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新
一、分析当前美术教育背景发现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教师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束缚。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幼儿自主的空间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同时,进入21世纪后,面对纷繁的信息,竞争的压力,成人对孩子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急功近利式的成才期望,人们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幼儿园向幼儿传授更多的知识,要求幼儿尽早成才,社会上的各类兴趣班应运而生。在这两股势力的影响下,导致了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是随着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各地都掀起了幼儿教育的改革高潮,教师们对许多传统的教育方法大胆地提出了质疑,但在质疑的同时,教师们慢慢地也感到很彷徨。教师们习惯了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教育理念,代之而来的是教师不敢教孩子美术技能技巧,生怕被冠以“灌输法”的帽子,而一味地让孩子自由去想象、创造,空洞地鼓励幼儿“大胆去画”,“画得和别人不一样”。结果确是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却无法用手中的工具来表达,尤其是年龄小的更是如此,经常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只好可怜巴巴地望着老师,说:“老师我不会!”教育一度出现了教师放任自流,幼儿处于漫游式的自由状态,画法依赖原型符号的自然显现,绘画方式的发展处于自发状态,绘画能力没有提升,绘画水平原地打转。
另一种则截然相反,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为了在各种比赛中拿到好成绩,为了展示幼儿绘画水平的高超,教师们想尽办法在内容上做文章。虽然看似没有示范,但在指导上却出现以教师的想法代替了孩子的想法,以教师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培养。作品反映的都是成人眼中的世界,缺少孩子的童真童趣,幼儿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突出……
二、认真研读《纲要》精神提高美术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是向传统灌输式艺术教育的挑战,基本思想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强调艺术是向幼儿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纲要》强调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避免出现只重结果而忽略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第二,对艺术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明确地阐述了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人意志,尊重个体差异,提供宽松的环境,给幼儿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表达其所知、所见、所想、所感。
第三,强调艺术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教师要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要更多地关注艺术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教师的作用更多地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三、找准定位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理清教育改革思路
结合上述对当前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和对新《纲要》艺术领域的解读,我们制定了我园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1.教育目标突出多种感官的感受与体验
基于对艺术特点的考虑和艺术自身的教育功能的理解,我们将我园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为:以美启智,全面发展。即通过美术教育,丰富幼儿的感知,激活幼儿的思路,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情操,达到以美启智、以美储善、以美育人的目的。
2.教育内容突出生活的感悟与体验
幼儿的学习特点是对身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的艺术表现也是与其直接感知的环境有关的,使现实生活和内心体验到符号化反映。因此,我们对绘画的内容定位要贴近幼儿生活、有情节想象和形象想象的空间,有助于幼儿自由地表达。
3.教育手段突出多样化的探究体验
幼儿的绘画创作活动是需要先感知后创造的,幼儿如果没有前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不会丰富地自主表达。所以幼儿自主表现的前提是对客观事物丰富的感知。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借助于多种感官的感知觉,通过与客观事物的互动实现的。因此,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在教育方法上我们的定位是:注重与多领域的整合,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使幼儿在感知体验中主动建构学习经验,认识身边的事物,发现美的规律,从而达到创造性地表现。
4.教育评价个性化
《纲要》强调,激发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是幼儿艺术领域教育追求的价值。幼儿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感教育,更是幼儿情感教育、创造性教育及个性教育的整合体。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评价更多地定位于幼儿的绘画过程:关注幼儿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在创作中幼儿的情感是否得到宣泄,是否大胆自信;作品的内容是否是幼儿眼中的世界,是否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在评价中是否倾听了幼儿的心声。
