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华 周国群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并结合田径裁判管理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对田径裁判员的现行管理体制、田径裁判队伍管理的发展趋势、田径裁判员的管理措施以及田径裁判员的选拔和培养等基本素质和要求。
关键词:田径 裁判员 管理 途径
一.前言
裁判员是保证田径竞赛顺利实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裁判员的水平对竞赛工作的顺利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田径裁判员的管理。这包括对裁判员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奖惩等。裁判管理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要选拔和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全面,高质量,高水平的裁判队伍,不断适应国内外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的要求,确保田径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现行裁判员的管理体制
2.1 国际田联现行裁判员管理体制和制度
根据国际体育惯例,对国际级裁判员的管理都是由各单项体育组织负责。裁判的管理由国际体育单项组织下设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其工作主要有确定国际裁判的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的制定,裁判的培训、考核和聘用等。现阶段,国际上管理裁判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定期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来保证裁判的质量。采用的方式是每隔几年考核一次来重新确认国际裁判的资格。较严格的项目,在考核的同时,还将限制名额。例如足球,国际足联(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我国最多承认的7名当年度的国际级裁判可以被聘参加国际比赛的裁判工作。目前国际田联对田径裁判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1培训国际级田径裁判员。对经过国际田联田径裁判员培训班的培训并获得证书的人员授予国际级田径裁判称号。
2.1.2对除国际级田径裁判员以外的其他裁判员,由各国田径协会考核和管理。
2.2 我国田径裁判员管理体制和制度
我国裁判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首次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裁判员等级制度条例(草案)》后逐步形成的,旨在全面管理裁判队伍,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拔和培养各级裁判员,确保竞赛工作顺利。这类制度主要有:《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国际裁判员和国家裁判员考核办法(草案)》,《推荐、申报国际裁判的条件和办法》,《裁判员守则》和《仲裁委员会条例》等。
现行我国裁判员等级制度分为五级,即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国际一级。经中国田径协会申请,国际田联已承认我国目前实行的田径裁判员培训、考核、晋升制度,并同意与国际田联实行的国际技术官员认证制度接轨。中国田径协会于1999年开始组织培训具有一定资历的国家级裁判员向国际田联推荐获得IAAFTOECS认证能够晋升为国际级田径裁判员79人。
三.加强裁判员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和完善各项裁判员管理制度
3.1.1 建立与健全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有国际级田径裁判员79人,国际级田径丈量员1人,国际级田径发令员1人,竞走国际裁判员3人。国家级的裁判人数就已达到1956人(2008年12月31日止),再加上数量更多的一级裁判员和二、三级裁判员,田径裁判员的总数非常可观,因此对裁判员的考核应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制度。各级裁判组织必须严把考核关,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现有裁判进行严格考核。对裁判员的文化程度、裁判业务水平、外语能力、身体素质、参加裁判次数和时间以及临场表现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全面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中考核裁判。
3.1.2 建立和健全等级裁判员申报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裁判申报晋升制度,条件要具体,程序要清楚,手续要完善,合格的裁判要逐级晋升。
3.1.3 建立和健全对裁判员的奖惩制度
在管理裁判时,应建立奖励制度。一般每次大赛结束后在对裁判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由大会组织委员会对优秀裁判员予以表彰。全国优秀裁判员表彰工作已形成制度。对在裁判工作中出现的不正之风、本位主义、有意错判、漏判等现象,应建立惩罚制度。一旦发现,就照章办事,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降级或撤销裁判资格。
3.1.4 建立和健全裁判员的裁判工作档案
各级体育局的裁判员主管部门都应建立和健全裁判员档案,其基本内容包括裁判员姓名、年龄、性别、所属单位、裁判级别、授予时间、裁判履历和每次裁判工作的考核情况及年度考核情况等,并将裁判员的情况输入计算机,建立裁判员管理数据库。
3.2 注重田径裁判员的选拔和培养
裁判员的选拔和培养是裁判员管理的重要内容。竞赛质量的高低与裁判队伍的水平息息相关,由于裁判水平低下,出现明显的错判、漏判,执法不公,有意偏袒一方等现象,不仅会挫伤运动员的积极性,而且容易引起竞赛纠纷。因此,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裁判队伍,对于保证裁判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2.1 田径裁判员选拔的基本素质要求
