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无神论传播 保持社会思想文化生态平衡

2009-09-29 08:5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信仰

文 丁

我们国家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在这个大背景下,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气象和新问题,宗教的持续发热即是其中之一。宗教热一方面表现了我国公民自由度的上升,同时反映了科学无神论的传播不足。社会思想文化也有一个生态平衡问题,一旦这方面出现失衡,同样会导向偏差,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普及一些有关知识是需要的。本文只讲三点:

一、什么是宗教?

这好像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准确;在学术上说法就很多,仅有关宗教的定义就上百个,其实所指不外以下三种情形:

1、宗教观念,包括鬼神、灵魂不死、天堂地狱,以及与迷信其他超自然力量——命运、风水、特异功能(灵学)等有关的观念。这类观念的产生和存在,有认识论上的原因,也有心理、生理和病理上的原因。要消除这类观念,必须消除其滋长的根源。我们通常说宗教具有“群众性”和“长期性”,主要指的是此类观念性的宗教。

2、宗教行为,包括祭祀、礼拜、祷告、念诵、禁忌以及抽签、打卦之类,系宗教观念形诸于外的种种举止;其中有些属于氏族或民族或地区共同从事的活动,在历史演变中已多转化为民俗民风,例如某类风习、节日、庙会、禁忌等;另有一些则纯属个人的信仰行为。与整体社会无关。也不涉及群体生活。此可谓行为性宗教。

3、宗教体系,即有组织的宗教,这是所有宗教形式中最完备的一种:它把宗教观念系统化,构造成自己独特的教义,并形诸于语言文字,编写成可供诵读、传播、教化和作为信仰依据的经文圣书;把一般的宗教行为与其基本教义和诫禁密切结合,形成其团体中特有的行为准绳与行为规范,从而用组织的手段将其信众统一起来,联合起来,使之成了可以制约其信徒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力量。它的存在根源主要是社会体制,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宗教的“复杂性”、“民族性”和“国际性”。主要表现在这类宗教中——当宗教的这三性,特别反映在教徒的内心信仰被组织体系化、意识形态亿和政治化,从而转化为国际的、地区的或民族间思想政治行动时,既可以作为相关方面深层沟通和友好相处的桥梁,联结相关人群的纽带。也能成为扩大势力范围、干涉他国内政、制造暴力冲突以至发动战争的借口。人们通常所谓的宗教。主要指这类有组织的宗教:但有时又把它与单纯的宗教观念和非组织的宗教行为混为一谈,在认识上和政策的执行上很容易造成混乱。

当今世界存在的宗教体系。有佛教(包括南传上座部,北传中国的双文与藏文两大系统)、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苏菲派),是谓世界三大宗教。此外,有些宗教体系的影响也很巨大,譬如犹太民族的犹太教,印度的印度教和锡克教、耆那教,日本的神道教,中国的道教等。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新宗教运动”勃兴,势头看起来越来越强大。一段时间内在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其中有些教派成长壮大。在相关国家已经站稳脚跟,可以与传统宗教抗衡;还有一些则堕落成“邪教”,受到相关国家的强力打击;而更多的则被视为“膜拜团体”,继续处在合法与非法、时生时灭的运动中。中国的神化气功团体即与“膜拜团体”的性质相似,“邪教”也不时从那里滋生出来。

据此,在谈及宗教的性质时,一定要明确,指的是哪种意义上的宗教:譬如说宗教具有“长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消灭”——假定这是对观念性宗教言,可以成立。因为它的存亡很大程度还得依靠科学、医学的发展以及当事人的心理、生理甚或病理的状况;对于行为宗教而言,也有可能。因为它只是观念宗教的一种言行的表露,与社会关系及其中的利害关系无涉。但对组织起来的宗教来说。那就不一定了。因为这些组织中蕴涵的不仅仅是信仰自身。而且在信仰中注入了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以及意识形态、政治倾向,并被组织成了或严密或松散的社会团体,在整体社会中形成特殊的信仰群体。因此,它能够成为社会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它的存亡命运不完全决定于它的内在信仰,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控制它的利益集团的——该宗教的命运决定于它的阶级属性或社会集团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既无本质、亦无历史和王国,它隶属于它的社会属性。

