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顺英
刚毕业时,我满不在乎地以为当个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是件很容易的事,简单的26个字母和几个单词,学生还学不会吗?于是很自信地走上了小学的三尺讲台。可是,从教8年来,这种想法渐渐地破灭了,自己也从中吃足了苦头,但是我没有放弃过,决定要用我的方法“调教”这群调皮、聪明、可爱的小孩子。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研究创新,不断找寻好的方法,不断实践,终于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小方法。
一、巧变英语课为“故事会”
1. 动画片里找故事
我们英语科组开设了《小学英语课堂“任务设计”探究》的课题研究。在科研中,我发现把小学英语的教材编成歌谣或故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我把故事情节编成正在热播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的情景,然后根据本课时的重点知识编出一些歌谣,在故事里呈现,再把故事里出现的情景布置任务给学生。因为看到老师表演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故事,大家都抢着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2. 因势利导,学以致用
在上三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learn”中,我把颜色的单词贯穿于《哆啦a梦》的故事中:“大雄最爱拿哆啦a梦的法宝来玩了,今天大雄又偷来了哆啦a梦的变色魔法棒,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雄用魔法棒一共变了几种颜色?”我把单词编成chant反复出现在故事中,譬如:“redred 的apple I dont like. Ma ni ma ni hong(咒语,把苹果变成了黑色),black black, I like black. Ha Ha Ha Ha(开心的笑)。”学生自然会跟着我一起说。我再根据故事设置问题,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然后,我会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就以身边事来改编故事,把今天的学习要点“颜色单词”用在故事中,这就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
二、人人都是“学生官”
1.“官员”竞投会
我们班每月举行一次“官员”竞投会,首先由班里的最高“官员”学习委员开始(前任“官员”有权推荐本届候选人一名),全班投票,票数过半正式通过,上任期限为一个月,受全班同学监督,如果任职期间得到班级同学好评可以连任。我们班学习委员共有四人,一人为“总管”,可以管理班级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他的指令等同于老师的指令,同学有事可以直接向他汇报。其他三人分别主管早读情况、作业练习的收发情况和小组长的监督管理。接着竞投的是组长,分为四个组,每个组选派一人任组长,主管作业收发以及练习的检查,同时还负责本组同学平时的学习情况。最后竞投的是四人小组长,每四位学生为一小组,由组长推荐人选,小组四人投票,两票通过,小组长主管小组里其他三位同学的上课情况、背诵情况、听写情况以及平时作业练习的完成情况。组里的任何一位同学都有权检查和监督小组长、组长,做到层层监督,层层汇报。这样,每个人都能“竞争上岗”,每个人也都有机会行使管理权和监督权。
2.“官员”责任制
我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人人都得把这份责任心带到学习和班务处理中,“总管”管学习委员,学习委员管组长,组长管小组长,同学管“官员”,无论谁在学习上违反纪律或不听指令,学生都可以上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撤消“官员”头衔,取消每月一次的班级“大抽奖”等。自从实行这种班干选举制度以来,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增强了,学习变得自觉了。
三、牢记英语“有妙计”
1.“5+1”数量少,质量高
根据学生实际,我决定每天只布置5个单词和1个句子,学生背好后由四人小组长组织听写,老师一般不每天检查,只是偶尔抽查,让学生在背单词时没有压力。这样背出来的单词记得牢,而且数量少,学生记单词的热情比较高,同学间互相检查,达到一种竞争的效果。
2. 巧用“便条纸”
四人小组长每天去学习委员处领取便条纸,每天听写5个单词1个句子,写完立刻批改,然后让组员更正错误,完成后把便条纸贴在课桌上。日复一日,学生的便条纸就能叠成小本本那么厚。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在课间或是在走神的瞬间,能看见便条上的单词和句子,把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比起强迫他回家复习来得更直接、更方便,而且这种无意注意更能让学生记住单词。就连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为了不输给别人,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便条纸上的错误太多,也都认真地背好每天数量不多的这几个单词了。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单词掌握得非常好,某些小组长还试着自己出练习让组员完成后贴上去。看着学生们的“杰作”,我打心底觉得我们班的学生真棒。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