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谢吉庆
摘要:如何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新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其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去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突破口,这是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需要。心理学方法的巧妙运用,将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关键词:心理学 思想政治工作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人的政治思想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最大的热情和最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思想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有意识的主观精神,包括政治、道德,法纪等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人在实践基础上的切身体验和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伴随着认识、情绪情感、意志而完成的。所以,人的知、情、意等心理活动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先导,并直接影响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关系着人的内心政治、思想、道德等信念转移的方向和程度。如今,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爆炸的双重影响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文化差异与矛盾冲突愈加突显,学生思想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心理问题不断出现。据统计,在校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居高不下,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习惯于“填、卡、压”,难以摆脱工作方法公式化和简单化的弊病,难以做到因人而异,而在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时则更显得力不从心。实际上,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是来自心理方面,需要从心理的角度和机制加以分析和解决。如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已逐渐拓宽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新形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就是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因势利导,达到使学生心悦诚服的目的。
二、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共情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关系; 注重心理特征,坚持以教育为主
所谓共情,通俗说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分,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咨询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对这些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当事人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心灵就会向对方开放。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共情是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我们把心理咨询中的对应关系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建立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受教育者的从属地位,将直接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人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教育为主,从根本上提高人的觉悟。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作用。当然,强调以教育为主,并不是否定其它形式的教育及采取的行政措施,教育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教育只有在行政措施的配合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比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巩固某种行为或制止某种行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教育为主,就要根据学生思想活动的客观规律,确立正确的方针和原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说服教育的方针,在工作实践中,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二是要注意导向,三是要掌握时机,四是要形式多样,五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二)注重情感因素,理解、关心、帮助学生
大学生的情感是复杂、动荡、微妙的,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并带有明显的两极性。他们常常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得不到满足而悲观失望。大学生的情感一般易于外露,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这是由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自信心很强,不愿意把内心秘密和真实思想轻易向别人吐露。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起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灌输”。能否灌输进去,能接受多少灌输,这和教育过程中感情上的投人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不愿意和领导或辅导员老师说心里话,认为说了也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因而,必须做到动之以情。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生活实践中的积极作用。热爱、关心、尊重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实现动之以情的基础。单纯的情感交流和感化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礼”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正确理解他们的需要
大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青年学生来说最突出的需要就是生活上的需要,主要是饮食需要、恋爱的需要等等。掌握了他们这些需要,认真地分析研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能解决,哪些一时不能解决,都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承认其合理性,是解决大学生需要的思想前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要学会调节平衡,做好需要的转化工作。对不合理、不切实际或者合理、但又一时不能满足的需要,要以党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加以限制和否定,使学生的需要保持平衡,有所节制。
(四)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加强综合治理
一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就业环境,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从制度上规范就业市场,建立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为大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三是从自律和他律两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违纪或造成后果以后的处理办法与责任,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建立了一种责任关系。四是努力营造一种温馨的家的氛围。创造一种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师生之间友爱团结,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吐心声,老师、辅导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要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定期的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塑造人的重要工作,对人的认识也与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深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要从情感变化、语言流露、行为表现中进行了解,还要善于洞察和分析大学生思想深层的心理活动,认真地学习一点心理学,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院上下同心协力,把思想工作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使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韩振华.青少年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的探讨
[3]胡凯.试论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
王建军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谢吉庆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