①思想道德素质。裁判是竞赛场上执法者,作为一名裁判,首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公正无私,秉公执法,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② 业务素质。是指裁判员必须具备的裁判水平和技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裁判水平决定着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了解规则,精通业务是对裁判最根本的要求。因此,裁判员必须不断钻研规则,提高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③身体素质。是指裁判员应具有的能适应田径裁判工作的基本体能,它包括临场裁判工作所需要的速度、灵敏、耐力等素质。裁判员要适应比赛,必须具有相应的身体素质水平。目前,其它许多项目在考核裁判时对报考者的身高、年龄、运动素质等都有了明确规定,田径项目也应尽快制订有关培养高等级田径裁判员的身体素质要求。
④心理素质。是指在担任裁判工作时裁判员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主要指气质、风度、情绪、胆识和性格等。裁判员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临场裁判执法是否沉着冷静、自信,临危不乱,不受场上的任何因素干扰和影响自己正确的裁判执行工作。
⑤文化素质。主要指裁判员通过学习和积累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容量,是裁判员其他素质的基础。当今田径竞赛不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能力的竞赛场所,更是高科技竞赛的场所,竞赛工作已吸取和运用了许多现代科技的最新科研成果。因此,裁判员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电子技术、教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加强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外语应能进行比较广泛的交流。
3.2.2 田径裁判员的选拔和培养方法
①对裁判的培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必须把裁判员的培养列入议事日程之中,思想上予以重视,行动上认真落实。
②培养裁判要有计划,有重点。田径裁判员的培养周期长,而且培养对象都是业余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部门管理工作的加强,许多单位很难选派裁判员长时间外出从事裁判工作。在培养初期就要有长远目标,选好对象,注重在大中小学校的教师、机关干部和体育系统的干部、职工及退役运动员中培养。要保证裁判的质量,培养一支水平较高、队伍相对稳定,年龄结构合理的裁判队伍,还应加强宏观管理,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中青年裁判员创造更好的锻炼实践机会。
③坚持两手抓,既抓业务培训,更应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要求裁判不仅精通业务,熟悉规则,更要培养裁判秉公执法的思想,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杜绝“私下交易”、“本位主义”等不良现象。
④定时学习、考查,检查裁判员的业务水平。当今,田径竞技技术水平发展异常迅速,竞赛规则经常修改,都需要及时组织裁判交流经验,互通信息。有关业务部门应经常出版一些田径裁判工作刊物、资料等供裁判员学习。
⑤充分利用大赛的机会,对裁判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中培养。一是组织裁判员针对即将组织的比赛,有目的地学习规则、规程,熟悉场地,统一认识,统一判决尺度,进行分工,组织临场实践,研究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要集中力量办学习班,请专家授课,介绍最新信息和裁判发展趋势。
四.田径裁判队伍管理的发展趋势
田径裁判队伍的发展将随着田径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发展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裁判管理制度化。
对裁判员的管理将进一步形成制度。定期考核,限名额的任期聘任制度将更广泛地实行。考核、审批及选派裁判员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4.2 裁判管理国际化。
现代竞技运动的高度国际化促使裁判的管理国际化。当今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规模不断扩大,为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许多国家为之制定了本国体育政策,这些都要求进行多边合作和世界性的合作。
4.3 裁判手段科技化。
今后,新的科技成果会不断运用于训练和竞赛,运动成绩明显提高,对手之间差别逐渐缩短,竞赛规模不断扩大,裁判工作的准确度、难度、判断速度也必须随之发展。将先进的科技成果、电子技术和多方位的摄像技术运用在裁判工作中,更准确、及时地为运动员的成绩判决是大势所趋。
4.4 裁判工作职业化。
竞技运动的高度职业化,势必带来裁判员的职业化。随着各项目逐步放开职业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的限制,竞赛程度逐步加剧,对裁判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足球场上已出现了职业裁判,田径裁判的职业化在未来也将是不可避免的,职业裁判参与田径裁判工作将是裁判队伍发展又一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国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指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2] 常生, 田径竞赛组织和裁判,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3] 王倩, 田径竞赛裁判手册,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07月.
[4] 陈德平等,军队中的田径运动, 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05月.
[5] 中国田径协会,田径竞赛规则,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04月
作者:
常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周国群无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