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的研究,找出即兴伴奏中和弦选配的特点及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钢琴即兴伴奏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 和弦选配 西洋大小调 民族调式 渗透性和弦
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弦选择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是由多个重要环节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包括:和弦的选配、织体音型的选择、即兴伴奏的整体布局、与歌唱的即时协作等四个最基本的环节,这四个环节只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才能使即兴伴奏工作得以完成,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影响的将是整体的音乐形象的塑造。
但通过仔细推敲,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环节中,和弦的选配是处于基础地位的,它的掌握,对于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纵观大部分在钢琴即兴伴奏这一领域的研究,多数是从伴奏的整体结构出发,即从宏观上对即兴伴奏的学习进行阐述,对于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只是涉猎,或者只是概括性的简述,缺乏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基于这种现状,笔者从多年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弦的选配做一些探讨,与同行商榷。
一、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弦选配的特点
1.1 即兴编配的前提是要有极其深厚的和弦音响素材的原始积累。
钢琴即兴伴奏的和弦选配与钢琴伴奏编配及和声写作的和弦选配不同,后者可以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基本不受时间限制,而前者则不同,它只能在与歌声、织体配合过程中,实时地为歌曲选配和弦。当然,并不是说钢琴即兴伴奏的和弦选配不需要准备时间,只是准备时间较短(一般应在5秒以内,甚至更短),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伴奏者要在头脑中快速地明确准备弹奏的歌曲的调及调式、风格、体裁、织体音型、和弦选配的大致方向等诸多因素。而在实时的伴奏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了,基本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和弦的运用的问题,由此看来,表面的即兴编配实际上更多的是原始积累的瞬间爆发,只是带有极强的即兴、灵活性而已。
1.2 钢琴即兴伴奏的和弦选配带有极强的程式性。
由于受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伴奏者的和弦选配必然带有极强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
1.2.1常用的和弦走向连接模式的照搬,如:T-S-D7-T;T-S-K64-D7-T-b3S64-T等和弦的连接方向;常用和弦出现的和声环境及终止、半终止、补充终止等片段常用的和弦模式。
1.2.2相同风格、调式、体裁的歌曲的和弦编配模式的套用,特别是歌曲的开头、高潮、结束的和弦选配,比如:《我爱你,中国》(郑秋枫曲)与《海上女民兵》(巍群、傅晶曲)这两首歌曲作品的开头与结束,就可以套用同一和弦模式。
二、不同调式歌曲中和弦的选配
2.1西洋大小调式歌曲和弦的选配。
西洋大小调式歌曲在现有歌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重要对象,也是掌握民族调式等类型歌曲和弦选配的基础,只有较熟练的掌握西洋大小调的歌曲的和弦选配方法后,才能以此为基础,拓展其余调式类型的歌曲和弦选配方法。
首先,在进行西洋大小调式歌曲的和弦选配工作之前要明确各和弦功能组的作用。主功能效果稳定,起明确、稳定调性、调式的作用;下属功能效果不稳定,主要起色彩对比的情绪变化的作用;属功能组效果很不稳定,主要起动力性、倾向性和推动性作用。
其次,要有明确的和弦选择思路,和弦的选配尽量模式化,且和弦运用要果断,切记犹豫不决!在保证和弦的整体布局和相对完整性的基础上力求和弦的使用符合和声功能的进行方向,即以正三原位和弦、三度叠置的连接为主,副三和弦、转位和弦、变和弦为辅的运用原则。通常采用的和弦选配原则如下:
2.1.1用正三和弦建立起伴奏框架、明确调性。
2.1.2副三和弦除导和弦之外的各级三和弦,包括下属功能组、属功能组、主功能组,都具有双重功能性,在和弦选配中一般用来代替同功能组的正三和弦或者作为正三和弦的功能补充,而副三和弦第二转位一般只用于经过和弦。
2.1.3副七和弦的使用一般由旋律中的七音与伴奏声部的同级三和弦构成。
2.1.4重属和弦及变和弦一般用于特色点缀,多在在弱拍上使用。
以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朱南溪曲)为例,歌曲开始部分选配以主三和弦为主的正三和弦,使歌曲的调式得到巩固,同时由于正三和弦的强功能进行使得歌曲的气势更加的坚定有力、朝气蓬勃、奋勇向前。而高潮部分则选用不稳定的功能性强的和弦及变音和弦的交替出现(属七和那不里斯六和弦),以增加推动感,使歌曲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发展,充分展示出这首歌曲的感情色彩。
2.2民族调式歌曲和弦的选配。
民族调式歌曲和弦的选配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典型良好和弦进行方式的和弦选配方法,即与大、小调式歌曲的伴奏一样,伴奏和弦以三度叠置为根本,强调功能力度的进行方式;第二种方法是民族风格特点和弦进行的和弦选配,它强调和弦的色彩作用,突出民族风格的特点,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或者三度叠置与非三度叠置和弦混合使用的和弦选配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应该是具有一定钢琴即兴伴奏基础的伴奏者的首选,因为这样才能使和弦的选配跟歌曲的的风格更加吻合,更能突出歌曲的民族特色。具体操作的原则是:
2.2.1减少和弦I、IV、V级强功能的进行数量;
2.2.2偏音弱化处理(减少重复根音);
2.2.3采用功能替代方法,削弱强功能进行(如宫调式中,Ⅳ级和弦用Ⅵ替代);
2.2.4用偏音的邻近音来替代偏音,形成非三度叠置和弦,如用和弦四度音代替三度音所构成的挂四和弦的使用等。
当然,最初为五声性旋律的民族调式配置和弦时,往往难以找寻到自然音和弦以外的和声材料,这时可用首调唱名找到具有五声性特点的小三度音调,由此就具备了使用减七和弦等来制造出重属导和弦或副属导和弦功能倾向的新的和弦色彩。方法还有很多,也可以在平时练习时将歌曲旋律按适当的和声节奏去分析,看旋律主要由哪些音组成,就配以这些音组成的和弦,其次再根据音乐哪一部分具有哪一个调式,就根据那个调式来配置和弦(这点对于调式交替和调式游移型的歌曲特别重要),最后再凭经验和听觉加以调整、完善,从而逐渐熟练地掌握民族调式歌曲和弦的选配方法。
2.3渗透性和弦的选配。
渗透性和弦是由于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和声体系中,各种调式的互相交替而出现的和声现象,表现在大调式中使用关系小调或同名小调等其他调式的和弦(或相反)。选配渗透性和弦可以使音乐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色彩。但渗透性和弦的使用要有所节制,其使用的前提是不破坏歌曲的调式、调性,也只有在不破坏歌曲调式、调性的基础上,才能将这种和弦选配的手法逐渐扩大使用范围到同列(或同主音)调域的各个调式中去,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和声色彩。
参考文献:
[1]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于苏贤.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3
[3]茅匡平.歌曲的钢琴伴奏及即兴演奏[M].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4]徐惠林、林棣华.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5]刘聪.歌曲伴奏的即兴编配与弹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上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6
作者:
陈世军河池学院艺术系讲师