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涯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教育

2009-09-30 07:55白玉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心理健康

白玉萍

〔摘要〕生涯教育源于职业指导,但生涯教育的内涵远比职业指导更丰富,生涯教育不限于职业选择,而是扩展到了对全部人生历程和发展的关注。应将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实现生涯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生涯;生涯教育;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16-02

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要靠行政领导支持,学校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个人修养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帮助,同时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途径。生涯教育强调从未来和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体一生,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并实现自我价值。生涯教育符合学生成才成长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将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涯教育概念解读

生涯教育源于西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书籍报刊杂志及网络上对生涯教育有关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表述,甚至在有些公开出版物中作者本身的理解就含混不明,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澄清。

1.生涯与职业。生涯(Career),从字面意思来看是生计、生活、生命历程的意思,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在日常表述中,人们习惯于把生涯与某种职业联系在一起,比如:教书生涯、舞台生涯。但生涯与职业有很大区别。生涯不仅包括职业选择和发展,还包括与职业相关的一生的经验与活动,如休闲活动、社交活动选择等,即生涯是个人一生职业、休闲、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历程中的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正如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舒伯(Donald E.Super,1970)所指出的,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型态。

2.什么是生涯教育。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包含个人一生全部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都属于生涯教育的范围,是终身教育。狭义的生涯教育是指学校内实施的以达成生涯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手段。我们所说的生涯教育一般是指后者。

生涯教育源于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帮助年轻人做好就职准备,使他们能够进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后来,人们发现,职业发展与人生中的其他经验和活动密切相关,职业辅导应从只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和以提供信息为主转变为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应以毕生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职业辅导,将职业行为置于人类发展的整体架构中加以考察,不能局限于静态的、单一时间点的职业选择。1971年,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Sidney.P.Marland)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指出“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生涯教育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然而职业教育并不是生涯教育的全部。职业教育主要是给予受教育者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而生涯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绝非只是找一份工作而已。生涯教育一是生涯认知,包括个体对自我、职业角色、社会角色、社会行为及自身应负的责任等方面的认识,重点是促进受教育者自我了解、自我接受,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及良好的品德、价值观。二是生涯探索,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工作世界,激发对工作世界的好奇心,增进对不同类型的工作角色的了解,探索有关生涯选择的重要因素,掌握一定的生涯决策和规划的技能。三是生涯准备,进一步掌握进入某一个行业所需的知识和相关的职业道德,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和个体自身需求,明了自身能力倾向、对职业的兴趣和价值倾向,运用社会资源与个人潜能,通过社会实践中的体验活动,增进受教育者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目标,并满足社会的需要。

生涯教育也称之为生涯辅导或生涯规划,三者大体的含义是等同的,只是由于使用语境的不同以及出发角度和强调的重点的不同。顾名思义,生涯教育强调“教育”,是灌输给受教育者有关生涯的理念,培养其相应的品质与能力;生涯辅导强调“辅导”即“咨询”,是在互动中促成受导者的自我察觉与领悟;生涯规划强调“规划”,通过选择,制定未来发展的计划策略。

二、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1.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适应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生涯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顺应学生的兴趣意愿,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我,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性格、能力、资源、限制以及其他品质,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和劳动世界),特别是了解各种职业成功所必备的要求与条件、优缺点、薪酬、机会以及发展前途。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2.促进学生明确人生奋斗目标。目标是灯塔,是指南针,有了目标,就避免了盲目乱撞,就避免了事倍功半,就能指引个体在明确的路径上更高效地发展。生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目标管理,它引领生涯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树立未来生涯的目标,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学习在未来面对升学、就业、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人生伴侣等大大小小的各种人生选择时,澄清自己的生涯期望,做出趋近自己生涯目标的选择,或坚定意志,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理想实现;或者及时转向,重新定位,在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有些人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到学校毕业时或选择工作时再考虑也不晚。须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绝不是到了从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生涯教育的需要,而是从小开始,就要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树立生涯发展的目标。学校生涯教育与辅导应面向所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持续地进行。

3.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生涯是生命意义实践的历程。简单地说,生涯就是“怎样度过一辈子”。生涯教育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个体所拥有的各种发展资源进行评估,学会科学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地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与职业指导相比,生涯教育具有更加广阔的社会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生涯辅导不仅关注职业的适切性和个人潜能的呈现与提升,而且包含了对个体全方位的生活方式的关怀,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关注个人生命意义的实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促进解决当今青少年学生存在于理想、信念、自我实现中的种种迷茫与困惑,使学生既放眼未来又立足当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和社会位置;建立积极的生涯发展观念并掌握一定的生涯发展能力,有利于全体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人格,在不同的领域展现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收获各自的成功、快乐和幸福。

三、实现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正所谓“未雨绸缪”,生涯规划宜早不宜迟。如果说小学阶段尚早,中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与辅导就十分必要了。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职业发展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关键期。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舒伯(Donald E.Super)把人的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生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衰退期(65岁以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中学阶段是生涯发展的重要阶段,个体在18岁之前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就包含发展职业想象能力、培养职业兴趣和能力等内容。错过这个关键时期会对人的一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生涯教育和生涯辅导仅出现在大学,被称为“就业指导”。在中小学进行生涯教育的寥若晨星。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小学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讨论职业生涯是学生大学毕业时的事。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多数中学生在考大学及其专业选择的过程,表现得不知所措,往往依赖父母作出决定。等到进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发现自己缺乏兴趣或不能胜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造成极大苦恼和遗憾。

如前所述,生涯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工作,而是决定人们怎样生活的贯穿一生的过程,涵盖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和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生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不是职业也不是生存而是人生。中小学生处于探索、确定和进行职业选择的基础期与关键时期,是进行生涯发展规划的最佳时期。

生涯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前进方向,适应未来环境,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加之考虑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各种科目争相挤占课时,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生涯教育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构建一套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或称之为: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与教育活动体系,重视学科渗透与氛围营造,倡导家校协同共同育人,实现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稿件编号:090725003)

参考文献:

[1]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科学研究,2008,(9).

[3]李金碧.中小学生生涯发展辅导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4]刘辉.中学生涯教育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3).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100101,电邮:xinling1970@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生涯心理健康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