科”来啦
学校推介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