四、幼儿美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对美术教育的深入思考和定位,我们提出“以《纲要》为依托,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设想。实践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尝试运用体验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及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在感知、操作、体验中大胆地自主表达、创造性地进行表现,从而达到全人的教育。经过探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方法与策略。
1.创设多元化的艺术审美环境,陶冶幼儿情操、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欲望
幼儿的艺术学习需要环境的熏陶,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丰富的审美环境,使幼儿发现美的规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首先,从班内小环境入手,创设艺术欣赏角,为幼儿创设作品展示台,增设涂鸦墙,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和可供参考的工具书。其次,从园内大环境入手,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感知的环境,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新春的灯展、春天的风筝展、六一前的民俗艺术展、师生作品展等。通过审美情感的体验,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兴奋,对美好事物产生敏锐感知,从而激发幼儿审美欣赏的兴趣和进行艺术创作的动机。
同时,我们还增添美术教育设施,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建立作品欣赏库。我们已建成“名画赏析”、“民俗艺术”、“佳作欣赏”等图库,随时供幼儿欣赏借鉴,从而为幼儿创造性表现提供保障。
2.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绘画主题,在感受生活多样美的同时,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选择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各种美的事物,作为创作的内容,让教育融入生活,让教学体现生活。首先,我们以幼儿身边的人、事、物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的人,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使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美;通过我身边的物,如各式各样的房子、漂亮的邮票,使幼儿体验到物质世界的丰富多样之美;通过我身边的事,如快乐的艺术节、放风筝等,使幼儿在参与中感受过程之美。其次,我们选择经典的大师作品作为幼儿的欣赏内容,使幼儿感受到大师作品的意境美及流动之美。同时,在主题名称的确定上我们也注重为幼儿留有想象的空间,便于幼儿进行多角度思考。如“高兴的妈妈”就不如“妈妈的心情”可选性强;“漂亮的福娃”就不如“福娃旅行记”有动态变化,容易引发幼儿的想象等。
3.融合其他领域的相关教育因素,采取整合的教育策略,使幼儿在感受体验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实践中我们采取整合教育的方法,在创作前注重丰富感知体验的积累,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观察发现,在社会实践中感知体验,通过艺术作品的启迪以及师幼间、同伴间的交流对话,拓展幼儿的创作思路,激发幼儿的创做灵感,以促进幼儿思维、技能与情感的平衡和谐发展。
(1)在科学活动中感知观察,发现事物的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活动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有目的地让幼儿接触和观察生活中不同的事物,把握事物变化的特点与规律。
首先,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层层推进,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
幼儿观察具有粗略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容易记住事物的整个轮廓,而忽视细节。在观察时,幼儿往往会随心所欲,对感兴趣的东西观察就比较仔细,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观察就不细致。所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在组织幼儿观察时,我们首先带领幼儿进行整体的观察,与幼儿共同分析物体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猜猜看”、“图形对对碰”等形式将所观察的物体转换成幼儿易理解接受的图形符号,该物体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初步的表象之后,组织幼儿进行创作。进而,我们带领幼儿进行创作后的分析比较,将真实物体与幼儿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其异同,尔后进行精细部分的观察。如:在开展“鸡”的主题时,先带领幼儿观察鸡的基本特征,进而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发现母鸡与公鸡的不同,大鸡与小鸡的不同,鸡身上纹路的不同等,从而引导幼儿把握鸡的主要特征,为幼儿创作奠定基础。
其次,利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把握物体的变化规律,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在幼儿对物体有了整体把握后,教师就要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同类事物的不同特征,在相同中找不同,在不同之中找相同,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如:在画房子时,通过感知观察大量的房子,使幼儿发现房子的变化主要在房顶、窗户、房门、外形和颜色的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房子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幼儿发现这一变化规律后,就会创造出变化万千、形态各异的物品来。