这种情况,是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见证的。历史上最古老的有组织宗教是琐罗亚斯德教(袄教)以及拜火教(明教),它们都曾是世界性宗教,但到了今天,除了极个别的地区还留有残余之外,基本上消失了;这两种宗教也曾传人中国,并产生过相当的影响,最后也是被禁制到无了踪迹。佛教的产地是印度。发达于中亚细亚。但现在,尽管有人努力想在印度恢复佛教往日的盛况,可始终排不上名次:至于中亚诸国,连佛教的遗迹都毁得难以寻觅了,何论其他。基督教看似是具“长期性”的,但它自身也在不断加快地消失些什么。欧溯的学术界早就宣布“上帝死了”:最近英国的圣公会也在感叹,“英国已不再是基督教国家”。欧洲的世俗化和人文主义逼使基督教的衰落日益显著,连美国都受到严重影响。

宗教还有一种分类,即一神教和多神教。像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属一神教,一神独尊,唯一之信。所以排他性较强。像佛教、道教应属多神教,允许多佛、多仙的存在,宽容的空间相对较大。相对而言,一神教组织比较严密,多神教组织则相当松散。在涉及宗教论题时,这类差别也需要看到。

二、怎样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但要遵从贯彻,而且神圣不可侵犯。它的具体含义,《宪法》本身有明确的界定,一切党政干部和公民都应该无误无偏地知晓和掌握。

宗教信仰自由本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宗教一封建主义统治中形成的民主理念和政治纲领,这种理念和纲领的形成,与西方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文化结构有密切关系。自从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来。西方的封建国家实行政教合一体制,至中世纪达到高潮。这时,基督教在西方诸国成了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形式,将社会政治法律以至教育科学都包容于宗教统治之下,宗教生活控制着全部世俗生活;异教徒和无神论成为社会的公敌。这种形势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由于宗教维护着封建制度和封建主的利益,阻碍和限制由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建立。于是“文艺复兴”导致了对“神”的挣脱和对“人”的发现。故又称“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确立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这样的世界观源远流长)。“人本主义”终结了“神本主义”的政治统治。据此可知,那时“宗教信仰自由”的本意,是为了使人民从封建一神权统制下解放出来,恢复人的自主、自力和自尊。而后则成了资产阶级实行民主体制,实现政治与宗教分离、教育与宗教分离。把宗教从政治法律和国民教育体制中驱赶出去的基本原则和制法依据。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人类的这份优秀遗产。并使之成

为确立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这一世界观以及指导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思想资源。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把单一地反对宗教统治和宣传无神论转移到了铲除宗教滋生的社会根源,使之服从和服务于劳动人民解放事业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基础上。因此,它反对夸大宗教的社会功能,而强调信仰的私人性质;反对“同宗教斗争”之类的政治口号,而将信仰归结为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教徒与非教徒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是同样的依靠和服务对象。用思想认识和信教与否划分社会阶级,分别敌我,不是马克思主义。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项法权,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依据两离原则(宗教与政治和教育分离),宗教组织、宗教活动以及宗教布道,必须获得法定的相应场所,并依法得到保护。不许侵犯、不得干扰,并受到公众尊重,当然也不能被利用去从事与信仰无关的活动;宗教则不得干预国家政治,不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得非法侵占公共资源。教徒与非教徒,其作为国家的主人和作为社会的公民。是完全一体的,不论在政治上、教育上还是法律、道德和人格上,无例外地一律平等,没有高低。公民信教与否以及信什么教,是个人的自由,属于私事领域,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干涉,不得歧视;让信仰归于纯粹的信仰。不受外力的左右或摆布。

现下有些人或把宗教信仰自由解读成宗教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自由,或唯有信教的自由而无不信教的自由。这是在把宗教特权化,是极其有害的歪曲,为任何民主法治国家所不容。也有些人把宗教当作行商牟利的手段,以吃教为生。凭宗教增加经济收入;或把宗教当作政治与道德的清明所在,想使其担当安定社会、挽救世道的重责;也有人里通外国,把宗教作为破坏社会安定、颠覆人民政权的工具。此类钱、权与政治野心,在推动宗教热中,起了恶劣的作用。这背离了宗教以信仰为生命的本旨和广大教徒的本愿,都与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相悖,威胁到全体公民的利益。能否按宪法规定和党的政策处理好宗教问题,成了考验党政干部品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

三、什么是解决宗教问题之道?

