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尊重、信任

2009-09-29 09:56黄全荫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英语老师信任

黄全荫

“学困生”是学生队伍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行为习惯上容易与同学、老师发生矛盾,迟到、旷课、逃学、离家出走;在学习习惯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上课不专心,不按时完成作业。虽然他们在学生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对校风、班风建设却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站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对社会的整体素质负责的立场上,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平等是转化学困生的桥梁

我曾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我刚走进教师办公室,一位班主任就冲着我说:“校长,这个学生我教不了,你把他调到其他班吧!每次上英语课他都在睡觉,每次作业都不完成,还用粗话骂老师,今天他不向我道歉,我就坚决不让他上课。”为了做好学生工作,我把他请到我的办公室。考虑到他已站了2个多小时,我搬来椅子让他坐下,给他倒了杯水。他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问其原因,他说:“老师让我站了两节课都没让我坐下,你不但让我坐下,还为我倒来开水,我很感动。”为了让他松弛下来,我先跟他聊天,问他的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等,然后才了解他的学习情况,他说最喜欢上数学课,我表扬了他的数学成绩,并鼓励他在数学学习上再上一个台阶。此时,我再向他了解上英语课睡觉等问题。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下,他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一次上英语课,他赶做数学作业,被英语老师没收了作业本,以致受到数学老师的批评。而他旁边一个班干部也在做其他作业,英语老师却视而不见。为了报复英语老师,他开始故意不完成英语作业,不听英语课,考试故意交白卷。

为了纠正他的不良心理,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调控情绪的故事,例如《史记 管晏列传》“管鲍之交”、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化敌为友、清朝康熙年间张英化干戈为玉帛,并装订成册送给他阅读。结果,他每读完一个故事,就写一篇读后感给我。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工作,他的情绪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开始认识错误,主动向英语老师道歉,而英语老师也能反省自己的失误,在平等的交流中,师生间的坚冰融化了,后来他还成为了英语科代表。

通过赏识树立学困生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位同学,无论是上课或下课,他几乎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不与同学交往,问其原因,他说:“同学都不愿意与我讲话,我也不知道与同学讲什么。”他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政治成绩只有38分,但已是会考4科中成绩最好的一门。上政治课时,我说:“我们班在本次期中考试以平均分72分的成绩名列全级第一位,超过区平均分0.5分,比同级第二名的班多了2分,比同级第三名的班多了4分。请同学们猜猜,使我们班政治成绩超区线并获全级第一名,最大功劳的是哪一位同学?”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宣布:“最大功劳的是某某同学。”全班同学一脸愕然。接着我说明,某某同学虽然只有38分,但如果他只考了37分,我们就不可能超过区平均分;如果他考了35分,我们也不可能获级的第一名;如果他考了30分,我们就可能跌到级的第4位。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给这位同学极大的鼓励,下课后,我继续找这位同学谈心,并希望他在期末考试中超越自己,考出更好的成绩,他说:“老师,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第一次被老师表扬,也是第一次听到同学给自己的掌声,我一定会学好政治,不辜负同学和老师的期望。”为了巩固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上课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指定一位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使他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悦。此后,该同学一改常态,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间主动接触同学,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进步之星”奖。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也从原来全级的310位上升到全级的195位,前进了115名。

给学困生更多的信任

学困生的特点之一就是管不住自己,于是我们的教育往往是通过外压式的强制管理,使学困生“服管”。但这种方式往往只管住了学困生的一时一事,一旦脱离了这种管理模式,他们又会故态复萌。这样的结果,既扼杀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阻断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信任是有利于学困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最有效的手段,信任可以强化学困生发挥自我潜能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是激发学困生振奋向上,追求进步的“妙药”。

有位学困生文化课基础很差,连家长都绝望地放弃了他。除了体育运动和体育课,他对其它学科毫无兴趣,组织纪律涣散,无心向学。为了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根据他的体育特长和兴趣,我推荐他参加了学校足球队。为了参加足球队每天的训练,他每天都能按时回校上课。根据他的训练态度和能力,我又举荐他为队长。平时组织纪律涣散的他居然向全体队员提出了按时到球场参加训练的要求。在大家的努力下,足球队取得了广州市中学生“市长杯”比赛的亚军。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让他当上班级体育委员,并希望他带领班级争取学校广播操比赛的好名次。他十分珍惜这个职务,为了规范自己的动作,他在课余时间主动找体育老师学习广播操,并自己掏钱购买了光盘,组织全班同学通过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观看和学习,最后取得了学校比赛的第三名。之后,我又适时地纠正他的学习态度,通过谈心使他明白体育技能的提高与文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一节足球训练小结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所有队员都必须在保证有较高足球训练水平的同时,文化课也要达到一定的成绩,如果文化课成绩不搞好,即使足球水平再高也没用。因为,未来的足球运动员应当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运动员,球员不仅要能踢球,而且要会踢球,会用脑踢球。”自此,他在积极参与足球训练之余,也加强了文化学科的学习,最终考入了本区重点高中的体育特长班。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困生的转化更是如此。面对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教师常常会批评和处罚学生,但如果教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一个眼神或一种手势给予制止性的暗示,这时学生会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人格上的信任而终止其行为。面对一个学习成绩较差但劳动态度积极、带头完成劳动任务的学困生,可让他当班里的劳动委员,这时,他会感受到一种荣誉上的信任而更积极进取。一个组织纪律涣散但有一定的号召力的学困生,可让他当班里的纪律委员,这时,他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能力上的信任而自我约束。对于一些没有明显个性的学困生,我们可以让他帮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收发作业、出墙报、考勤登记、成绩录入等,从侧面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燃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英语课英语老师信任
我的英语老师基肖尔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大学英语课前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研究
信任
我的英语老师
快乐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