(2)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体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折射,艺术如果脱离生活也就失去了活力,创作出的作品就会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所以,我们注意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给幼儿创设体验操作的机会,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创作。如小班幼儿在绘画小鸭前,教师组织幼儿饲养小鸭,带小鸭在草地上玩耍,带小鸭一起出来散步等,在饲养小鸭的过程中,组织幼儿创作《快乐的小鸭》。幼儿由于有了生活经验,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幼儿就会画出内容丰富栩栩如生的作品来。创作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小鸭喝水”、“小鸭睡觉”、“小鸭游戏”、“小鸭唱歌”等丰富的内容,一改过去那种千篇一律的现象。同时,我们还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春天踏青,放飞风筝,夏季赏花,秋季采摘,到热闹的农贸市场、大街上去参观等,增加幼儿的体验,为幼儿创作积累素材。
(3)在与大师的对话交流中获得美的感受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开展欣赏活动,恰当地引入欣赏内容,对丰富幼儿的表象,引发幼儿想象创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欣赏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时,让幼儿感受色块与色块、线条与线条之间变化的美。在欣赏齐白石的水墨画时,感受浓淡、干湿、速度与力度之美。欣赏后,孩子们也挥毫泼墨,将对美的感受,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大胆自信地表现在画纸上。
(4)在艺术作品的畅游中放飞童心
一是结合名曲欣赏,进行想象创作。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筛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名曲,组织幼儿欣赏的同时,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在欣赏《春之鸣》时,教师引发幼儿讨论,通过欣赏你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继而引发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把自己听到的、想到的画出来。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表现美与创造美。
二是结合文学作品,拓宽幼儿思路。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知,拓展幼儿的知识,也能让幼儿在感受文学作品美的同时,引发幼儿产生无限遐想。所以,结合欣赏文学作品,开展绘画创作活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我们结合散文诗《春雨的色彩》,组织幼儿欣赏诗歌,创编诗歌,绘画“春天的色彩”活动。结合《神笔马良》、《七色花》等文学作品,开展“假如我是神笔马良”“假如我有一片神奇的七色花”绘画创作活动等。孩子们在感受及表现的同时,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发挥,全班30多名幼儿,没有作品是雷同的。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课题研究改变了我园美术教育的现状,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更强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更浓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1)教师能更准确把握目标
通过研究和大量地解读幼儿作品,及对幼儿过程中的分析,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更准确,从而制定目标也就更加具体到位,选择内容时也就更有针对性,考虑的角度更多了。
(2)对幼儿美术能力的认知更加全面
原来教师对幼儿美术能力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能能力的认知,画的出来就是能力强,画不出来就是能力弱,忽略了幼儿过程性的分析及对幼儿作品的解读。现在教师对幼儿美术能力的理解更全面了,不仅包括表现力,还包括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等。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变了,由过去的仅关注结果,改为更多地关注过程,关注幼儿在过程中情绪是否愉悦,是否大胆自信,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关注了幼儿间的交流与对话。
(3)对幼儿主动学习能力更认同
在教师固有的意识里,认为幼儿的能力更多的是教师教出来的,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教师会发现幼儿具有很强的主动学习能力,只要给幼儿创设丰富的可感知的环境,只要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有充分的体验,幼儿就能把大千世界中千变万化的事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这表现在教学中教师更加大胆放手了,给幼儿提供的表现空间更大了。
2.通过美术教育研究,促进了幼儿整合发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幼儿有了很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通过美术教育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浓了,做事更加专注了;在美术创作中更加大胆自信;对事物的观察更仔细,作品表现的内容更丰富;活动中幼儿更加主动。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幼儿在创作中感受着成功,在成功中获得着自信,在自信中变得更加大胆而主动。
3.取得的成果
(1)编辑出版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园本教材。
(2)建立幼儿美术教育的资源库(课件、各种图片、名画赏析、画种介绍)。
(3)积累了美术活动研究课教学光盘。
(4)召开了全区范围内的现场会,并举办多次市区范围内的交流活动。
六、对今后的思考
经过近5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鉴于研究初期我们的研究还很浅,仅仅表现在美术教育这一基本范畴。所以,下一步我们将拓宽研究内容,由单纯的美术教育转向深层次的生活和谐美育的研究。
作者系北京市昌平区机关幼儿园园长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