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当前的学界、政界、舆论界中都不时有人为宗教积极发挥社会功能呼喊,形成一种很强的文化氛围,是导致宗教热可能产生偏颇的重要因素。这类呼喊,无视宗教的本质在于信仰,破坏了信仰的内在价值,与广大信徒的意愿背道而驰;这类呼喊,也无视历史和现实的宗教实况,有意或无意抹杀了以宗教名义造成人际间互相隔阂、敌视、仇杀、冲突以至战争这自古以至于今仍未停息的无数血与火的事实。应该说明,宗教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人生的必然归宿;宗教信仰不一定带来道德高尚,无宗教信仰也不一定道德低下;宗教不一定是人际和谐的要素,也不一定成为社会稳定的动因。对于打着宗教旗号制造思想混乱、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民主法制等行为,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理应高度警惕和预防。善良的人们也宜考虑:当你想利用“宗教”时,或许“宗教”正在利用你。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太多了,善良的人们由于过分执著地信教而遭受生命财产损失的情况太多了。

要从根本上解决宗教问题。必须回归党的立党宗旨,切实地贯彻党的总路线、总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依靠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振兴中华,强国富民。这与依靠神鬼治国、维系社会秩序,有天壤之别。因此,党政干部必须联系广大的人民群众。关心和解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空口许愿些什么“终极关怀”、“来世”幸福。用“神道设教”愚弄民众。干部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是在为人民热情服务的实践和炽烈的事业意识中体现出来的。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无私贡献的人,献出自己的青春以至生命的人,是品格最高尚,也为千百万人民永远铭记、永远尊重的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到鬼神护佑或风水八字上。是极端迂腐甚至腐朽的表现,人民群众在注视他们,憎恶他们。

遏制宗教的非常态发热,使之回归常态,有一条简便易行,而且行之有效的途径,那就是恢复和振兴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制衡宗教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畸形影响。

说对科学无神论需要恢复和振兴,是因为有持所谓“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学者,以及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某些人。回避或反对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在他们看来,无神论会伤害教徒的宗教感情,妨碍宗教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是文革极“左”的遗绪。

科学无神论有这么多的罪状,不由得使人想起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宗教裁判所——无神论就是“邪恶”,除了火刑之外,别无出路。那么,什么是无神论,为什么时代发展到现在它仍在遭受一些人的敌视?

其实。无神论只是道出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鬼神,也没有天堂地狱;得出一个结论:要依靠人,不是依靠神;要以人为本,不要以神为本;要服务人民大众,不要服侍鬼神。这一个事实。一个结论。是人类全部文明和科学发展所证明了的真理。作为先进的政党和人民的政府及其干部,有责任、有义务向大众说明事物的真相,而没有任何理由去隐瞒真相。所谓“科学无神论”,是与科学并行。经过科学证实、并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无神论:它在当代的最高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有人企图把无神论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驱赶出去,是一种公然的阉割。无异于挖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而学界和政界中某些人之所以抵制或敌视无神论,有意无意地助推宗教泛滥。一部分是为了谋取私和,一部分是政治上的无能;对人民群众缺乏责任心,对社会主义事业没有信心。还有一些人特别反对科学无神论。可能缘于西方后现代思潮影响,与其反科学、非理性以及为“伪科学”辩护有关。接受西方反华势力的资助。用以制造反华舆论和宗教骚乱的宗教布道人是少数,但他们利用宗教而达成不良不义目的的能量不宜低估。

宣传无神论观念,进行无神论教育和研究,这首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纯洁性所必需。有人要求我们党修改《党章》,接纳宗教信徒入党,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持续化的后果将会是改变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消灭党的先进性。我们力倡普及无神论观念,提高无神论研究水平,也是培养国家公务员的品格所必需。迷信鬼神和风永八字,会腐蚀国家干部的灵魂;“不问苍生问鬼神”,即使在中国封建社会也认为这是执政者腐朽无能到无可救药程度的表现。

现在到了加强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时候了:也应该通盘考虑如何将其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公共的资源和全天侯的话语。这是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责任编辑梁丽萍)

猜你喜欢
信仰
信仰
信仰
漫画
信仰是一种力量
信仰
信仰是什么
自由与信仰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